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黑星病又称疮痴病、黑点病、黑痣病,是由嗜果枝孢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桃上的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叶片和果实。果实受害,表面初生褐色圆形小斑,严重时,数个病斑愈合成片,后期变为紫黑色或黑色。病斑只限于表层,不深入果肉,可使果皮组织枯死龟裂。枝梢受害,病斑呈椭圆形浅褐色,后期黑褐色微突起,也只限于表层。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出现不规则暗绿色斑,以后正面相对应的病斑亦为暗绿色,最后呈紫红色于枯穿孔。
病害研究
桃黑星病最初误认为是一种生理性病害,至1877年才确定为真菌病害。中国于1921年首次报道有该病发生。
病原特征
病原为嗜果枝孢菌(Fusicladim carpophilun (Thum) Oud.),属
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梗不分枝或分枝1次,弯曲,具分隔,暗褐色,大小(48-60)微米×4.5微米。分子孢子单生或成短链状,椭圆形或瓜子形,单胞或双胞,无色或浅橄榄色,大小(12-30)微米×(4-6)微米。
子囊孢子在子囊内的排列,上部单列,下部单列或双列,大小(12-16)微米×(3-4)微米。
分生孢子在干燥状态下能存活3个月,病菌发育最适温度24-25℃,最低2℃,最高32℃。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0-32℃,但以27℃为最适宜。该种病原除可侵染桃外,还可侵染梅、杏、李、
扁桃、
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为害症状
桃黑星病主要为害枝干、叶片和果实。
枝干:最初在枝梢表面产生边缘紫褐色,中央浅褐色的椭圆形病斑。大小3-6毫米,后期病斑变为紫色或黑褐色,稍隆起,并于病斑处产生流胶现象。春天病斑变灰色,并于病斑表面密生黑色粒点。病斑只限于枝梢表层,不深入内部。病斑下面形成木栓质细胞。
叶片:初期在叶背出现不规则暗绿色斑,以后正面相对应的病斑亦为暗绿色,最后呈紫红色干枯穿孔。病斑较小,很少超过6毫米。在中脉上则可形成长条状的暗褐色病斑,严重时可引起落叶。
果实:梗洼有淡褐色斑点,逐渐发展成暗褐色,后呈略突起的黑色痣状斑点,斑点大小2-3毫米,严重发生时病斑聚合成片,发病后果肉仍可继续生长,而表皮因死亡而生长停止,因此病果常发生“生长性”的龟裂现象。果梗染病,病果常早期脱落。
分布范围
桃黑星病分布广泛,世界各核果栽培区都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河北深州,吉林、辽宁、山东、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四川、广东、广西等。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上升,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萌发后直接突破表皮或从叶背气孔侵入,不深入下层组织及细胞内,只在角质层与表皮细胞间扩展、定殖,形成束状或垫状菌丝体。
流行规律
该病的特点是病菌侵入后潜育期长,果实上为40-70天,新梢或叶片上为25-45天,然后再产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在中国南方桃区,5-6月份发病最盛;北方桃园的果实一般在6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发病率最高,病害潜育期为20-36天。果实病斑上形成的分生孢子,是果实重复侵染源。由于潜育期长,再侵染对早熟品种影响不大,而对晚熟和中熟品种危害较重。枝条多在夏末发病,秋季产生分生孢子,对当年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对于病菌越冬和翌年春季初侵染有重要作用。枝梢的感染几乎与果实同时发生,经过约30天的潜育期出现病斑。枝条在染病后1-2年内病斑还可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到第三年老病斑上的菌丝已失去活力。
多雨潮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尤以春季和初夏降水多少是决定此病能否大发生的主要条件。果园低湿,排水不良,枝条郁密,修剪粗糙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品种间的发病轻重明显不同。由于本病潜育期较长,早熟品种可在症状出现前采收,所以病害发生轻;中、晚熟品种在采收时症状已充分暴露,故发病重。油桃因其果实表面无茸毛,病菌孢子易于密集附着表皮,故病情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栽抗病或早熟品种,如深州水蜜桃、肥城桃等。冬季修剪清除病枝梢,病少病源。桃园内注意雨后排水,合理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良好,可减少发病。注意雨后排水,合理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坐果后套袋,以防病原侵染。
化学防治
开花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3%
五氯酚钠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铲除枝梢上的越冬菌源。落花后半月,喷洒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胶硫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
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混合硫悬浮剂500倍液、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上药剂与硫酸锌石灰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每10-15天用药1次,共3-4次。也可以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30%爱苗乳油5000倍液,霉能灵、杜邦福星等高效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