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广播电视台
桂林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桂林广播电视台,为桂林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归口桂林市委宣传部管理,全额拨款副处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51人,在职51人,退休14人,其他人员47人(截至2017年2月)。桂林人民广播电台下设办公室、总编室、新闻部、技术部、财务室和广告部等部门,下辖的新闻综合广播、旅游音乐广播、最爱912生活广播、新闻综合频道、科教旅游频道、公共频道和桂林广播网、桂视网,分别于1994年、2003年和2010年启播。全套频率每天从6点开始播音,至24点结束,总时长18小时。始终以宣传市委政府中心工作,传递市民心声为使命,又根据各自的定位来设置节目。
历史概况
1959年3月5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同意建立桂林人民广播电台;同年3月9日,广西广播管理处将自治区党委的建台意见报中央广播事业局,当年4月11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批准建立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指配频率1450千赫,11月1日,桂林人民广播电台开始试播,发射机功率500瓦,12月10日正式播音。每天播音3次,全天播音7小时10分钟。全台职工28人。
1962年5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精简小组决定撤销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改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转播台。
1982年10月21日,广播电视部同意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音,使用频率1485千赫,发射机功率1千瓦。
1983年12月30日,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音时,中波发射机功率1千瓦,播出频率1485千赫, 调频发射机50瓦(1986年8月改设1千瓦),频率105.1兆赫。
1984年至1990年,桂林人民广播电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改革广播宣传,加强新闻,紧密配合桂林市党政中心工作的部署,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和旅游城市建设的成就及新人新事新思想,为桂林市两个文明建设起了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该台设置过的主要节目有:《桂林新闻》(后改为《新闻与综合》)《简明新闻》(后改为《新闻短波》)《报刊集锦》《漓江生活》《农村节目》《生活之友》《科技与生活》《文化城》《文化与旅游》等。
1989年调整节目时,把原有的专题节目全部撤销,改为板块节目《今日一刻钟》,其中设“知识与您”“为您谈话”“企业万花筒”“桂林人”“八一红星”“大厦小屋”“神聊桂林”“百家谈”“现代风”“理论信箱窗”“购货指南”“桂林作家”“牯牛山边”等栏目;文艺性节目有《小说连续广播》《广播影剧院》《音乐》 等。
1990年,平均每天播音11小时50分钟。其中,转播中央和广西电台节目4小时20分钟,占36.62%;自办节目7小时30分钟,占63.38%。自办节目时间中,新闻节目时间45分钟,占10%;教育性节目时间30分钟,占6.67%;文艺性节目时间5小时15分钟,占70%;服务性节目时间1小时,占13.33%。
1991年设置的节目有《桂林新闻》《漓江生活》《法制园地》《旅游天地》《小说连播》《综合文艺》《音乐节目》《每周一歌》,还开办主持人板块节目《快乐时光》 ,每周星期日10:00、21:30各播出1次,每次60分钟。
1992年11月至1994年2月5日,开办服务娱乐型板块节目《空中大杂院》,每周一、四12:00播出,每次60分钟。
1994年2月6日,开始主持人板块节目直播。每天播音18小时,设置板块节目《漓江晨曲》《调频977》《午间快餐》《午后新地带》《七彩生活流》《繁星点点》《象山夜话》《假日大放送》《环球列车》《空中娱乐城》《今晚你和我》《弯弯月亮船》。
1995年5月1日,调整节目设置,设《您早桂林》《调频977》《东山时空》《城市经纬》《假日大放送》《缤纷阳光雨》《午后班车》《生活频道》《星光同路人》《青春立交桥》《相伴到午夜》。1995年,平均每天播音18小时,其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小时15分钟,占6.94%;自办节目16小时45分钟,占93.06%。 自办节目时间中,新闻节目2小时5分钟,占12.44%;教育性节目5小时30分钟(包括专题节目4小时30分),占32.84%;文艺性节目7小时40分钟,占45.77%;服务性节目1小时30分钟,占8.96%。1986年至1995年录制广播剧《远山没有雪》。
桂林人民广播电台在1988年9月至1993年5月,其机构与桂林电视台合并为“桂林广播电视制作中心”和“桂林广播电视发射中心”,桂林广播电视制作中心设总编室、新闻部、专题部、文艺部、经济信息部、技术制作部、播音部、群工部、行政保卫部。
1995年,桂林人民广播电台台内机构设新闻部、节目部、广告部、技术部、发射部。全台职工,1983年恢复播音时58人,1986年52人。1990年,桂林广播电视制作中心83人,桂林广播电视发射中心59人。1995年,全台45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3人,占6.67%,采编播人员21人,占46.67%;技术人员13人(包括技术工人4人),占28.89%;其他人员8人,占17.78%,台址原在桂林市民主路5号,1993年1月迁到桂林市安新洲。
2015年3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同意桂林市人民广播电视台开办第三套广播节目生活广播,节目采用无线调频方式传输,生活类节目在日播节目总量中占比不低于60%。
电台简介
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是桂林市的广播媒体。
FM97.7新闻综合广播,坚持“新闻立台”的方针,以新闻和服务类节目为主。新闻类节目放在早、中、晚的黄金强档时段,全力打造精品新闻节目,主要的受众群是政府官员、企业主、知识分子及大量的中、老年听众。
FM88.3旅游音乐广播突出资讯、交通、音乐,定位是轻松、动感、服务,主要的受众群是都市白领、驾车人士、时尚人群及大中学生。目前,两套频率覆盖桂林市区和所辖12县以及周边的柳州市鹿寨县,贺州市的昭平、富川,湖南省的永州市等相邻市县。桂林市区由建于桂林市区最高峰的尧山上的广播电视发射塔以3KW覆盖。并通过光纤网将两套广播信号传输到12县的十个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各县发射台发射功率为500W,能覆盖全县,同时通过有线网络数字机顶盒传送广播节目。总覆盖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600多万,广播人口覆盖率90.8%。
FM91.2桂林生活广播,是一个和潮流赛跑的调频;是一种活力的声音、一股麻辣鲜香的味道、还是一份勇往直前的精神;有着和年轻人一样的性格:时尚、快乐、麻辣、坚韧。以鲜明的快乐风格和讲究品位的内容生产为己任,打造“策略先行”、与新媒体融合相生的广播频率,充分利用移动网络的互通互融,体现912独有的“随时互动、时时创新”特性。
设备改进
桂林人民广播电台现有直播室2个,录音室3间。直播室经过历年的资金投入与改造,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录音间都配备录制编排工作站,具有较强的节目制作能力。音频工作站具备播出站、录制站、漫录站、广告管理站等9个站点和服务器一台,实现了节目、广告的制作、编排和自动播出。文稿、办公网络初具规模,发稿、编稿、审稿、发送稿件都方便快捷,实现了无纸办公。同时拥有现场扩音、现场直播设备,能完成中大型活动的现场音响和直播任务。
电台荣誉
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桂林人民广播电台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高雅,抵制低俗,一直致力于优质原创栏目和品牌影响力的打造,以新闻、交通、时尚三大内容特色彰显频率追求,借助广播传播的优势扩大知名度,成为广西乃至中国较具影响力的地市级电台之一。
国内外大奖
50年来,桂林人民广播电台已有30多个节目和栏目获国内外大奖。其中,新闻系列报道《咱当兵的人》获中国抗洪救灾优秀报道一等奖、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二等奖,新闻专题《区域经济战略在桂林的实践》获全国城市广播电视学会协作会广播社教节目一等奖,连续报道《从漓江走向世界的蓝精灵》获中国广播奖系列(连续)报道二等奖,少儿节目《阳光好少年》先后荣获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少儿广播栏目”专项基金评审一等奖、2008—2010年度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5月,《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获全国城市电台公益广告一等奖。
多年来,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有200多个作品和栏目分获各类省级新闻奖和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大奖。其中,1986年-1993年调幅广播时,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1994年调频广播开播后至2009年,共获广西新闻奖、广西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奖广播类一等奖42项、二等奖67项、三等奖98项。
参考资料
桂林人民广播电台台标.桂林广播网.2016-12-2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9 19:02
目录
概述
历史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