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多苗寨
黔南州都匀市王司镇下辖村
格多苗寨操中部方言苗语,外称青苗或片型短裙苗,自称“嘎努”。崇拜布谷鸟、牛和枫香树。格多苗寨位于都匀市东南面,处在三县(市)(都匀、丹寨三都)交界处,距都匀城有35公里,坐落在林木葱茏的大罩子山下,行政区属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东镇王司社区新场村。 格多苗寨泛指现新场行政村,包括格多、阳久、阳颂、欧勇、嘎笑、阳亚等六个自然苗族村寨,98%为苗族。“格多”是苗语音,直译为大寨子。苗寨门前清澈的小河蜿蜒而下汇入清水江。葱茏的植被、清澈的溪水赋予了格多苗家人更多的灵性,这里苗族文化保存较为丰富。格多苗寨有着厚重的苗族气息,六个自然苗寨都保存较好的苗族服饰、语言、习俗和杆栏式古建筑。古色古香大气磅礴的银锁门与芦笙场建筑群镶嵌在层层梯田间,以旧修旧而形成的鳞次栉比吊脚楼在一排排金灿灿的玉米和串串红艳艳的辣椒,中美轮美奂、如诗如画。格多苗寨有纯朴的民风和厚重的历史。他们民族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吃新节”“戏鱼节”、“苗年”和“迎雷节”。其中“四月八”和“六月六”节日活动最为隆重。每逢喜庆节日,村民们都要杀猪宰羊,穿着自制的民族盛装,敲起铜鼓,吹起芦笙、长号,备好红鸡蛋、苗带、拦门酒,跳起芦笙舞盛邀客人与他们一道欢庆节日。
地区简介
格多苗寨,2013年11月,黔南州委州政府将匀东镇王司社区新场村所属的格多寨、阳久寨、阳颂寨、欧勇寨、嘎笑寨、阳亚寨等六个自然苗族村寨,统一进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黔南最美苗族旅游苗寨”建设示范点,所以也统称“格多苗寨”。格多苗寨距都匀市中心区36公里;距都匀经济开发区(今后州委州政府行政办公地)18公里,现这里有720户约3600人,98%为苗族。寨子古树簇拥,民居古朴。村民仍喜着民族传统服装,过苗家节日,遵苗家礼仪,内部用苗语交流,苗家风情十分浓郁。
交通区位
格多苗寨地处都匀市、丹寨县、三都县交界。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从寨边经过。从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都匀东出口到格多苗寨仅有15公里。2015年将动工建设的“都香(都匀-香格里拉)高速公路”起点位于距格多寨四公里乌养寨。在积极配合修建“都香高速”同时,争取打开格多苗寨匝道口。都匀经济开发区正沿清水江往格多苗寨修建“滨江大道”同时,正在加快修建王司街上至格多苗寨旅游道路建设。
特色建筑
格多苗寨基本保留完整的苗族杆栏式吊脚楼特色。杆栏式吊脚楼,分为三层,下面一层养生畜、灶房,第二层居住人,同时是生活区,第三层堆放杂物。格多苗寨杆栏式吊脚楼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二层设“堂屋”,是祭拜祖宗和家庭重大聚会场所。
民族资源
格多苗寨民族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 “吃新节”“苗年”和“迎雷节”。其中“四月八”活动最为隆重。“四月八”风情节已有几百年历史,主要以祭祀苗族英雄,崇尚苗族文化为主传统苗事活动。格多寨和阳久寨是有名的苗族英雄柳天成、卢恒德反清反压迫主战场。
苗族服饰独具特色,妇女银头饰被史学家喻为“穿戴头顶上的苗族迁徒史”。
格多苗寨有种类繁多的民族乐器,较为流行的有芦笙、莽筒、苗长号、唢呐、木鼓。寨子间农闲时爱跳芦笙舞。
格多苗寨传统的板式鸡毛毽有上千年的历史,国际上的羽毛球打法,就是这一区域苗族板毽演变而来。
苗族婚礼家家严格尊行传统习俗,丧葬礼仪全穿传统苗族服装。
格多寨还开展一项民俗活动--“祭天神”。“祭天神”活动,程序严谨、过程完整、行为规范、气氛庄重、色彩神秘、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民族学、民俗学、原始宗教学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格多祭天神活动诡异是祭师能让鲤鱼离开水挂于竹杆上十多个小时还能让其放回水里成活;蹊跷的是这一活动能治愈现代医学没法治好的怪症。是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自然资源
格多苗寨地处罩子山下,周围6个苗族村寨由一条小河绕过,流入美丽的清水江。在清水江上新建的桃花水电站,形成都匀最大的人工潮——桃花水库。在罩子山下还有待开发的十里溶洞——栏杆洞和戴帽石(阳具石)。这区域森林覆盖80%以上,资源丰富,植物茂盛,动物繁多,形成多层次的主体生态环境,格多苗寨平均降水量1273mm,平均气温18℃。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夏长冬短,春秋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由于地质结构发肓成熟,从未发生过泥石流、山洪、地震等自然灾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1 11:18
目录
概述
地区简介
交通区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