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铺镇
湖南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下辖镇(已撤销)
桥头铺镇(已撤销),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江华瑶族自治县北部,东接界牌乡,南抵沱江镇,西与江永县黄甲岭乡毗邻,北与道县祥林铺镇、审章塘瑶族乡交界,总面积120平方千米。2011年末,桥头铺镇辖区总人口33946人。
历史沿革
清同治九年(1870年),属太平乡里。
1949年11月,属江华县第一区沱江镇。
1950年9月,设桥头铺乡。
1955年8月,划归永明县(今江永县)。
1958年,成立桥头铺人民公社。
1984年,恢复乡建制。
1989年,桥头铺镇由江永县划归江华瑶族自治县。
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大干乡并入桥头铺镇。
2015年11月,撤销桥头铺镇,并入沱江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桥头铺镇辖桥头铺、上宅洞、蒋家塘、上刘家塘、下刘家塘、下蒋、停路、渔古坝、万石洞、古芝江、赤竹园、木园、消江湾、下车、木桥头、沙帽山、茅坪铺、东冲、赫洞、大干、罗坪、富足、鸭脚岩等23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下设25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5年9月,桥头铺镇下辖1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地桥头铺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桥头铺镇地处江华瑶族自治县北部,东接界牌乡,南抵沱江镇,西与江永县黄甲岭乡毗邻,北与道县祥林铺镇、审章塘瑶族乡交界,总面积12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桥头铺镇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200米~800米,最高处铜山岭海拔967米,最低处消江湾村河面海拔196米。
水文
桥头铺镇境内潇水自东冲村南入境,由南向西北至古芝江再折转向东北经消江湾村出境,境内河道长12千米。
自然灾害
桥头铺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风灾等。
自然资源
桥头铺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铅、锌、银等有色金属矿,主要分布在铜山岭一带。其他有石灰岩与河沙。
人口
2011年末,桥头铺镇辖区总人口3394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68人,城镇化率5.2%,另有流动人口7822人。总人口中,男性18365人,占54.1%;女性15581人,占45.9%;14岁以下6517人,占19.2%;15~64岁24679人,占72.7%;65岁以上2750人,占8.1%。人口以汉族为主,达18232人,占53.71%;其他少数民族15714人,占46.29%。2011年人口出生率14.27‰,死亡率4.18‰,人口自然增长率10.09‰。
经济
综述
2011年,桥头铺镇财政总收入453.09万元,比上年增长12%。
农业
桥头铺镇有农业耕地面积25358亩,人均0.75亩;其中水田17128亩,旱地8230亩,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18120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4348吨,人均422.67千克,其中水稻11110吨,玉米1903吨,红薯69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水果、烤烟、食用菌。2011年水果种植1560亩,烤烟760亩,食用菌80万袋。畜牧业以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69万头,年末存栏1.63万头;牛存栏0.71万头;家禽出笼9.99万羽。
工业
桥头铺镇工业以矿产开采、河沙采掘为主。
商业
2011年末,桥头铺镇有个体工商户78户;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1.3亿元。
金融
2011年末,桥头铺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各项贷款余额2700万元,与上年持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桥头铺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25人,专任教师12人;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2所,村级小学12所,在校学生1975人,专任教师12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519人,专任教师7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9.61%。
科技事业
2011年末,桥头铺镇有农村实用人才107人。
文体事业
1983年12月,桥头铺镇建成广播电视站,有线电视用户418户。电视综合入户率100%。
2011年末,桥头铺镇有镇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5处,农家书屋23个,藏书23万余册。
2011年末,桥头铺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20%的村安装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桥头铺镇有卫生院1所,门诊部(所)1个,村卫生室15个;有床位3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0张;固定资产总值2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6名,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5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7万人次。23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桥头铺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0户,人数158人,支出33.86万元,比上年增长6%,月人均178.59元;医疗救助9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3人次,共支出98.4万元,比上年增长2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56户,人数1828人,支出145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66元,比上年增长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4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3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0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0.91万人,参保率9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桥头铺镇有邮政代办所1处,邮政业务总量100万元,其中纯收入60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0.5万份。电信企业1家,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2万户,电话普及率7%,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互联网用户0.2万户。
2007年,建成桥头铺镇自来水厂,有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2.65万立方米。
1968年,桥头铺变电站建成,1994年成立桥头铺镇农村供电站,2004年供电站搬至南距镇政府500米的207国道旁。
交通运输
桥头铺镇境内有洛湛铁路、道贺高速公路、207国道穿境而过。有铁路货运站1个。1968年建成桥头铺镇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30班次,日均客容量500余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很早以前,人们在境内的小溪上修了一座石拱桥,在桥头开起了店铺,故得名桥头铺。境名由此而来。
文物古迹
桥头铺镇境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参考资料
2015年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4 09:0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