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山 (1882~1977) ,云南
保山人,爱国华侨。早年到缅甸做工,办银厂。辛亥革命时加入同盟会。捐资修建惠通桥。抗日战争时期捐款支持抗战、任缅甸华侨公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侨联委员、云南省侨联副主席、德宏州政协副主席。
人物生平
梁金山,原名梁钢,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蒲缥方家寨人。1882年2月15日出生于贫苦家庭,自幼丧父,家道清贫,依靠赛母割马草卖度日,10余岁时,曾为当地商贩挑脚。晚上学习武术,有一定武术基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除夕,因赌钱与人打架,被警察追捕,只得辞别妻子董氏,匆匆离家出走,身上一无所有。行至怒江东岸战子铺,饿得发慌,一位杨姓大嫂在卖豆粉,见他困窘的样子,问知情由,当即请他饱餐一顿,并留住几日,还介绍他给马帮去赶马下缅甸。临行时给他一串铜钱,数双草鞋。
1903年赴缅甸后,他在腊戌公路一道班做过苦工,当过码头搬运工、炼油工。他吃苦耐劳、办事认真扎实,对同事热忧宽让,雇主都乐意用他。后到邦海银厂当矿工,刻苦学习采矿、炼银等技术,精通勘察矿源、选矿、洗矿直到冶炼的整个生产流程,逐步积累了资金。
1907年,梁金山在腊戌南渡与英方合资办银厂,一面修筑厂区铁路和公路,一面经营滇南商业贸易。两年后,银厂投产,月产白银30万两。1916年,月产白银巨增到1700多万两,梁金山成为缅甸华侨巨富。他生性率直,关心华工,常扶弱解难,赢得群众敬仰和信赖。在波德温矿井倒塌事件中,他力排众议严禁矿工下井,保护了劳工生命,英国女王电召梁金山到伦敦会见,赞举他“智可通神”,嘉奖他左轮手枪一支,双箭猎枪一支,大银刀一把,委任他为银厂总管。梁金山名传欧亚,成为缅甸和东南亚一带很有声望的华侨领袖和实业家。
1910年,梁金山在缅甸仰光与同盟会重要领导人黄兴、胡汉民、萧伟成等相遇,交往中深受启发,加入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运动。在缅北旅缅华侨中筹措经费,资助革命。1912年,开始负责国民党在缅甸的党务工作。
“九一八事变”时,梁金山任缅甸华侨协会会长,他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大规模抵制日货。
1932年1月28日,日本发动对上海的进攻,十九路军进行了英勇抵抗,梁金山捐银4000两给十九路军保卫上海。1934年,他再次捐银5000两给宋哲元部队保卫北京东北部的古北口。
1932年,梁金山组织旅缅华侨捐资修建怒江吊桥,聘请美国工程师阿伯兰德设计。经3年努力,于1935年钢缆吊桥落成。全长123米,宽5.67米,耗资20余万盾卢比。1935年,大桥竣工后命名为惠通桥,是中国境内第一座横跨怒江的汽车桥,也是1933年建成通车的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冲。
九一八变后,国难当头,身为缅甸华侨总会会长的梁金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领导旅缅华侨开展抵制日货的斗争。组织领导了“缅甸华侨抗敌后援敌后援会”和“中华民国缅甸救国联合会”,宣传抗日。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梁金山积极投身救亡运动,领导旅缅华侨开展抵制日货的斗争。早在“一·二八”上海保卫战爆发时,就捐资4000两白银给十九路军。
1934年,被举为缅甸华侨会长。1937年“七·七”抗日军兴,捐资5000两白银给宋哲元部队。他领导中国缅甸华侨抗敌后援会和中华民国缅甸救国联合会,指挥他所经营的金光汽车公司车队,日夜奔驰在滇缅公路一线,赶运军需物资。与其他旅缅华侨一道,把80辆载重汽车和1架飞机捐献给祖国,并按月捐卢比100盾。当时国民政府派给云南省的救国公债,梁金山认购了一半之多。
在抗日战争期间,梁金山担任中国国民党缅甸南渡分部执行委员,并被中国国民党中央授予“模范党员”称号,颁发荣誉奖状。
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大举南侵,印、缅危急,美、英援华军火物资大量积存在缅甸仰光。梁金山除指挥他的金光汽车公司车辆全力抢运外,又雇用私车参加抢运直到日军侵人缅甸腹地,把他列为重要捕获对象,梁金山才收拾细软,星夜兼程返回国。
梁金山回到施甸戳子铺,立即找到当年救助过他的杨大嫂,赠送给她一笔现款,帮助她安度晚年。
1943年,为充实战时财政和辅助国内经济建设,改善侨胞福利,梁金山筹资1500万元在昆明建立中国侨民银公司(后改称中国侨民银行),任董事长;同时又捐资30万元,在昆明市内修建志舟体育场(后改称国防体育场)。他对昆明和保山的教育事业十分关心,曾多次捐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梁金山执行团结保护政策,他深受感动。他在保山蒲缥和施甸县曾买过许多土地,民主改革时,党和政府对他采取协商的办法,他深明大义,变卖了一部分黄金,又从缅甸银行汇款来退清全部押金,主动交出土地执照。有人建议他去缅甸,他毅然留在国内。
1953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北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此后,连任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侨联委员,云南省人大代表,云南省侨联副主席及德宏州政协副主席,参与商讨国家大事,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献策出力。
50年代,梁金山已是古稀之年,他仍不辞辛苦为修筑保腾公路奔走,并翻山越岭,前往龙陵、施甸、保山一带勘察煤炭、铅、锌、汞等矿藏。他对德宏、保山亚热带地区发展经济作物很感兴趣,积极促进这些地区种植咖啡,提出很多建议。他曾以保山生产的咖啡样品,寄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香凝,请她鉴赏。何香凝复信热情赞扬他的这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精神,勉励他为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再接再厉。
1977年8月27日,梁金山突患脑溢血,抢救无效,逝世于保山蒲德方家寨。中共保山县委、保山县人民政府及保山县政治协商委员会组成治丧委员会,为他治丧。墓葬方家寨后山。
主要事迹
波德温矿井倒塌事件
梁金山生性率直,关心华工,常扶弱解难,赢得群众敬仰和信赖。一次他患病回家,心里却记着矿山和矿工,抱病察看矿山时,发现2号矿井沙粒下漏、出现裂纹,凭着多年的经验,他预感到矿井可能坍塌,这将危及数千名矿工的生命,他迅速将情况上报英方总办,要求立即停止采矿作业,将矿工撤出。英方总办认为梁金山危言简听,是想罢工。梁金山据理力争,最后用英式幽默说服了英方总办,工人撤出两天后,矿井坍塌,3000余名矿工幸免于难。梁金山以自己的经验、睿智和责任心,挽救了数千工人的性命,也避免了矿山的重大损失。梁金山因此受到英国女王召见,称赞他“毅力感天,智慧通神,预见成真”,同时奖赏他左轮手枪一对,猎枪一支,银刀一把,并委任他担任银厂总经理。
捐资修建惠通桥
民国二十一年(1932),龙陵县确定把松山下古渡口土链吊桥改建成西式吊桥,并成立了建筑委员会,主持修桥事宜。这次修桥得到了驻缅甸华侨公会会长梁金山的鼎力赞助。梁金山捐资10万卢布(相当于银元20万元),并将民众捐献的爱国救灾金3万余银元和两级小学校组织劝募筹款2万余银元,一并转为修桥之用。
梁金山聘请美国工程师柏兰德设计大桥,由印度工程师赖月负责施工。他在缅甸购办的建桥材料,先用火车后用汽车运到中缅边界,然后用骤马把钢材、水泥等驻运到怒江建桥工地。建桥用的钢索拉直后用人从国界边抬到工地,工程历经艰辛。此次建设的新桥为柔性钢索吊桥,全长123米,宽5.67米,净宽4.35米,两岸桥塔中距87.23米,钢桁架桥塔高7.85米,上下游主索各由两根直径28.6毫米的钢缆组成,主索下吊杆由两根直径20毫米的圆钢组成,全桥共用54副吊杆,桥下每3米设一根横梁,与两侧的吊杆相连,其余纵梁和桥面均用木材制作。
1935年1月14日,跨越怒江,全长123米,宽5.67米的钢缆吊桥建成,地方士绅和百姓都建议取名为“金山桥”,梁金山认为,修桥的目的是便利交通,使中缅两国人民得实惠,应叫“惠通桥”。通车典礼举行时,人们云集桥边。梁金山为吊桥剪彩后,开始“踩桥,梁金山从缅甸带回的一头大象最先过桥。
滇缅公路通车后,惠通桥成为中国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上的重要桥梁。
1942年春,中国远征军出师援缅。4月下旬,日军绕道棠吉攻占腊戌,入缅军归路断绝,仓促撤退,日军迅速由滇缅公路挺进。5月3日日寇铁蹄踏破国门攻陷畹町,进入滇境。5月10日腾冲沦陷,日军继续向怒江推进,企图越过怒江天险,占领保山进而向昆明进军。要阻止日军继续东进,只有炸掉惠通桥,在怒江与日军隔江对峙。
梁金山在悲痛中表示绝对服从战争大局需要,支持炸毁惠通桥,并发誓决定战事结束后重建惠通桥。当日本侵略者已经冲到桥头,千钧一发之际,守桥工兵炸毁了惠通桥,历史把日本人进军的句号永远画在了怒江西岸。
从1938年12月至1942年5月,共有45万吨的国际援华物物资通过惠通桥运往抗战大后方。
从1942年5月31日起,怒江西岸20000多平方公里国土陷于日寇之手,怒江东岸则为中国第十一集团军防区,中日两国重兵隔怒江天险对峙整整两年。1944年4月,中国军队开始在滇西战场大反攻,中国陆军新编第29师于1944年6月4日收复怒江西岸腊勐。8月18日,中国决定重新修复惠通桥,梁金山又捐赠了部分物资用于惠通桥重建。惠通桥建成通车,保障了前线11个师在龙陵芒市等一系列作战中的弹药运送,月运输量达万吨以上,为滇西抗战及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梁金山重建惠通桥的誓言变成了事实。
如今,惠通桥已不再使用,它的交通功能在1977年结束了。在它的一侧,新建的钢筋水泥现代化大桥已经建起,昔日的惠通桥完成了光荣使命,但它依旧横跨在怒江天险之上,成为一部饱经沧桑的史书,永远记载着历史的丰功伟绩,记载着侨领梁金山无私的爱国精神。惠通桥,与滇西抗战和抗日战争,与梁金山的名字一起,被人们永远铭记,永载史册。
历史评价
云南省侨办、保山市侨办:“梁金山虽曾富甲一方,但一生简朴之至、热心助人、丹心可鉴。他一生经历清朝、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巨大的历史变革时期,也曾在缅甸过着相对优越富足的生活,但他热爱祖国、为国分忧、爱国奉献的赤子之心始终如一。”
后世纪念
梁金山纪念馆
为永远铭记梁金山先生的爱国奉献精神,后世在其故居原址基础上进行了保护性建设,建成了梁金山纪念馆。梁金山故居位于保山市蒲缥乡方家村内。共有三座四合院,每院均为三开间的正房、两厢及厅房组成。院内天用石板镶砌。2012年梁金山故居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梁金山故居被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金山墓
墓葬于梁金山的故土蒲缥方家寨村北,墓坐西向东,按当地习俗修建竖穴石室墓。墓坟用方石砌成。高1.5米,长2米,宽1.2米。墓碑直书正楷“梁金山先生之墓’’。墓地面积0.8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