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理工学院(Nanning College of Technology)是经
教育部同意独立设置的本科高等学校,位于广西南宁市及桂林市,学校由
北京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企业
天有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举办。
历史沿革
2009年,桂林工学院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该学院随之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2010年9月,桂林理工大学与
天有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举行合作举办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签约仪式。
2017年11月,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南宁校区开工建设。
2020年11月,经广西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拟同意向教育部申报将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更名转设为南宁理工学院。
2021年5月,教育部同意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举办者由“桂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变更为“桂林理工大学、
天有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南宁理工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设有土木与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文理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学校开设39个
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90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比49%以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2%以上。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个。
教学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广西高校特色专业1个,广西转型试点专业群1个,广西民办高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自治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协同育人平台1个,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年来,教师出版专著、教材9部;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校区情况
南宁东盟校区
南宁理工学院东盟校区位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教育园区,占地103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
桂林雁山校区
南宁理工学院桂林校区位于雁山教育园区,占地73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1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南宁理工学院科学技术协会。
科研成果
据2025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年来,教师主持、参与的教学、科研项目65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40余篇,获得专利23项。
学术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两校区有馆藏图书逾百万册,电子图书300余万册,阅览座位4000多席。大量的数字资源,覆盖各类学科,包含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践资源、电子文献资源、电子图书资源、学位论文资源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南宁理工学院的标志图形整体呈圆形,与众多知名高校标志保持共性,体现圆满、和谐的品质,寓意学校追求师生在学业、事业、工作、生活上的圆满和顺利。
“南宁理工学院”校名采用毛泽东书法集字,环绕在标识上半部分,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极具阳刚之气,又有秀婉之美,寓意学校培养学生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优良品格塑造,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继任。
标识颜色以蓝色为主色调,由湖蓝色向深蓝色过渡,由天空蓝向宇宙蓝转换,体现理工类高校严谨、科学、务实、创新的办学特性,既与原学院的标识相传承,更着眼学院未来的发展;既有工科的精神,又有文科的气质,文礼兼备,博学约礼。
标识中心以南宁理工学院校名“南”“理”的首字母N和L作为创意元素,采用N、L共用笔画的创意表现形式,呈现出中国古代经折装书籍的形态,既体现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教育属性,又寓意文化的交融与历史的传承。结合标识颜色既彰显学院举办地的环境优势和学院实施蓝海战略的愿景,又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理工特色和以文化育人的核心。
标识中部半圆形弧线与开放性圆环,构成地球表面,凸显学校国际化的办学视野和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又能将其视为一轮冉冉升起的旭日,寓意学校、学生朝气蓬勃的成长。
标识中数字“2002”说明学校建于2002年,在标识中显示建校时间,既表示感恩各级领导、各届人士对学校成长的关心支持,更彰显不忘教育报国的初心,牢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使命。
整体图案简洁流畅,姿态灵动,内涵深刻,既立足中国文化,又充满现代气息,更具国际视野,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特色。
精神文化
厚德,博学,自强,弘毅
现任领导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