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东
历史学家
梁园东,男,汉族,历史学家、教授。原名佩衷,字公宇,1927年起,改名园东。1901年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温村,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梁园东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历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30年代出版的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五代十国史》、《爪哇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外国史》(二册), 50年代著作有《中国现代史》、《中国政治社会史》(1—3),主要论文共计 40余篇。
人物经历
梁园东1901年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温村,在忻县中学时叫象元,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起,改名园东。曾任山西国民师范教员,上海劳动大学、浦东中学教师,大厦大学、湖南兰田师范学院、四川白沙女子师院、川东乐山武汉大学教授。 1950年8月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师范学院院长。1953年9月,山西师范学院独立建院后任院长。兼任九三学社太原分社主任委员,系山西省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二、三届政协常委。1957年被错化成“右派”。
梁园东从小在温村读私塾,在叔祖梁歌九的教育下,熟读了四书五经,打下了阅读和研究古籍古史的基础。1916年梁十五岁由忻县中学补学班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他在六年中学期间,节衣缩食,刻苦攻读。他对书籍特别爱好,经常出入于新旧书店,广事搜购,家中藏书很快多起来,学识也成为相当广博的年轻人,后转入山西大学预科学习。
1922年梁园东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北京大学,新思想、新文化——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很快。梁是一个热情、刚正、有抱负而又沉静好学的人,在潜心读书时,感到了内忧外患的现实越来越严重,使他坐不下来,因之一接触到共产主义,就看见了前途,在校长蔡元培的指导下学到了不少知识,并初步接受了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使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1924年经共产党员王壮飞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他在《大夏》杂志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十年来之中国外交》,表现了他对国事的关切和对军阀卖国外交的愤慨。
1926年,梁园东在北京大学毕业时,由党组织派他到武汉参加了党领导下的全国农民协会工作,并任秘书。是年9月,由于工作的需要又被派回太原做地下工作,任国民师范进山中学教员。他是当时党的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财务工作,开展党的组建工作,得到了他父亲梁际蓉的支持和帮助。在这期间,他和梁春霆、赵镜如、续俭等人筹办出版了《滂沱》杂志宣传革命,先后发行了四期。与此同时,他组织了“滂沱社”并吸收进步青年百余人,成为当时和后来学生运动的重要力量。
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后,国民党山西省党部成立了反动的“清党委员会”,太原的共产党组织遭到破坏。梁园东由续俭等人掩护,逃离太原往洪洞避居半年。9月只身赴上海。这时上海的党组织已被迫转入地下。他没有找到党,从此脱离了组织。他在苦闷中深感自己对中国社会、历史知道的还很少;同时,为了生活,便转向文教战线,转向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系统研究。他先后在上海劳动大学附中、浦东中学任教,在大东书局任编辑,最后在大夏大学任历史教授兼系主任。这期间,他除编著了高、初中历史课本外,还出版了《五代十国史》、《中国文学史》、《爪畦史》等书。同时在各文史杂志上连续发表论文。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阶段、性质进行了论述。在史学方法上,对“疑古派”进行了批判。这些发表在三十年代初期的文章,对中国前途的探索已接近科学的结论。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开始。梁园东随大夏大学西迁,年终到达贵阳,在贵阳三年,因办刊物被国民党查封,一气之下离开贵阳到了湖南兰田师范学校。而该院院长却在学生中散布“梁某的史学走的不是正路”的澜言。他提出抗议,对方虽一再道歉,但他以为“不足合作”而转赴四川,在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校当任系主任,在此期间到重庆“中央训练团”受训。因不参加国民党和不接受训练计划便被提前遣送回白沙,而且通知学院立即把他解聘。这是1943年冬天的事,此后常有特务便衣监视他的行动。1944年夏天,聘期满了,他才应武汉大学之聘去了乐山。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重庆和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进行政治斗争。这时梁园东听过周恩来作的时事报告,认识了周恩来,周了解到他的家属仍在老家,便去电延安转山西忻县地区民主政府予以照顾。
1946年8月,梁园东随武汉大学迁回武昌。从这时起到1950年7月的四年间,发表的文章有《中国史的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图腾部落之一--白虎族考》和研究《中国上古史的方法》等文。关于“史的阶段”的划分,他有独到见解,也掌握了丰富的资料,从上海时起,他就不同意郭沫若把周代划入奴隶社会的观点,而认为周代是“典型的封建社会”,此文是对原有论点的发挥,“图腾”一文是他长期研究图腾的部分成果,“史学方法”一文则是他一贯坚持唯物史观方法论的总结。
武汉大学回迁不久,梁园东支持缪浪三教授创办俄语学习班,他自己也积极参加俄语学习,为直接阅读苏联书刊作准备。1947年初,在时局逼迫下,以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为内容的民主运动风起云涌,武汉大学于五月下旬组织了和平促进会。在成立大会上,他和几位教授发言,得到学生们的欢呼。不料,五月三十日深夜,学校突然遭到军警的包围,按黑名单进行大逮捕。次日凌晨在全校学生救护被捕师生的过程中,军警开枪当场打死学生3人,伤十余人,同时逮捕了梁园东和缪浪三等五位教授和学生十余人。这就是当时震动全国的“六.一惨案”。在全国各大学的支持和学校当局的多方营救下,梁园东及被捕师生先后获释。1948年,他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协会,负责武大教师支部的工作。1949年武昌解放前夕,他积极与师生进行护校斗争迎接解放,实现了他半生奋斗的理想。在汉口举行的全市人民庆祝解放的大会上,他应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年他48岁。
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后,梁园东主持了新成立的武汉市史学会。他印发了自己的《研究上古史的方法》一文,供同志们参考。
1950年8月,他接受了山西大学校长邓初民和副校长赵宗复的邀请,回太原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师范学院院长。
1953年秋后,师范学校独立建院,他被任命为山西师范学院院长。这几年,是梁园东心情最舒畅、精力最充沛的时期。他一心一意为实现多年的理想、抱负、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文教事业的发展而贡献全部力量。由于山西大学曾经过长期的艰苦历程,基础比较薄弱,所以他到校后,首先是大力延聘老师。他从全国各地招聘来不少有名望、有学问、有经验的教授、副教授,很快配备起师院各系的教师班子。由于邓初民院长和赵宗复副院长的支持和配合,他们相得益彰,再加上解放后老师们具有空前的积极性,一时学习和学术空气相当浓厚。梁园东身为院长,除行政工作之外,既不放弃教学,也不放弃科研,他开始把多年来的研究心得写成一部通史。1951年夏天,他又接受了教育厅委托创办六个专修科的任务。一下子增招了400个新生。他除加聘了十来位教师外,充分发挥各系教师的潜力,解决了教学方面的一系列困难。他的办公室(连师院在一起)只有一个干部,一个工人,一切行政由他一人处理(没有副院长),而他还能挤出时间听老师们讲课,不时给上课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师范学院独立建院而他担任院长之后,他首先抓的是建立制度。他组织了几位有经验的教授,制定“师范学院学则”,希望通过教学、行政、科研的制度化,使山西师范学院在若干年内走上高等教育的先进行列。1954年以后,师院迁入新址,六个专科并入有关各系,普遍建立教学研究组,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扩大招生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在他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那时只有一个副院长,还兼着教务长职务,所以他事必躬亲,从不惮烦。也就是这一年,他先后出版了《中国政治社会史》第一、二、三分册。其内容论述了从原始社会到东汉末年的政治社会史,是他长期研究的总结。这部著作,是既重规律、又重史实,是“政”与史的结合。
为了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梁园东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他是以“爱才”著名的,他对教学好的教师,要求他们科学研究也好。他在百忙中没有忘记抓“学报”。经一年多的准备,《山西师院学报》第一期于一九五七年二月出版。该期学报中,他发表了《关于诗经“噫嘻”的解释问题》,与郭沫若进行商讨,他认为憩之“噫嘻”的解释不准确。他撰写的《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一文,被收入《新华》半月刊。又在《山西师院学报》第四期发表了《处理中国上古史料的方法问题》,他还向中国史学会提出《有关中国史分期的意见书》。可见他在不知疲倦的工作之余,还多么勤奋地进行着科学研究。
1956年秋,梁园东受九三学社中央的委托,负责筹备太原分社,他担任了主任委员。在他的带动下,太原各高等学校许多教学科研有成就的教授专家,纷纷参加九三学社。但由于他是个有肝胆、有抱负、有强烈事业心而胸无城府的人,应付复杂的社会人事矛盾,非其所长。他从担任院长以来,做的事多,管的也事多,他担任九三学社太原分社的负责人,这本来是好事,但在“左”倾路线的影响下,是非颠倒,他被说成是“好大喜功”,实际上却认为是他夺了“党的”“权”!1958年五月,梁被撤职降级,只以省政协常委名义,移居政协宿舍。梁园东多年来申请重新入党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遭受了更大的冤屈。这是他怎样也不能理解的。当时从省委到机关,从干部到群众,为他抱屈的人不少;但在“左”的形势下,没有人敢为他说话。浪潮过后,1960年他被较早地摘掉“右派”帽子,恢复原级。
梁园东在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之后,仍没有忘掉事业,没有忘掉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在政协工作的头几年,他首先草拟了《编撰山西近代革命史计划》。计划中包括编辑《山西近代革命史资料》和《山西近代革命史》两部分,而且写出了“提纲”,指定工作的目的。与此同时,他根据多年来对图腾学的研究,拟写成《中国原始时代的图腾氏族》一书,(上编写出大部分,下编只有目录),这部书还没有写完,他突然患了半身瘫疾,右手已不能写字。他虽然顽强地向疾病做了斗争,但力不从心,无可奈何,这真不只是他个人的终身遗憾!
1966年秋,“十年动乱”开始,梁园东被遣送回忻县温村老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渡过了一年半。1968年初,脑溢血突发,于一月三十日逝世于忻县医院,终年六十七岁。在他逝世十年之后的1978年,梁园东的冤案才得到昭雪。同年四月二十五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委员会和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联合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会上肯定了他一生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坚持进步和在教育事业、学术研究上的多方面的贡献。他对人民的业绩和学术上的成果,都将永垂不朽!他逝世前,曾将自己的藏书六千余册献给山西文物管理委员会。
解放后,梁园东先后被选为武汉市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太原市人民政府委员,山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山西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太原分社筹委会主任等职。
主要贡献
梁园东教授在担任山西师范学院院长期间,正值山西师院独立建校之初,他大抓教学、行政、科研的制度化、调整系科,普遍建立教学研究组,为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扩大招生,从而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点。
(一)梁园东著述辑目:
1、初中历史课本 1929年;
2、高中历史课本 1929年;
3、中国文学史 1930年;
4、五代十国史 1930年;
5、爪畦国史 1930年;
6、中国政治思想史 1933年;
7、外国史(二册) 1933年 世界书局出版;
8、中国现代史 1933年 世界书局出版;
9、两辽史(译作,苏布莱资须纳德原著) 1933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1955年 中华书局重版;
10、中国政治社会史(一) 1954年上海群联出版社出版;
中国政治社会史(二) 1954年上海群联出版社出版;
中国政治社会史(三) 1954年上海群联出版社出版;
11、回鹘史译注 《边政公论》二卷、三、四、五期,六、七、八期合刊连载。
(二)梁园东论文辑目:
1、十年来之中国外交 《大夏》一卷一号 1924年10月;
2、中国社会的基础《新生命》二卷六、八期 1929年10月;
3、古史辩的史学方法商榷 《东方杂志》二十七卷二十三、二十四期 1930年11月;
4、中国社会各阶段的讨论 《读书杂志》二卷七、八期 1932年8月;
5、中国社会的前途 《前途》一卷一号 1933年1月;
6、中国社会问题的核心——实在是组织问题而非经济问题;
《前途》一卷三号 1933年2月
7、中国民族的特点 《前途》一卷四号 1933年3月;
8、清俞正燮的史学 《人文》四卷三期 1933年4月;
9、汉代中国民族之南迁 《大夏年刊》 1933年6月;
10、商人自契至汤八迁重考与商民族兴于东土驳议
《东方杂志》三十九卷十九期1933年10月;
11、古姓考源 《大夏》十卷五期;
12、古代中国民族东北迁徒的一些史料 《中庸》一卷三号;
13、门阀观念不始于魏晋考《知言第一期》《史地丛刊》 1933年11月;
14、西域之佛教(读书摘要)  《人文》四卷十期 1933年12月;
15、中西交通史料(读书摘要) 《人文》四卷十期 1933年12月;
16、中国农业概况估计(读书摘要)《人文》四卷十期 1933年12月;
17、古交趾考 《新亚细亚》七卷一期;1934年1月;
18、中国民族之通古斯族系 《大夏》
19、伪书讼冤导言 《大夏》 1934年一卷二期;
20、唐代学校考 《大夏》 1934年一卷三期;
21、华夏名称及其种族考源 《大夏》 1934年一卷六期;
22、中国近百年史(读书提要) 《人文》 1934年10月;
23、西域文明史概要(读书概要) 《人文》 1934年11月;
24、古史研究第二集(读书提要) 《人文》 1934年12月;
25、中国民族之名称 《大夏》 1934年一卷八期;
26、中国法制史(读书提要)《出版周刊》新编124期;
27、古代均田制度的真相 《申报月刊》四卷五期 1935年5月;
28、井田制非土地制度论 《经济学季刊》六卷三期 1935年11月;
29、中国史上之斗争形态 《史地知识》一卷一期存剪报 1936年5月;
30、南宋和战问题之分析 《史地知识》一卷二期 1936年6月;
31、唐代经济史(读书提要) 《出版周刊》新编210期;
32、韩非子中之专制主义 《大夏》 1936年一卷一期;
33、韩非子 《人文》八卷三期 1937年4月;
34、研究历史的方法 《新史地》二期 1937年4月;
35、岳飞秦桧旧案 《人文》八卷五期 1937年6月;
36、抗战与中国文化 《国师季刊》第十一、十二期;
37、景毫考兼论商颂年代 《国师季刊》十四期 1942年4月;
38、“桃花石”为“天子”,桃花石汗为天可汗
《边政公论》 1944年4月;
39、从历史上视察中国的土地问题 《东方杂志》四十二卷一期 1946年;
40、中国史的发展阶段 《东方杂志》四十三卷十四期 1947年8月;
41、中国古代图腾部落之一——白虎族 1947年;
42、中国上古史的方法论  武汉大学印 1949年;
43、中国史的问题 《文汇报》 1956年12月;
44、关于诗经“噫嘻”篇的解释问题 《山西师院学报》 1957年1期;
45、处理中国上古时代史料的方法问题 《山西师院学报》 1957年4期;
46、有关中国史分期的意见书,向中国史学会提出。1957年;
47、编撰山西近代革命史计划(稿),为山西省文史馆拟。1959年。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梁园东对民族方面的研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用大量确凿的史料,驳斥日本侵略者制造的谬论。他指出:中国东北以至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即为中国民族的分布地,为中国文化的支配地,是早为中国所治理的区域。日本人说东北不是中国国土,完全是胡说。梁园东对古史的考证,都是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的分析研究而做出的,故能独具只眼……梁园东在史学研究上不随人俯仰,致力于深广的研究,有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正是学者们应有的态度。
参考资料
梁园东.阳光农廉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5 08:3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