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查希尔·沙赫(
普什图语,
波斯语:محمد ظاهرشاه 、拉丁化:Mohammed Zahir Shah,1914年10月16日-2007年7月23日),
阿富汗末代国王,阿富汗国父,1933年11月8日至1973年7月17日在位。
1932年,穆罕默德·查希尔·沙赫18岁时被任命为国防部副大臣、代理国防大臣。1933年任代理教育大臣。同年11月,其父被刺后继承王位。1973年7月,发生军事政变,他被推翻。同年8月他在罗马宣布引退。此后,一直住在意大利罗马。
1985年12月,在苏军入侵
阿富汗斯坦6周年时,他在罗马呼吁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阿富汗斯坦问题。1989年2月,在苏联军队将按日内瓦协议规定的时限撤出阿富汗斯坦之际,他在罗马表示,愿意帮助阿富汗斯坦抵抗力量各方组织新政府。2002年4月17日,
查希尔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涯,从罗马返回阿富汗斯坦。
在他执政期间,1955年1月20日同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60年8月与我国签署了《中阿友好和互不侵犯
条约》;1963年11月22日,中阿两国在北京签定了边界条约。1964年10月,
查希尔国王和霍梅拉王后访问中国。查希尔对中国一直非常友好,并且念念不忘希望能再次前往中国。1964年,查希尔访问中国期间和中国老一代领导人结下深厚友谊,他将一个精美的银錾花嵌蓝宝石四足椭圆盒送给
周恩来总理。此后,他还邀请过多位中国领导人访问
阿富汗。
查希尔国王去世后,阿总统
卡尔扎伊宣布为他举行
国葬,降半旗致哀,全国哀悼和祈祷三日,然后将遗体入棺,安葬在能俯瞰喀布尔全城的山林墓地中。
查希尔是阿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也是阿历史上最后一代君主。他于1914年10月15日生,是前任总统
卡尔扎伊的远亲,属于普什图族的杜兰尼人,早年曾就读法国,后又在王室接受过军训。1933年19岁时,其父纳迪尔·沙赫国王在他眼前,被一精神错乱学生刺死,年轻的查希尔随即在几小时后加冕。
此后,查希尔统治
阿富汗斯坦长达40年。在许多阿富汗斯坦人眼中,查希尔是一名温和的统治者,其他王室成员掌握着实际权力。但是查希尔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以及相对开明的社会制度使许多阿富汗斯坦人对他抱有好感。
“尽管当时的
阿富汗斯坦经济比较落后,但是政治和社会十分稳定。”
查希尔的孙子穆斯塔法·查希尔说,“许多阿富汗斯坦人认为那是这个国家的‘黄金时代’。”
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
阿富汗斯坦的政治重建面临十字路口。当时有人提出恢复君主立宪制,由
查希尔继续担任阿富汗斯坦国家元首,但是查希尔却婉拒了这一请求,希望以一名普通公民的身份参加国家政治重建进程。
2002年4月17日,查希尔结束了在国外近30年的流亡生涯,从罗马返回阿富汗斯坦。两年后,他被阿富汗斯坦政府授予“
国父”称号。
他能讲普什图语、波斯语和
法语。对
波斯文化造诣很深,能文擅赋,思维敏捷,记忆力强。爱好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