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庵琴谱》于1931年出版。分上下两卷。上卷为琴论,详细论述形制、指法、律学等;下卷为琴谱,含14首琴曲,即《
关山月》、《
秋风词》、《极乐吟》、《
凤求凰》、《
秋夜长》、《
玉楼春晓》、《
风雷引》、《
秋江夜泊》、《
长门怨》、《
平沙落雁》、《释谈章》、《
挟仙游》、《
捣衣》和《
搔首问天》。
《梅庵琴谱》经
徐立孙修订后,于1959年再版,比首版增加一卷,即:琴曲简谱,另外增加一首琴曲《月上梧桐》(徐立孙作)。此后,《梅庵琴谱》在台湾、香港、美国及大陆内地多次出版。其中,1971年香港版由
唐健垣教授据《梅庵琴谱》(第二版)影印;1983年美国版为英文版,由华盛顿大学弗·里伯曼先生(Frederic Liberman)据《梅庵琴谱》(第二版)翻译而成,增加了五线谱;1994年台湾版《增编梅庵琴谱》,为邵元复(即
邵更世,字元复)在《梅庵琴谱》第一和第二版基础上编辑而成,琴曲部分增加徐立孙创作的《
春光曲》及邵本人的几首打谱作品;琴论部分增加徐立孙《律吕考释》等。
《梅庵琴谱》的前身是《
龙吟观琴谱》,《龙吟观琴谱》是王宾鲁(字燕卿)先生未完成之遗作,后经其弟子
徐立孙重新整改修订,并易其名为《梅庵琴谱》。 1911年在
康有为的推荐下,王宾鲁被聘为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古琴导师。所传弟子众多,其中
徐卓(字立孙)为其入室弟子。
徐立孙不但琴艺精妙,且于琴学之研究,古琴之制作,以及对音乐律学方面等都有成就。同门有邵大苏、孙宗彭等,皆为一时之秀。
古琴大师
王宾鲁,于1921年在金陵病故。生前所著《龙吟观琴谱》,欲修改未果,临没以是为恨。
徐立孙为了继承遗愿,将其师遗作《龙吟观琴谱》残稿重加编订,易其名为《梅庵琴谱》。这本琴谱在国内外古琴界都很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