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古琴曲。传为
唐代潘庭坚作。历代古琴谱库中有二十七曲记载关于“捣衣”的古琴曲。例如《秋院捣衣》、《秋杵弄》等都是关于捣衣的古琴曲。
历代琴谱记载
琴曲解析
背景解析
《捣衣》,古琴曲。传为唐代潘庭坚作。秋凉时节,家家妇女都为亲人赶制冬衣,为此需要捣衣,故又名《秋杵弄》、《秋院捣衣》。乐曲表现了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杨抡《太古遗音》分析其乐曲内容是:“始则感秋风而捣衣”,“继则伤鱼雁之杏然”,“终则飞梦魂于塞北”。
曲情为唐代汉族受异族侵凌,戍卒在边隅守卫,其妻在河畔捣衣时,思念其亲人而怨恨战争的情感。曲调慷慨激昂,首尾一气呵成,一展女儿英雄之情而不失其正,为富有民族性之音乐。
琴曲出处
唐潘庭坚所作,伤闺怨也。曲意凄惨,音节哀思,始则感秋风而捣衣,对明月而惆怅,旣则嗟鸿鳞之信杳,悲征戎之苦寒,终则飞梦魂于塞外,诉离别之情怀。一种孤鸾寡鹄之思流露冰弦,须用意作之。
按斯曲,乃唐人潘廷坚所,伤闺怨也。盖言戍妇䖏幽独之中,而夫戍邉隅,贤劳王事,是以闻虫鸣,覩螽跃,觏蕨薇,而未见君子,则忧从中来。故古诗有云,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覔封矦。盖此意也。而潘君捣衣之曲,又模冩情状,志趣高逺,怨而不怒,有风人之义焉。始则感秋风而捣衣,对明月而徘徊。既则伤鱼鴈之杳然,悲羁旅之寥落。终则飞梦魂于塞北,叙离思之参商。而又恨锁春山,涙溢秋水,一行书,千行涙,只欲衣先于寒,寒後于衣,而功名富䝿。赘之楮末。盖惟知笃夫妇之义,而等名利如土梗矣。其中吟韵萧条,氷弦凄惨,有孤鸾寡鹄之态云。
琴曲原文
第一段 感时兴思秋风起,碧云飞,胡草萋萋胡马嘶。征人边塞,妾守在深闺。鸳鸯被冷羞金猊,把那玉关望断信音稀。寤寐反侧思君也,惟盼五更鸡。寒到君身妾捣衣,捣衣捣衣复捣衣。愁闻孤鴈过,声嘹呖,惜羣离。
第二段 对月情怀宝瑟空闲,哀颜暗度易星霜。惆怅望天将瞑,明月上东山。秋寂寂,云树茫茫,冒昏黄,昼夜裏费思量。忆别时,经几度寒暑,心独苦而两处系柔肠。巫山巫峡,朝云暮雨,无梦到高唐。桃源仙路杳,何处问刘郞。
第三段 音信杳然凝眸,不见青鸾信。何曾有黄犬音,自沉吟。无端仙籁,吹落江城。月澹澹,露冷冷,歌残樊素,病泪西倾,夫重封侯。妾视轻,寄一行书信,天涯何处觅形踪,令我悔恨无穷。
第四段 遥悲旅况胡月冷千峰难辨。情思难禁。月圆月缺,照人孤另。黄花时节,碧云天独拥寒衾。展转不知身入梦,愁那他乡旅邸无亲,相结谁是同心。
第五段 时变授衣向西楼捣衣,楼前有流水比相思,无了无期。只见秋风禾黍,征人未有衣。鸿雁过楼头,幽人寂寂。又见鹭群洲畔,芳草凄凄。何日里,将军归故里,方得破愁眉。
第六段 梦遶边关捣衣捣衣复捣衣,捣到更阑夜分时。片时在枕上魂飞,度关山。忽到边城,又到帝畿。自叹良人生别徒伤悲,凤皇台上忆箫吹。箫声冷落楼台,鴈字来稀,秋水清彻骨,难禁那螅蟀,啾啾唧唧在窓西,孤骛傍云飞。
第七段 历叙离愁中笄分,托终身,重三句,只韦布家风敢厌贫。羽檄暮从西府出,君身朝向北梁寻。鸳鸯被冷芳心结,双凤钗闲,空忆洞房春。想得春来夏又,山头火暎,寒潭水幽,画角迎风,断续楼头,离情无限,都逐水中流。
第八段 窃叹参商壮士挥戈向朔方,两处各参商。病魂终夜寻消息,良遇随更自主张。湘水岂能流妾恨,楚云徒尔为君忙。竚立凝眸望,落月寒光满屋梁。
第九段 塞北凄凉只见银花尽落,又听促织悲鸣。砧声何急,离思难禁。征人入虏深,甲中虮虱,单絮连生,发上胡霜,想已星星。妾身未得那明花帐,边月徒劳照锦衾。良夜每争玄鹤梦,断魂常赋白头吟,谁为释羽林。
第十段 恨压春山夫君,迤里受降城,闷倚西楼,玉燕横横。锁钥不开魂万裏,边疆纔到月三更。断霞流水添行色,残杵清锺杂橹声。九天寒气逼人醒,锁尽眉峰,数尽残更。广陵消息无凭,十年笑语嗟空生。无限事,玉关情,烟杪暮砧频。
第十一段 远寄征袍捣衣捣衣复捣衣,捣到更深月落时。 臂弱不胜砧杵重,心忙惟恐那捣声迟。妾身不是商人妾,商人射利东复西。 妾身不是荡子妇,寂寞孤房为谁守。 砧声急,泪如雨,捣衣复捣衣,衣成矣。收拾寄寒衣,莫教衣到迟。
第十二段 勒勲麟阁 妾夫为国戎边头,黄金锁甲跨紫骝。从渠一去三十秋,死当庙食生封侯。如此别离尤不恶,年年为君捣衣与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