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延嗣出身行伍,早年经历不详,现有史料仅知其在同光元年(923年)十月后唐灭
后梁后率军驻守在
复州(治今湖北天门)的
监利县。
荆南节度使
高季兴在后梁灭亡后向后唐称臣,并亲自到
洛阳朝觐唐庄宗
李存勖,却险些被后唐所扣留。他归镇荆南后,遣军袭取复州的监利、星沙二县,擒获了梁延嗣。梁延嗣从此便归顺于荆南,颇为高季兴所信任。
天成三年(928年),高季兴病逝,其子
高从诲继立。梁延嗣被擢为大校,授归州
刺史,不久又领复州
团练使,统领亲军,后来又历事
高保融、
高保勖两代节度使。他效力荆南幕府三十余年,官至衙内马步军都
指挥使,以
忠荩见称。
高保勖病重时,曾召梁延嗣至前,问道:“我今病重难起,兄弟之中谁可以托付后事?”梁延嗣道:“您忘记先王(指高保勖)了吗?先王病重时,将军府重任托付于您,现在先王之子
高继冲已经长大。”高保勖遂确立高继冲为继承人。
建隆三年(962年)十一月,高保勖病逝,高继冲继任为荆南节度使。但高继冲自以年幼,将军政事务全部委任给梁延嗣和
节度判官孙光宪。梁延嗣全权负责军旅调度,和负责行政、赋役的孙光宪共掌荆南的文、武大权。
建隆四年(963年),宋太祖
赵匡胤趁湖南
武平军内乱之机,遣军南下,欲吞并荆南、湖南两地。梁延嗣与孙光宪力劝高继冲归降宋朝。高继冲于是向宋朝奉表归降。荆南之地至此并入宋朝版图。梁延嗣被授为复州防御使,又以湖南前军步军都指挥使兼
排阵使之职,率荆南水军随宋军攻取湖南。他后来自复州入朝,参加
郊礼。赵匡胤对梁延嗣大加赞赏,称他保住了高家的富贵,又改任其为
濠州防御使。梁延嗣在濠州任内“有善政”,又得到了赵匡胤的褒奖。
梁延嗣在荆南历事高季兴、高从诲、高保融、高保勖、高继冲五代节度使,以忠荩见称,尤其在高继冲继立一事中立有大功,与判官孙光宪共掌荆南军政。他在
荆湖之战期间,又力劝高继冲归顺宋朝,使得荆南一地得免兵灾,又率荆南水军随宋军攻取湖南。
吴任臣:① 继冲之得立,延嗣功居多焉。② 江陵之失也,景威(李景威)绝吭以殉,可谓忠矣。延嗣力劝纳款,俾高氏终保富贵,其殆谯周之流欤。然而为延嗣易,为景威难,事故未可成败论也。
一次,梁延嗣和孙光宪同赴球场,孙光宪在左右一众人的扶持下方得上马。梁延嗣在后嘲笑道:“都说大卿老当益壮,看你上马轻健,不过是扶持者众多而已。”孙光宪笑道:“你不用人扶,果然老健(指年老身健)。”梁延嗣感觉孙光宪“老健”之语是讥讽自己为武人,不禁大为恼怒。时人为此皆轻视梁延嗣。
梁延嗣曾患暴疾,
禳解于城隍神,当夜梦到神人“告以九九之数”,随后病即痊愈。他后来寿至八十一,正合九九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