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墓
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梁启超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植物园内,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是梁启超家族墓园,葬有梁启超和他的两位妻子,还有三子一女以及他的弟弟梁启雄
历史沿革
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后葬于香山
1978年2月24日,梁启超后人,包括梁思庄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将梁启超墓无偿移交北京植物园。
建筑格局
梁启超墓由梁启超之子、建筑专家梁思成设计,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总体分为东、西两部分,墓园位于东侧部分,附属林地位于西侧部分,周围围有矮石墙。
主要建筑
梁启超墓内北墙的正中平台上是梁启超夫妻的合葬墓,为长方形,长4.52米,宽2.75米,高1.08米。墓前有一块石碑,墓碑是“凸”字形,碑高2.8米,宽2.18米,厚0.71米。碑正面刻有14个大字:“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碑背面刻有:“中华民国二十年十月,男梁思成、思永、思忠、思达、思礼,女适周思顺、思庄、思懿、思宁,媳林徽因、李福曼,孙女任孙敬立。”碑前为供台,高75厘米。碑两侧都有一段衬墙,衬墙是直角形且带雕饰。墓碑、墓顶和供台衬墙都是花岗岩雕筑,颜色都为土黄,前后一致。墓碑按照梁启超生前的遗愿并没有留下任何碑文和有关其生平事迹的文字。
合葬墓东侧,略靠后有一块新制卧碑,卧碑上书“母亲树”。碑后有一颗梁氏后人所植的白皮松,为纪念梁启超的第二位夫人王桂荃女士。
合葬墓平台以下为柏林,柏林被甬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葬有梁启超的弟弟梁启雄;西侧葬有梁启超之子梁思忠和其女梁思庄。梁思庄墓碑碑座设计为8册巨书形石雕。
历史文化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茶坑村人。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和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梁启超生前曾嘱咐他的子女:“将来行葬礼时,可立一小碑于墓前,题新会某某,夫人某某之墓,碑阴记我籍贯及汝母生卒,子女及婿、妇名氏、孙及外孙名,其余浮词不用。”
文物价值
梁启超墓由其长子梁思成亲自设计,是梁思成的处女之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环境,在尊重父亲遗愿的基础上,将墓园设计为山林环境中对父亲的敬仰纪念之地,同时可展示出纪念人物的道德品行和学问思想,为研究梁思成早期设计作品提供了实物参考。
文物保护
1999年1月,梁启超墓园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海淀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7月12日,梁启超墓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梁启超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植物园内。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318、360、505、563、698、932路公交车,在国家植物园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距离梁启超墓约11.3千米,驾车约26分钟。
参考资料
.北京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9 01:1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主要建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