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山,别名映佛山,迎福山。位于山东省
泰安市
徂徕山南麓,京沪高速
G2化马湾出口沿省道09公路南行8公里即到。梁父山海拔288米,山势峭拔险峻。山巅有
北齐时期刻经巨石一处,巨石状如坐佛,故又称“映佛山”。据史籍记载,上古至
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君主封
泰山必禅梁父,有“
地神”之称。因此梁父山在华夏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史记·封禅书》曰:“封泰山禅梁父者有七十二家”。秦始皇于二十八年,汉武帝于西汉元封元年、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三十二年,均登封泰山又降禅梁父。孔子登梁父,作《邱陵歌》喻推行仁道的艰难。东汉张衡以《梁父吟》喻仕途险恶,
诸葛圭曾任梁父尉,
诸葛亮随父宦游,好为《梁父吟》。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创作小说也借用《梁父吟》这一佳题为篇名。因此,梁父山有着浓厚的文化和宗教色彩,为一座历史名山。
《史记·封禅书》:“古者,封
泰山禅梁父,七十二家。”《大戴礼·保傅》:“以封泰山而禅梁父,朝诸侯而一天下。”
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东封泰山,之后降禅梁父。西汉
元封元年
汉武帝登封泰山,礼祠梁父。东汉建武三十二年,
汉光武帝复封泰山,这位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率领大军,浩浩荡荡,雄心勃勃的向泰山进发,封完泰山,又降禅梁父。由是,“自
秦汉后侈谈封禅者无不以泰山、梁父并称。”
这座名载史册的梁父山,便坐落在
新泰境内的徂徕山东,又名映佛山。其山依傍徂徕,俯临柴汶,山势险峻,故
孔子曾以登梁父喻推行仁道的艰难,东汉
张衡曾以“梁父艰”来比喻仕途险恶。山巅映佛岩上的
北齐梁父令刻经,为此山增添了浓重的文化和宗教色彩。汉唐间乐府流行的《梁父吟》,更是脍炙人口的名曲。以至当代台湾著名作家
白先勇创作的小说,也借用《梁父吟》这一佳题作为篇名。在梁父山下,还有汉武帝东封时所置的梁父县。汉梁父故城今名古城村,尚残存北部城垣,长约500米,高1—3米,在城址的地面上,可见瓦当、弧形砖及大量陶器残片,均具汉代特征。
刻于北齐
武平元年(570年),由北齐梁父县令王子椿所刻。大般若经石高1.8米,宽2.4米,正面刻经文,《般若波罗密经》刻石在梁父山巅,刻石高约8米,宽5米,状如巨佛端坐。梁父山刻经笔法古朴,笔画俊厚,气韵高逸,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与泰山
经石峪、邹城
铁山、
汶上水牛洞齐名,为山东北朝四大刻经之一,其
书法艺术饮誉海内外。
孟子将
柳下惠与孔子
并提称“圣之和者也”故又称“和
圣墓”,柳下惠为
鲁国重臣,法不避贵,三次遭罢黜,终不背离鲁国。“坐怀不乱”的故事更是有口皆碑。“和圣墓”历代多有有识之士修葺之举,1992年台湾
中国统一联盟主席
毛铸伦先生捐资将“和圣墓”修葺一新。建有石坊一座,石碑亭二座,石碑亭二座。与和圣墓隔
柴汶河相望,有和圣故里,柳下祠堂遗址,柳下书堂碑刻。今西柳群众投资百万元恢复了和圣祠,以缅怀这位先贤。
在溪东岸坐北面南依山势叠筑而就。前为“玉皇阁”分上下两层,单檐
硬山前廊式结构,下有石砌门,额题“金阙宫”,门前有千年银杏双挺。后为三清殿,西侧前有
吕祖殿,后为“六逸堂”。匾额“筱洞天”。观内有清康熙五十三年
赵国麟撰书《徂徕礤石峪瞻田碑》,乾隆二十四年成城《游徂徕山记碑》及嘉庆十六年蒋大庆《重修楼阁殿宇碑》等碑碣。溪内又有“徂徕第一”、“
竹溪”、“湍激”、“玄,石碑亭二座甫”、“仙闾灵府”、“壁立千仞”等题刻。
隐仙观东侧岭北为“炼丹石屋”,有天然石洞、石门、
石床、石枕、石鼎、石灶等,传为于元虚炼丹处。赵国麟题“炼丹炉”。
光化寺景区位于
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东端,风景秀丽,是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六大景区之一。景区面积1万余亩,植物树种主要以松、柏、
刺槐、
麻栗、经济林为主。光化寺院落始建于
后魏,初建时寺名无考,至隋已有光化之名,寓意昭示佛教之鼎盛光大。历代以来,不断翻修、重建,为佛教胜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该寺由山门、
大雄宝殿、配殿组成,殿内四壁绘有清代壁画,山门两侧有
乾隆,
光绪重修碑。寺东南一里为
墓塔林。大家现在看到的建筑是1995年对其修复的,石碑亭二座。光化寺景区的
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其中古松、
三义柏、
周猛洞以及光化寺、波罗蜜经、大般若经等景点都为光化寺景区的标志景点,让人看后不忘、流连忘返。寺内古松树龄均在千年以上,柏名“三义柏”一本三株,轩邈竞上,笔立堆翠。松称“蔽寺松”状似丹凤展翅,冠盖亩余。历史风光名著《
岱览》中记载:“寺当奥区、左右两峰如抱,前望诸山,如翠屏遥列”。乾隆年间进士成城在《宿光化寺》一诗中赞到“水石澄寒色、松风起梵声。此时尘鞅客,心迹亦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