梨园集成
皮黄剧本选集
《梨园集成》,始编于清光绪四年(1878),成书于1880年,是现存的刊行年代较早、汇编剧本较多的皮黄剧本选集。
内容简介
共收录大小剧目47种,包括《闹天宫》、《摘星楼》、《百子图》等,后来,周贻白在其《中国戏剧史长编》中所列《梨园集成》目录为48种,多一《绿牡丹》,当为另一种增订本。
这40多出戏,除神话剧《闹天宫》外,从殷代《摘星楼》、周代《百子图》起,沿着列国、三国时代,历经唐宋,迄于明朝,按编年体例,内容多样,题材广泛,故事性强,注明唱腔板式,易于排练和移植,百余年来,一直在戏曲舞台上久演不衰。至今绝大部分剧目,仍广为流传,是京剧、汉剧、梆子诸剧种的看家戏。
一些著名京剧演员主演的剧目,诸如:杨小楼的《长坂坡》、谭鑫培的《鲁肃求计》、余叔岩的《鱼藏剑》、以及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和谭富英合演的《四郎探母》,皆以《梨园集成》所载剧本为蓝本。汉剧、川剧、湘剧、滇剧、赣剧、桂剧、秦腔等大剧种流行节目《取三郡》(取南郡)、《访推焚山》(烧绵山)、《药王成圣》(药王传)、《泥马渡康王》(五国城)、《闯幽州》(双龙会)、《珠帘寨》(沙陀搬兵)、《双李逵》(闹江州)、《求高计》(鲁肃求计)……均移植于《梨园集成》所载之剧本。
图书目录
新著选刊曲本目次
商朝
《闹天宫》 《摘星楼》
周朝
《百子图》 《大香山》 《火牛阵》 《双义节》
战国时
《烧绵山》 《湘江会》 《鱼藏剑》
汉朝
《剐蟒台》
三国时
《长坂坡》 《战宛城》 《祭风台》 《反西凉》
《取南郡》 《濮阳城》 《骂曹》 《鲁肃求计》
晋朝
《麟骨床》
南北朝
《因果报》
隋朝
《蝴蝶媒》 《临江关》 《战山》 《南阳关》
唐朝
《摩天岭》 《药王传》 《芦花河》 《桃花洞》
《回窑》 《观画》 《天开榜》 《沙陀颁兵》
五代时
《风云会》
宋朝
《斩黄袍》 《碧尘珠》 《双龙会》 《求寿》
《红阳塔》 《探母》 《闹江州》 《五国城》
明朝
《红书剑》 《捡柴》 《观灯》 《双合印》 《走雪》
案:此本虽亦光绪六年庚辰所刊,而不同于颜氏所见者,前已论。又,目次中仅列四十六出戏,系于《摩天岭》后、《药王传》前漏一《朱砂印》耳(正文中有《朱砂印》)。
作者简介
编者李世忠,是一位久居并客死安庆的异乡人。关于他的生平,查史料得知,原籍为河南固始,太平军兴,于安徽霍邱聚众起事,为捻军小头目。咸丰五年(1855)向清徽宁池太广兵备道何桂珍投降,后又杀何反正,接受太平军的领导。咸丰八年,受钦差大臣胜保招抚,再度降清。驻滁州,搜刮民财,富敌王侯。
“乃极意声色宫室,购梨园三部,曰玉苟班、玉兰班、长春班,各百人。玉貌珠喉,锦衣画栋,极一时之盛”。这个原来生长于农村,离乡吃粮当兵,后来成为小军阀的一介武夫,“虽值仓皇戎马,不虚丝竹管弦”,却附庸风雅,酷爱戏剧。所以革职安庆期间,“听钧奏于箫韶,仙乐曾闻天上;骑闲游之款段,啸歌尚恋湖头”。
李世忠在安庆开办一个戏曲科班,当了梨园老板,广征名角,演起皮黄来。戏班中全系安庆人,如大名鼎鼎的杨月楼和产桂林(均为怀宁石牌人)。据《半月戏剧》第四卷九期所载,同治、光绪年间徽班著名小生产桂林,出身于石牌当地小高升班,文武昆乱兼擅,以演《白门楼》最为拿手,有“活吕布”之称。因为程长庚在徐小香离三庆班时,想起了这位老乡,故托杨月楼前来罗致,不料月楼反被李世忠留在安庆任教。这说明这个戏曲科班十分重视人才。
创作背景
李世忠在《梨园集成》自序中说:“昧阳春白雪之音,晓下里巴人之调,拟周郎之顾曲,愧少会心;学贺监之知音,有乘大雅。迩来频约善才,删除赝本”等语,说明《梨园集成》成书并非出于李一人之手,而是利用科班教学之便,由戏曲演员口述核对,请教师和当地文人捉刀修改提高的。具体讲,上述这些剧目,就是他的戏班经常上演的剧本,经过加工整理付梓的。
撇开李世忠的政治行为和态度不论,他晚年在安庆所从事的戏剧活动,在戏剧发展史上是有一定贡献的。他积极倡议和署名的《梨园集成》,恰好填补了四大徽班人京后,普遍认为安庆梨园“门前冷落车马稀”的一段空白,用铁的事实,雄辩地说明这个戏剧之乡,在四大徽班人京后,依然是笙歌盈耳;他办起科班,振兴了戏曲教育;聘请罗致人才,壮大了演员队伍;编印成套剧本,交流和传播了戏曲文化,和全国许多大剧种建立了血缘关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6 03:4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