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
南京城东北,三面环山,北临
长江,总面积860公顷,成立于1958年。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栖霞山自
南朝起就是
佛教圣地。栖霞寺为众寺之首。栖霞山在南朝依山开凿佛像515尊,千姿百态,均用整块岩石琢成,分凿于294个佛龛中,号称
千佛岩。到唐朝的唐高祖时又进行大规模扩建,在桃花涧南坡及中峰涧两侧增加的殿宇达49处之多,栖霞寺与山东
灵岩寺,湖北
玉泉寺,浙江
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清朝时,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南巡时,也都曾到此山游历。清朝的地方官府还在寺后中峰建行宫,为
乾隆皇帝驻跸之所。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清军与太平军在此激战,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皆受严重破坏。清末民初,宗仰禅师对栖霞山进行重建。
新中国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人民政府即开始重视栖霞山风景资源的开发,对原有林抚育管理,并在可林地植树造林,树种以马尾松、黑松、刺槐为主。直至“文化大革命”期间,抚育与造林才被迫停止。
1956年,南京市人民政府辟栖霞山为寺庙园林。
1958年,栖霞山成立栖霞山管理处,并对外开放为栖霞山风景区,后栖霞山管理处对景区多次规划设计,逐年投资,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景点的修建。
1983年4月,栖霞山以“栖霞丹枫”列入新评金陵四十景。
1986年5月21日,南京市政府决定,将栖霞山风景区大门至千佛崖畅观亭两侧山沟为界,面积约7公顷的景区,划交栖霞寺管理。
1989年,南京市园林局组织编制《栖霞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同年8月,由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所编制完成。
1978年至1999年,栖霞山风景区持续每年造林。1990年,栖霞山风景区建成红叶林,山林经精心养护,保持原有栖霞丹枫满山冈胜景。
1995年,栖霞山风景区新植红枫、鸡爪槭、三角枫和桃花等8400多株。
1996年,栖霞山风景区新建樱花园。
20世纪90年代末,为进一步强化栖霞山风景区山林观赏效果,于1998年整修天开崖景区,复建禹王碑,整修话山亭及周边游览道路。
1999年,南京市规划局委托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栖霞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重点对该地区的交通、风景区范围进行了界定。
2003年6月,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景观资源,提升风景区的功能和吸引力,为风景区提档升级创造条件,南京市园林局委托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编制《栖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04年12月,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完成《栖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并通过南京规划建设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
2010年12月28日,国家林业局批准栖霞山成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关联词条:
南京栖霞山国家森林公园】
区别说明:南京栖霞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019公顷,由国家林业局公布批准,现实中未有挂牌。南京栖霞山风景名胜区面积860公顷,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两者区域高度重叠,但并不完全一致。
2022年3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栖霞山设立省级旅游度假区,该度假区规划面积约8.11平方千米。同年栖霞山主道路沿线、九龙坡至试茶亭二级通道、天开岩景点及茶圣路沿线完成了面积3.4万平方米的林相清理。同时栽植各类大小乔木6000余株、灌木4700余株(其中栽植茶树2600余株),并在龙山的九龙坡地段及景区大路两侧适宜区域,栽植鸡爪槭1300余株,进一步填补林相空白,丰富了栖霞山的景观层次。同年,为了优化景区环境,栖霞山管委会完成了虎山片区综合整治,重现了碧云亭建筑风貌,在龙山之巅复建了陆羽茶庄。
2023年,栖霞山景区新设半馆中草药文化园,该景点位于栖霞山风景区龙山西麓,占地面积约0.5公顷,其中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是弘扬中草药文化的展示载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栖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南京城东北,坐标为东经118°22’—111°14’,北纬32°09—32°10。风景区北临
长江,西望
燕子矶,东眺龙潭擂鼓台,处于南、北象山及何家山环抱之中,距南京主城区17千米,总面积860公顷。
地形地貌
栖霞山属
宁镇山脉西段北支,地貌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区内有古生代石灰岩、砂页岩和中生代火山岩、火山灰碎屑岩分布,在山坡和沟谷中有第四系松散堆积。褶皱和断裂构造均很发育,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较丰富,固体矿产以铅、锌、银矿和石灰岩为主。栖霞山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北麓由带状花岗岩分布,地质学上的“栖霞灰岩”源于此。
栖霞山没有高峰险峰,平均海拔100—200米,大致作东西走向,自南而北,分为三支,最南为景致岗,中间为千佛崖及三茅峰(凤翔峰),北面为黑石(石当)、平山头。主峰凤翔峰海拔286米(一说为海拔284.7米、284米),因古有三茅宫庙宇一座,故又名三茅峰。主峰(中峰)东西侧各为东峰和西峰,中峰绵延向东,一脉逶迤而下者称东峰,形若卧龙,名龙山。中峰西侧山梁状若伏虎,曰虎山。中峰与东峰间一谷,称中峰涧,中峰与西峰间一谷,称桃花涧。
气候特点
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地处中纬度地区,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距离海洋300多千米,但是区内降水丰富,四季分明,总体来说,气候温和。但由于背负大陆,中间没有高山阻隔,寒潮直驱而下,年温差比较大,达26度。夏季盛行东南风、东风,冬季盛行东北风、东风。年平均日照1628.8小时,平均气温19.6℃,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3.7℃;年平均降水量1530.1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371.4毫米,最小降水量1091毫米;无霜期322天。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栖霞山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独特的气候、土壤和水温条件孕育了景区内相对丰富的植物资源,植被覆盖率将近95%,属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地带,主要由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山顶灌丛组成。是南京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基地。
栖霞山共有植物600余种,其中野生植物就多达500余种,隶属于342属108科。其中蕨类植物11科14属19种;裸子植物3科4属4种;被子植物94科342属477种,种类最多的科为菊科,其次为禾本科、豆科、蔷薇科等。栖霞山植物资源中许多97科、属在古地质历史时期已经出现,例如木贼属、海金沙属、栎属、朴属、枫香属等第三纪已经存在的枫杨属、榉属、黄连木属、八角枫树等,第三纪以前的古老植物有石栎、苦槠、化香等。栖霞山上共有各类树木约126万株,中药类共有6大类159种之多。代表树种有枫杨、枫香、三角枫、马尾松、构树、槲栎、盐肤木、黄连木、椴树、紫藤等。
栖霞山是“中国
四大赏枫胜地”,栖霞山上枫林主要由枫香、红枫、黄连木、榉树、五角枫、山胡椒等红叶品种组成。观赏效果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霜红苑、桃花扇亭、桃花湖、天开岩、太虚亭、小营盘、枫林湖等。
矿产资源
栖霞山蕴藏丰富的铅、锌、银、石灰石等矿藏资源,铅、锌、银等矿已开采多年。地质上称为石中瑰宝的“栖霞石”即生产于此。
主要景点
明镜湖
明镜湖位于栖霞寺山门前50米,是彩虹桥与明镜湖的合称,原为桃花涧水的汇集地。经多次重建、修葺后的明镜湖呈方形,面积约3000平方米。湖上有六角亭,丹楹黑瓦、翘角飞檐,其上“彩虹亭”三字为高僧茗山法师题写。亭与状若彩虹的曲桥相连,彩虹桥曲折临波。湖边竖有一碑,高两米有余,正面刻“彩虹明镜”,背面书《复建明镜湖碑记》详述重建原因和经过。
栖霞寺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
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栖霞寺坐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栖霞寺中门蓝底石匾上书“栖霞古寺”四个鎏金大字,是由民国抗日将领廖耀湘所书。两侧门匾上则分别写有“六朝胜迹”“千佛名蓝”八个蓝底鎏金大字。殿门两侧是红色八字影壁,“阿弥陀佛”四个髹金大字,气度庄严。弥勒殿大门左右各有一座青铜象门兽,铜象象鼻上都卷持着一枚如意,象身上驮着仰覆莲,莲上放着一尊宝瓶,寓意着:太平(瓶)有相(象)。
舍利塔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原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槃。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1988年,舍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岩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又名千佛岭,也叫千佛崖,是南京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造年代早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17年,晚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31年。千佛岩现存石窟佛龛200多个,石像500余尊,石窟大小不等,错落有序。石窟中的佛像有的五六尊一龛,有的二十余尊一室。龛内布局有的是一佛一弟子,有的是一佛二菩萨。窟门两侧大都有天王力士雕像,以示护法,佛座还常常雕有双狮。1500多年来,千佛岩石窟佛龛佛像历经沧桑,曾遭受多次人为破坏,历代屡有增补和修葺。
纱帽峰
纱帽峰处千佛岩之巅,被千佛岩众佛龛环抱。乾隆南巡到此,嫌其名俗,遂赐名“玉冠峰”。乾隆在给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批文中就有:“旧名纱帽峰嫌其近俚,闻摄山名秀如玉而冠即以易之”的记载,另在《玉冠峰》中也说:“我欲易名难揣称,僧绍有知应默肯”。但今人们仍习惯称之为纱帽峰。就在纱帽峰佛龛中有一空穴碑槽,原镶嵌乾隆第一次南巡至此留下的《登栖霞山》的第一块御碑,后消失达200余年,直到2000年在栖霞寺佛学院墙体被发现。
碧云亭
碧云亭位于虎山之巅,又名“望江亭”,平顶岗峦貌似半岛,向北伸出,三面均是悬岩,仅一石与山道相连,构成别具一格,是以险取胜的景点。其东侧深谷陡壁,岩石裸露,峻峭无比,西侧,由松涛林海铺成的起伏岗峦,向北眺望,长江尽收眼底。
枫岭
枫岭位于栖霞山西侧,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满山枫树长满了红色的叶片,使栖霞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
始皇临江处
始皇临江处位于中峰半腰北侧。据汉司马迁《史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北返时登临摄山(栖霞山),有彰显四海一统、雄视千古之意。2006年春,栖霞山风景区在此恢复“始皇临江处”,其为一仿古建筑,包括重檐亭、廊、轩以及观景平台。是阅江揽胜之地。
小营盘遗址
小营盘遗址于2009年10月开放,是乾隆皇帝当年御驾亲临栖霞山时的御林军驻扎地。现场残留的瓦砾中,遗址原貌仍然清晰可辨。建筑群共有9处房址,有三开间五进深、单间两种结构,墙体留下的根基可以看出,都是用块石垒砌的。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地势北高南低,遗址周围搭建了木栅栏,主体后面还耸立着一座瞭望台,足有三层楼高。在清理小营盘遗址过程中,出土了陶瓷器、铁器、缸片等遗物数百件。
半馆
半馆位于小营盘遗址南约50米处,为栖霞山管理处新建。半馆设有三个展厅,用于陈列近年发现的古碑、拓片、瓷器和书画图片等,其中有著名的明杨时乔《渔网碑说明碑》、《禹王碑》,明董其昌《栖霞寺五百罗汉画记》(拓片),清乾隆“第一金陵明秀山”题诗等。馆内还以标本的形式展示栖霞山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桃花涧
桃花涧自明代以来,逢春桃花争妍,久负盛名。明代秣陵名士盛时泰在《栖霞山志》中述:“春暮夏初,则红英绿荫错落左右,游人行其下,衣袂皆有季色”。碧波红雨、隐于深山,其是游览观光的绝妙之处。明末清初,秦淮名妓李香君也在此隐居,死后葬于桃花涧畔丛林。为纪念李香君,同时也为景区扩容,改善山林小气候,栖霞山风景区投资400万元,花两年时间在桃花涧中游建成桃花湖景区,它和李香君墓隔路相对,栈桥、古枫、桃林、亭榭、湖水、叠浪岩、天开岩、御花园环绕期间,游人至此,莫不豁然开朗,荡气回肠,同时油然而生思君怀古之情。
陆羽茶庄
唐代茶圣
陆羽在栖霞山种茶的范围在现今中峰和龙山之间的坡谷地,即如今的白乳泉、青锋剑、试茶亭一带,其住处称陆羽精舍。《茶经》部分初稿就源于此。为纪念陆羽曾在栖霞山种茶,采茶,品茶,试茶及品泉的经历,栖霞山风景区管理处于龙山之巅
陆羽茶庄遗址附近复建了“陆羽茶庄”。整个建筑为四层仿唐风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主体建筑每层设置外廊,宽窄不一,使建筑立面既富韵律又有变化。屋面采用特制本白色大规格琉璃筒瓦,古朴幽雅。建筑一至三层主要为游客提供茶水服务,登上四层可望长江、紫金山、南京城,栖霞山的美景一览无余。四层还展出了陆羽《茶经》以及和“茶文化”相关的资料。
乾隆御花园
《南巡盛典》记载,御花园为清时栖霞十景之一,清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行宫,御花园为其赏花探幽、吟诗作赋、挥毫泼墨之处。《摄山志》也说,御花园汇集天南海北之奇华异草,园有峭倩,云片及南朝至明代名人题刻,它们和幽居庵、亭、阁、廊、轩组成幽静、锦簇的皇家园林。复建后的御花园位于风景区核心地带,依山傍水,背靠主峰,前有桃花湖,南有天开岩,园内林木覆盖,总投资达500万,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主建筑(峭倩)1000平方米,建成后的
乾隆御花园是栖霞山的标志性建筑群之一。
禹王碑
据《摄山志》记载,明代吏部侍郎杨时乔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捐资在栖霞山天开岩刻竖“
禹王碑”,原碑竣工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可惜在“文革”中被毁。现景区内的碑为1998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又名岣嵝碑。碑高五尺余,三块碑并立,每石宽约二尺,碑面刻有77字,字体非甲骨文,亦非古篆,经考古专家研究,认定为“蝌蚪文”或“岣嵝文”。至于碑文的含义,自立碑以来,无任何史料,也无任何人能将其解释得准确透彻,故禹王碑文被考古界,史学界视为天书,留谜至今。
文化活动
人文历史
“栖霞”并非山之初名。据说古时山上盛产
野参、
当归、
首乌、
茯苓、
甘草等中草药,有滋养摄生(即养生)之效,故名“摄山”。栖霞山起初名不见经传,自南朝时起,栖霞山因寺而出名,成为中国佛教圣地。南齐时,平原人
明僧绍,将其宅院“栖霞精舍”赠予法度禅师,法度将院改建为寺,并命名为“
栖霞寺”,摄山也因寺得名“栖霞山”。
传说,栖霞寺创建人
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他病故后,其子在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直到南朝齐永明七年(489年),三圣像才得以完成,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于是从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年)至梁天监十年(511年)逐渐开凿而成的佛像始有515尊,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分凿于294个佛龛中。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号称千佛崖。
景区活动
栖霞山自2001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传统主题活动“四季栖霞红枫艺术节”,截止至2023年,已累计举办了二十三届,成为江苏乃至全国旅游的一大特色品牌。“四季栖霞”登山大赛和“栖霞山研学”小课堂贯穿整个红枫节,其目的是激发孩子们深入了解栖霞山药草特色及历史文化、地质文化。景区在核心区域及古镇沿线还会进行汉服巡游、古风舞蹈、古风歌曲等演出表演。通过“沉浸式演出”让游客体验金陵传承,感受国风汉服,结合互动体验,让游客更好的感受非遗文化。
管理机构
栖霞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是南京市栖霞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内设办公室(文物保护科)、人事教育科、基础建设科、园林管理科、景区综管科园艺养护科旅游服务科(游览管理科)、票务稽查科、安全保卫科、财务科相关的内部管理部门。
所获荣誉
2008年,栖霞山风景名胜区被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中国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8年,栖霞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全域旅游十大品牌旅游目的地”。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7:00—17:00。
门票价格
门票价格:50元/人次(淡季),秋季红枫节期间门票价格:80元/人次(旺季)
门票优惠政策:1.4米以下的儿童免票;60周岁—69周岁半票,70周岁以上的老人可凭老年卡免费进入。
外部交通
南京公交206路(南京站北广场东—栖霞):栖霞寺站
南京公交207路(南京站北广场东—上坝):栖霞寺站
参考资料:
南京地铁1号线:南京火车站(南京站)下至北广场乘坐南京公交206路(栖霞寺站)至景区。
南京地铁2号线:学则路站下换乘南京公交138路(栖霞站)至景区。
南京地铁3号线:新庄站下换乘南京公交206路(栖霞寺站)至景区。
参考资料:
1、新庄—玄武大道—312国道,行驶10千米左右,根据景区指示牌提示,左拐至景区。
2、晓庄广场往栖霞方向,走栖霞大道,直达景区。
3、中山门走沪宁连接线—绕城公路,往二桥方向至新港开发区匝道口下栖霞大道,直达景区。
友情提醒:红枫节期间人流和车流都很大,考虑到游客的安全及游园秩序控制,红枫节期间,除了特种作业车辆及应急车辆以外,所有机动车都禁止上山。为了游客能更方便赏枫,景区内有游览观光车,游客可徒步登山或乘坐景区观光车游览。
景区路线
线路A:哼哈殿、彩虹明镜、钟鼓楼、明征君碑、弥勒殿、毗卢宝殿、舍利塔、千佛岩。
线路B:景区入口处、彩虹明镜、桃花扇亭、桃花湖、虎山碧云亭、读枫阁、始皇临江处、太虚亭、话山亭。
景区服务
栖霞山游客服务中心是栖霞山景区为游客设立的多功能服务性场所,位于栖霞山景区主入口处。可以提供旅行咨询、帮助和投诉;提供担架、药柜、简单的外部医药、提供简单的医疗援助;提供小件行李的存储;免费使用轮椅、童车、伞、拐杖;免费导游地图、旅游地图、多媒体旅游的咨询。
栖霞山景区配备专职讲解人员提供全程讲解服务,为保证效果,建议20人以内。价格100元/场。游客如需导游讲解服务,需到服务中心办理手续。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