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勒(August Kohler) 是十九世纪末蔡司厂的工程师,为了纪念他在光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后人把他发明的二次成像叫做柯勒照明。1893年。柯勒首先研发了一种完善的照明方法, 而成为一种能对样品提供最佳照明的方式。随后,由于这一方法能使样品获得均匀而又充分明亮的照明,而且又不会产生耀眼的
眩光,因此,近代的实验室用显微镜
制造厂都纷纷推荐使用这一方法, 从而使得显微镜的使用人员可以发掘出显微镜的所有
潜在能力。
柯勒照明克服了
临界照明的缺点,是研究用显微镜中的理想照明法。这种照明法不仅观察效果佳,而且是成功地进行
显微照相所必须的一种照明法。
2. 照明的热焦点不在被检物,不会灼伤被检物;
3.
聚光镜将视场光阑成像在被检物平面处,改变大小可控制照明范围。
光源的灯丝经聚光镜前组(科勒镜)及可变光阑1(紧靠科勒镜)后,
灯丝像第一次落在聚光镜后组(成像物镜)的
物方焦点处,此处有一光阑2,成像物镜又将灯丝的一次像成像在像方无穷远处。这样在被检物体的平面处没有灯丝像的形成,不影响观察。此外照明变得均匀。观察时,可改变聚光镜孔径光阑的大小,使光源充满不同物镜的
入射光瞳,而使聚光镜的
数值孔径与物镜的数值孔径匹配。同时聚光镜又将视场光阑成像在被检物体的平面处,改变视场光阑的大小可控制照明范围。
(1) 由光源的灯丝1上任一点发出的光,经反光镜系统2、光源的视场光阑3, 把已放大而又已会聚了的光源像, 投射于
聚光镜的孔径光阑4所在的平面即聚光镜的前焦平面上,而光源发光体的所有光点汇集起来,便在
聚光镜的孔径光阑上形成了发光体的完整像。 从光学系统的原理来看, 就好像把光源的发光体正好摆在
聚光镜5下方的前焦平面上。 而从
聚光镜出射的照明光,就是发光体上所有发光点从各个方位上汇集起来的一束平行光,它穿越样品使样品上获得充份的照明,因而从物镜7成像的视域中看不到发光体(灯丝)的像,也就是不出现灯丝的条纹。
这一束平行的照明光束,实际上包含了光源的灯丝像与孔径光阑的像,则由
物镜7会聚成像于物镜的後焦平面8,这样只要把
目镜从目镜筒上拔出来望进目镜筒内,就可以看到这两个像。
(2) 视场光阑位于显微镜的底座上, 其位置正好是在
聚光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聚光镜的托架上通常都设有
聚光镜高低位置的
调节机构, 调节
聚光镜的高低位置就可把视场光阑成像于样品平面上. 在样品调焦清晰的同时也可看到清晰的视场光阑像; 视场光阑也位于光源的集光-聚光与
反光镜的前方, 照明光必须穿过它再投射于
聚光镜上, 在这里它的主要功能只是调控投射到
聚光镜的照明
光束直径的大小; 它不能影响显微镜光学上的任何分辨率,也不影响
物镜或
聚光镜的
数值孔径; 但视场光阑要利用
聚光镜的调中装置把它调到视域的中央, 而它的大小只能是开大到正好消失在所用某一倍数
物镜时的视域边缘上; 视场光阑对所观察的成像视域消除
眩光的作用较为重要, 而对成像反差的影响则较为次要. 但对本身就是低反差的样品成像时, 用视场光阑来消除过多的照明光却显得特别的重要。
(4) 每更换其它物镜时,根据物镜NA值调节聚光镜孔径
光阑数值(物镜NA*0.7);实际使用时为得到较大
景深,可以稍缩小
孔径光阑数值。
此外,这种照明的热焦点不在被检物体的平面处,即使长时间的照明,也不致损伤被检物体。2004年
蔡司公司又在传统柯勒式照明基础上推出了带有
反光碗的
全系统复消色差照明技术,消除照明色差,增强光的
还原性,进而提高分辨率,同时照明均匀而
光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