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学名:Antheraea pernyi)是天蚕蛾科、柞蚕属吐丝昆虫。其身体及翅黄褐色,头棕褐,触角双栉形;肩板、前胸及中胸前缘紫褐色,与前翅前缘的紫褐色线相接;顶角外突,端部较尖;内线白色,外侧紫褐;外线黄褐色,两侧模糊不清;中室端有较大的椭圆形斑,周围镶嵌白、黑及紫红色圆环;后翅颜色及斑纹与前翅近似,中室眼形透明斑圆;翅脉污黄色较明显;雌性栉羽明显短于雄性。因喜食柞树叶得名。
动物学史
柞蚕起源于中国,自古作为野生资源昆虫即被采集利用,上古时期称为野茧、山茧、山蚕等。中国古文献最早出现柞蚕的名称为西晋(265年-317年)郭义恭所著的《广志》,因其以柞树叶为食而得名,“柞蚕食柞叶,民以作綿”。
柞蚕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吐丝昆虫,系放养在山野,因此也称为野蚕或山蚕。柞蚕是中国人民发现的,并将其从野生到人工放养。
历来史书中有许多关于“野蚕成茧”的记载。到2006年为止,所知古文献中最早记载柞蚕的史料是西晋人崔豹的《
古今注》,书中说:“(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东莱郡东牟山(今山东半岛东牟山一带),有野蚕为茧,茧生蛾,蛾生卵,卵著石,收得万余石,民以为蚕絮”。是说公元前40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一带野生柞蚕结了大量茧子,人们采回用来制作丝棉絮。《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二年(公元26年),野谷旅生,麻寂尤盛,野蚕成茧,被龄山阜,人收其利焉”。《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龙三年(公元231年)夏,有野蚕成茧,大如卵”。同年《
江宁府志》也作南京“有野蚕成茧大如卵”。《宋书·符志》还记载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宣城宛陵县(今安徽省宣城县)野蚕成茧大如雄卵,弥漫林谷,年年转盛”。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三年(公元459年)有文献记载宣城“生野蚕三百余里”。这里记载的都是说采收野生柞蚕茧加以利用,但没说人工放养。
晋代郭义恭撰的《广志》,记有:“柞蚕食柞叶,民以作绵”。在中国,野生野蚕生存和进化的时间相当久远。据史料记载,在遥远的地质年代,山东中部就有柞树和类似柞蚕的昆虫大量存在。从柞蚕的自生自灭到人工放养,中间有千余年的过渡时期。宋元时代可能就是上述的过渡时期。
从明朝中期开始,柞蚕才由野生进入正式的人工放养阶段,并以鲁中南山区为最早。
到民国期间,柞蚕放养地区有:辽宁省—盖平、凤城、复县、宽甸、安东、桓仁、岫岩、西丰、辽阳、海城等县,其中以帕岩、凤城、安东等县为最盛。山东省—牟平、文登、栖霞、海洋、莱阳、招远、荣成、沂水、蒙阴、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
形态特征
成虫
雄蛾体长35-40毫米,全体略呈圆柱形,密被黄褐色鳞毛,触之易飞扬。头部小;有触角1对,呈双栉齿状,长椭圆形,向前方微弯,长13-15毫米,宽约8毫米,羽状分枝46对左右,侧枝栉齿状,一侧有毛,
触角端刺尖长约1毫米;复眼1对,圆形,黑色;口器退化。胸部生足3对,每足附节由5-6节组成,其末端两侧各有爪1只,翅2对,翅展110-150毫米,前翅略呈足状三角形,肩板及前胸前缘紫褐色,杂有白色鳞片,前缘多,向后渐少,顶角外展较尖;前翅及后翅内线白色,外侧紫褐色,外线黄褐色,亚端线紫褐色,外侧白色,在顶角部位白色更明显;中室末端有较大的透明眼斑,圆圈外侧有白色、黑色及紫红色线条轮廓;后翅眼斑四周黑线明显,其余部位与前翅近似。
腹部直径12-15毫米,向后渐狭,最后1节约7-9毫米,有6条环形纹将腹部分成7节;肛部椭圆形,凹陷,四周有宽约1毫米的隆起线,外径约5毫米,内径约3毫米。有时可见刀形针状物,长约5毫米,发亮,先端一侧有黑褐色刺状物。
雌蛾与雄蛾的主要区别是:整体颜色比雄蛾为深;体大肥硕;触角窄;宽约2毫米;腹部末端开口处椭圆形,长约6毫米,宽约3-5毫米;产卵器明显可见,圆形,其上有淡黄色毛。
卵
其形状为略呈扁平的椭圆形,一端稍钝,一端稍尖,其大小由卵的大小与品种及幼虫期营养条件有关。钝端中间由7一11个卵孔,内有相应的卵孔管,它是精子进入卵内的通道。卵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卵壳外层含有酚类物质,有靴化作用,使卵壳具有坚韧性。
幼虫
幼虫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外观为粗壮的长桶形,由13个体节组成,其中胸部3个体节,腹部10个。每一胸节腹面有1对胸足,腹部第3-6节及第10节每节腹面各有1对腹足。第1胸节及第1-8腹节每节两侧各有1对气门。第2、3胸节之间有1对退化气门。除蚁蚕体色为黑色外,其他龄期体色因品种不同而异。体表生有多种突起和刚毛。柞蚕幼虫的头部为半圆形骨质构造,由触角、单眼、口器及吐丝器组成。触角主要用来感受机械刺激,单眼是幼虫的视觉器官,口器用于咀嚼柞树叶,吐丝器在蚕近于5龄期时孔口近半圆形以进行吐丝。胸部以颈膜于头部相连,由前、中、后依次增大的3个胸节组成。各胸节腹面均有1对胸足,从前到后依次增大。胸足略呈锥形,有了胸足,食叶、吐丝及爬行均方便。腹部与胸部相连,共有10节组成。第3-6腹节及第1腹节腹面各有腹足1对,腹足主要用来爬行和抓捉物体用。气门位于第1胸节及第1-8腹节两侧,共9对。气门是用来交换气体的门户,气门与内部的气管丛、纵横气管及各级分支气管构成气管系统。
蛹
其外观呈纺锤形。体色随着蛹化时间变长而逐渐加深,刚开始为浅褐,而后呈深褐。蛹体由头、胸及腹组成。头部很小,头顶的大部分为近白色半透明的长方形,俗称颅顶板,表面有极少的刚毛,细微处有皱纹和其他多角形纹。头顶内部为脑。蛹脑是感受光线的重要器官。胸部由3节组成,以中胸最大,后胸最小,胸部有短刚毛。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前3个腹节腹面被翅遮住,仅背部可见。第4-7腹节之间能自由伸缩,为运动节。柞蚕蛹雌大于雄。
栖息环境
柞蚕幼虫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食欲旺盛、体质健强、生命力强、茧质优良,反之,如果在偏高或偏低的气候条件下,则生命力减弱,病害较多,死亡率高。16.5-22℃是柞蚕幼虫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8℃和30℃是柞蚕幼虫生活的最低和最高界限温度。
分布范围
柞蚕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在中国分布于南起云贵高原,北至黑龙江,东起山东半岛,西至河西走廊的广阔范围内,按地理位置分为四个区。
主要包括辽宁东部和山东半岛的山地丘陵,柞蚕场56.8万公顷,占全国柞蚕场总面积的72%,通常年产柞蚕茧2.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4.5%,是中国最大的柞蚕产区。
是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北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广阔山地丘陵区,包括黑龙江、内蒙、吉林3省区。其柞林资源虽多,但柞蚕场面积仅7.5万公顷,占全国柞蚕场总面积的9.54%。
位于中国中原地区,以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为中心,西接秦岭,南临五当山。主要包括河南、湖北二省,该区是中国柞树树种最集中的地区,发现18种之多。
位于云贵高原北部,主要包括贵州、四川两省的山地丘陵,该区地域跨度大,柞树种类多而独特,资源丰富,现被利用放蚕的主要是尖柞,但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个区的柞蚕生产规模以缩小到仅有柞蚕场1千公顷的水平。
生活习性
活动
柞蚕活动的昼夜节律是指柞蚕随着自然昼夜的变化相吻合的节奏性动规律。如蚕卵的孵化时间、幼虫的取食时间及生长速度、成虫的羽化时间等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同时随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也使柞蚕的生活节律发生变化。如春蚕壮蚕期处于6月下旬的昼长夜短时期,柞蚕不滞育。而秋蚕壮蚕期处于昼短夜长的9月份,秋蛹发生滞育。
食性
柞蚕的食性是柞蚕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取食特性。柞蚕是多食性昆虫。柞蚕的取食品种相对是稳定的,一般取天然食料,研究结果表明,柞蚕能取食11科34种植物叶子,其中以壳斗科的栎属植物为主,是柞蚕最喜欢的品种,其次是壳斗科的栗属,杨柳科的柳属,桦木科的桦木属,金缕海科的枫、蔷薇科的山荆子、榆叶梅等植物的叶子均是柞蚕的食料。
柞蚕对所适应的叶子质量也有选择性,如蚁蚕喜欢选择枝梢的嫩叶,将上端的嫩叶吃完后,再逐渐向树下移动食叶,当叶量不足或叶质不好时。就串到其他枝条上选择所喜欢吃的叶子,这种情况以春蚕、三眠的蚕为明显,因此蚕农流传着“春蚕好动,秋蚕好静”、“三眠的腿,老眠的嘴”之说。
柞蚕的取食时间春蚕稚蚕期日出后渐长,日落后渐短,壮蚕期日落后最长,日中高温时取食时间较短。柞蚕喜欢在叶阴处取食。秋蚕的取食时间随着龄期逐渐长而延长;运动时间以1龄期最长,2龄期最短。各龄期蚕的取食时间均为夜长于昼。
趋性
趋光性:是蚕体对光线产生的定向行为。柞蚕稚蚕期呈正趋光性,表现为蚁蚕上树,取食嫩叶;壮蚕期为负趋光性,这有利于防日光晒和高温的侵袭。因此捞蚕应在早晨,不宜在日中。
趋温性:是柞蚕对冷热刺激的反应。当温度低于适温时呈正趋温性,当温度高于适温时,呈负趋温性,如春蚕期1龄蚕喜向温暖处爬行;春蚕5龄期喜向阴凉处爬行。这样在选用蚕场时,春蚕宜先用阳坡后用阴坡,收蚁时应放在柞墩的向阳处。秋蚕的蚕场宜先用阴坡后用阳坡。
趋湿性:是柞蚕对湿度与水的反应。当久早不雨,柞叶的水分不足,柞蚕将移动到柞叶面上,吸食露水或雨水;当低温多湿时,蚕不吸食雨露多的柞叶。蚕在早春黎明前后因温度低多不取食。
趋化性:是柞蚕对各种化学物质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柞蚕幼虫有趋向喜食树种、趋向适熟叶,稚蚕趋向新树梢的嫩叶,雌蛾交配后喜欢爬上枝叶上产卵等。
向上性:柞蚕除选食迁移时暂时向下爬以外,一般情况下总是向上爬,包括树枝和有斜坡的斜面。
抗逆性
柞蚕的抗逆性是指柞蚕对气象、营养、病源、敌害等不利环境的抵抗能力。如对突然的风吹草动、虫碰或手触等刺激即刻停止吃食。当外来刺激加强时,蚕体收缩、停食、头胸昂举并左右摇动自卫;当刺激过大时如移蚕时,会吐出消化液,这会减弱蚕的消化能力。当风雨即将来临时,蚕会自动移向叶的背面隐藏起来,以免自身受到损伤。蚕有抓着力,尤其是当蚕体受到刺激时更为明显。
化性
柞蚕在自然条件下有一化性和二化性。化性由遗传因素决定,但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改变。中国柞蚕在
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化性分界带,从山东省泰安地区经河南省林县至甘肃省平凉地区一线以北,为二化性地区;从山东省
费县经河南省
嵩县至甘肃省天水地区一线以南,为一化性地区;两线的中间地带则一化性或二化性均相对稳定。二化性蚕区一年放养春蚕和秋蚕各1次。约55-60天营茧结束。
天敌
小蚕(也称蚁蚕),意思是像蚂蚁大小。刚出生时体呈黑色,一龄后蜕皮变黄。几乎所有的野生爬行动物都是它的天敌。其中最主要的天敌要数最常见的蚂蚁、蝼蛄、蜈蚣、蝎子、土鳖虫、臭虫、黄蜂、刺猬、所有鸟类、蛇、等。
眠性
柞蚕是完全变态昆虫,幼虫期4眠5龄,每退一次皮即增加一龄。四龄柞蚕幼虫的眠期为最后一眠,俗称大眠。
生长繁殖
生活史
柞蚕是
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其一生的28天中,经历了四种形态,即卵、幼虫(蚕)、蛹、成虫(蛾),它以蛹过冬。其四种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
卵期自受精至孵化前,是
胚胎发育形成幼虫阶段,受精卵是由母蛾产下后经过150分钟(25℃)卵核和精核结合成合子的卵。合子形成后开始卵裂产生许多子核,子核向卵的周边移动,并以每个核为中心形成单层细胞的胚胎。胚盘卵孔一侧细胞增厚形成佩胚带,再经过胚层分化、器官形成的阶段形成幼虫而孵化。
幼虫期自孵化至化蛹前,是取食生长阶段。柞蚕幼虫通常要经历4次生长性蜕皮、5个龄期的生长发育过程。由卵孵化的幼虫体色深黑,称为蚁蚕,取食柞叶后迅速生长,体色逐渐转淡。在幼虫生长期间,由于体细胞的增殖和增长,蚕体体积不断增大,当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即行蜕皮,更换宽大的新表皮,进入下一龄期的生长。1-3龄期的幼虫称为雏蚕,4-5龄期的幼虫称为眠蚕,刚蜕皮的幼虫称为起蚕。幼虫至5龄末期停止食柞叶,体躯缩短为熟蚕。熟蚕吐丝结茧,不久形态变性蜕皮而成蛹。
自化蛹至羽化前,是幼虫过渡到成虫的变态阶段。蛹的外表静止不动,而体内却在激烈地变化。蛹的前期幼虫组织器官解离,蛹的中后期是成虫组织器官在发生和形成。
成虫期自羽化到死亡,该时期性成熟交配产卵繁衍后代。蛹的后期成虫组织器官形成后羽化为成虫。成虫从口中吐出弱碱性液体及溶茧酶,溶解茧子头端而后钻出。雌蛾经过交配,受精产卵,而后在14天左右蚕蛾自行死亡,结束一生。
繁殖方式
每年发生1-2代,越冬后的蛹在15-18℃时陆续羽化,羽化时间无明显选择,羽化后1小时便振翅交配,交配时间如无干扰可长达10小时以上。一只雌蛾可连续产卵3-4夜,但第1夜即可产下总卵量的50%,每只雌蛾可产卵200-300余粒,卵在20℃的条件下约经10天即可孵化。初孵化出来的蚁蚕。喜食卵壳,约经过5小时即开始取食叶片,幼虫取食柞树、栋、胡桃、樟树、山楂、柏、青岗树、枫杨、蒿柳等植物叶片。幼虫老熟后,即停止取食,静止不动,同时尽量排除消化系统中的物质,再过50分钟左右即吐丝缀连2-3张叶片,在其中开始结茧。从始茧到终了,春蚕需3天,秋蚕约5天。春蚕结好茧后,要经48小时预蛹期才蜕皮化蛹,秋蚕预蛹期稍长些。
主要品种
在几代柞蚕育种工作者的接续努力下,以“青黄一号”“青六号”“大三元”“抗大”“9906”“辽蚕 527”“辽蚕大 9”和选大系列、豫杂系列、扎兰系列、龙蚕系列为代表的实用型品种陆续问世,实现了柞蚕品种的两次大规模更新换代,提升了柞蚕的单位面积产量。
近种区别
柞蚕与桑蚕同属于鳞翅目吐丝类昆虫,分别以柞树叶和桑树叶为主要食物来源。虽然它们都是蚕类,但在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产业应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体型上看,柞蚕的体型较大,成虫翅展可达10-15厘米,翅膀呈现棕褐色或灰褐色,具有明显的眼状图案。而桑蚕的翅展较小,通常在3-5厘米之间,成虫翅膀呈现白色或淡黄色,无明显图案。
在生活习性上,柞蚕是一种野生蚕,适应能力较强,可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而桑蚕已被人类完全驯化,成为了世界各地广泛养殖的家蚕,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喜温暖、湿润且通风良好的环境。柞蚕和桑蚕都可以吐丝制绸。桑蚕丝多为乳白色,质地细腻光滑,纤维较长,易于加工,被称为“软黄金”。柞蚕丝则呈黄褐色,纤维呈中空多孔结构,其吸湿、保暖、阻燃、抗紫外线功能更优,但手感相对粗糙。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柞蚕蛾为繁衍后代需要,其体内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而且含有极其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蚕蛾自古即作为中药材入药,早在唐宋时期就被皇室视为珍贵的补品。《本草纲目》记载:“雄原蚕蛾,壮阳事,止泄精、尿血,暖水脏,治暴风、金疮、汤火疮,灭瘢痕。”此外,在《中药大辞典》中也有雄蚕蛾补肾壮阳的记载。
由于柞蚕雄蛾化学成分复杂、独特,药理作用多样,是一种亟待开发的既有营养又有一定保健作用的天然资源。市场上己开发出的品种有口服液、雄蛾粉、胶囊、营养母液、酒等,但这些产品多为保健品,市场占有率很低。开发柞蚕雄蛾应以其特殊成分、特殊作用、特殊工艺、特殊剂型为突破口,在有治疗作用药品的开发上前景广阔。
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作用:柞蚕雄蛾含有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其中蜕皮激素是一种存在于蛾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保幼激素也是一种对人体有重要抗衰老作用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控制特异性蛋白的合成,促进生长,一般的具有阻止人体衰老的功能。柞蚕雄蛾体内还含有相当数量的亲脂性维生素E,其对抗拒细胞老化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生育所需的物质,亦称为生育酚,缺乏时引起睾丸退化,不能形成精子。
其它作用:雄蚕蛾中有类胆固醇类激素,它可防治脑发育缺陷性疾病,维护老年脑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完善,延缓衰老,并能预防子宫内膜癌变、
前列腺增生等。甾类激素如蜕皮激素是一种存在于蛾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促进人体
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血脂及抑制血糖上升等功能。而柞蚕雄蛾中
饱和脂肪酸具有预防动脉和血栓疾病的作用。柞蚕雄蛾的食用历史悠久,传统医学把它称为“神虫”。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物,其药用性和食用性己为传统医学和民间医学所证实,现代医学研究亦得出同样的结果。
用柞蚕雌蛾提取液配伍茯苓等中草药研制出的中药新药“九如天宝液”,可以治疗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辽宁丹东市东兴制药厂以柞蚕雌蛾的类甾体激素为原料,生产的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凤蛾龟令液”,产品远销东南亚。吉林省东盟医药经销有限公司以柞蚕雌蛾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具有补气养血,调经养颜,抗疲劳,抗衰老,促进女性乳腺、卵巢等器官发育,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作用的“爱心舒丽液”也已问世多年。
中国国内已经有提取蚕卵内活性物质,制成胚胎素,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以柞蚕发育卵为主要原料研制出具有健脑安神,用于
神经衰弱、术后病人、老弱病人的营养补充,补肝肾、强筋骨的柞蚕胚胎Ⅰ、Ⅱ号粉。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柞蚕胚胎研制出了一种具有显著抗疲劳、提高免疫力及抗肿瘤功效的保健食品——柞蚕蚕胚粉。
以柞蚕滞育蛹经特殊处理制成的滞育蛹粉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肾肝宁“,可治疗
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辅助治疗肝炎及肝硬化。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主持研制的以柞蚕免疫活性物质冻干粉为主药制成的保健品“就如肝泰胶囊”,具有治疗
乙型肝炎的效果。
食用价值
柞蚕4龄幼虫可以培养冬虫夏草;柞蚕5龄幼虫及蛹作为一种特殊的昆虫食品,可以通过煎、炒、烹、炸、溜等烹调手段直接食用或做包馅食用,吉林省通化地区就有食用柞蚕5龄幼虫的习惯。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曾研制出40多种柞蚕蛹菜肴的烹调方法和柞蚕蛹面包、蛋糕等柞蚕蛹食品。此后,该所又陆续研制出了蚕蛹威化饼干、蚕蛹罐头、蚕蛹糕、蚕奶、蚕蛹酒、蚕蛹酱油、蚕蛹香肠等。此外,柞蚕蛹粉还可以替代家禽配合饲料中的鱼粉。
生物应用
柞蚕卵营养丰富,是农林业害虫生物防治用赤眼蜂的寄主,每粒做蚕卵可寄生赤眼蜂60-70头。用柞蚕卵繁育的赤眼蜂发育良好,生命力强。玉米螟防治效果达70-90%,每公顷增产玉米150-170千克。柞蚕卵容易制取,是工厂化繁蜂成为可能。利用柞蚕蛹繁殖用于生物防治的啮小蜂获得成功,为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柞蚕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
经济价值
柞蚕与桑蚕都是中国产量占世界第一的产丝昆虫。俗语说:“南方有桑蚕,北方有柞蚕。”柞蚕丝绸与桑蚕丝绸并存,共同构成华夏五千年的丝绸文化。中国还一直保持着世界柞蚕生产第一大国的地位,柞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动物文化
河南柞蚕兴于汉、宏于明、盛于清,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两千多年的柞蚕发展历史长河中,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南蚕业文化,与此同时勤劳智慧的河南蚕农通过对在柞蚕制种、饲养、加工等过程中积累的生活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了许多通俗易懂的柞蚕俗语。
一筐蚕是河南柞蚕区过去柞蚕卵饲养的一个数量单位,即一个摆满柞蚕对子蛾的蛾筐,拆对后雌蛾所产的卵量。过去的蛾筐比现在的大,一个蛾筐可以摆350-450个对子,拆对后雌蛾可产卵0.75-1千克柞蚕卵,刚好是一个人的饲养量。虽然后来所有柞蚕种场柞蚕卵按千克销售,老蚕农仍然沿用养了几筐蚕来交流。
这是一句非常实用的俗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柞蚕种场和蚕农要牢记的柞蚕制种和适时收蚁的指导方针。河南柞蚕收蚁日期基本上都在清明前后,蚕农要在清明前把养蚕物资准备好,养蚕用具消毒好,柞园整理好,做好收蚁前的一切准备。根据从出蛾到制种结束约需10天,卵期保护需15天,向前推算,柞蚕制种场应在惊蛰出蛾,才能保证适时制种、适时收蚁。
四龄柞蚕幼虫生长发育用的柞园又称大眠场。
河南柞蚕正常情况下,每年5月10日前后进入五龄,5月26日前后开始结茧,龄期16天左右,根据河南养蚕经验五龄第8至第9天要移蚕一次,因此蚕农喜欢把五龄前8天使用的柞园称为前二八场,把后8天使用的柞园称为后二八场,整个五龄期使用的柞园称为二八场。
河南柞蚕区用于饲养柞蚕的树种主要是栓皮栎和麻栎。栓皮栎树皮黑褐色,叶面深绿色,蚕农称之为黑栎。麻栎树皮灰褐色,叶面黄绿色,区别于栓皮栎,蚕农称之为白栎。但栓皮栎叶背密被灰白色星状毛,麻栎叶背无毛或仅叶脉处有毛,因此从叶背看,栓皮栎叶子比麻栎叶子白,所以又有黑栎不黑、白栎不白的俗语,充满了蚕农通过树叶颜色的不同来判断不同树种的智慧。
河南把两年以上的柞树统称老梢。2-4年生柞树适合养1-3龄小蚕和茧场用叶,老梢养蚕面积占全龄使用面积的30%左右。7火芽河南柞蚕区上一年冬季砍伐的柞园,当年春季新萌发的枝叶颜色火红,特别是春季雨水充足的年份,颜色特别鲜红,像一簇簇鲜红的火焰,蚕农形象地称为火芽。火芽主要用于4-5龄大蚕和茧场用叶,火芽使用面积占全龄使用面积的70%左右。
河南柞蚕春季一般采用早摘茧,即在营茧3-5天吐丝完毕后摘茧。在摘茧过程中由于柞蚕营茧的位置和摘茧人的观察角度限制,往往会出现蚕茧遗落现象。遗落茧大多存在于杂草丛和杂树丛中,也有存在于较密的柞叶中和引枝中,还可能存在于相距2-3米没有放蚕的柞树上。因此要进行二次以上的重复摘茧,这个过程叫摎茧,摎茧是一项十分认真细致的工作,争取不遗失一粒蚕茧,事实上很难做到,就像河南春小麦收割后遗落在田间地头的麦粒一样很难全部颗粒归仓。
刚从柞蚕卵内孵化的幼虫,其形态、颜色与蚂蚁相似,俗称蚁蚕。但在柞蚕放养过程中,常常在5月1日前后能见到特小蚕,生长发育相差30天左右,蚕农们戏言是大蚕生的小蚕,把这种小蚕称为蚕驹,这便是卵生为蚁、胎生为驹的由来。事实上这些小蚕是上一年春季遗失在柞园内的柞蚕茧在自然状态下羽化、交配、产卵孵化出来的。一般来说这种小蚕出现多的年份说明各种生态因子适宜蚕的生长发育,当年养蚕容易大丰收。
由于河南5月中下旬气温开始明显升高,又经常受到干热风影响,柞树叶质老化非常快,适合柞蚕生长发育的各种条件都在恶化。特别是每年芒种过后,气温经常维持在30℃以上,没有结茧的柞蚕幼虫要么吃不到适熟叶,缺乏营养不能结茧,要么被高温热死。因此这个俗语提醒广大蚕农要及时匀蚕移蚕,使蚕良叶饱食,发育齐一,在芒种前摘茧结束,以免造成损失。
老虎指老虎病,即柞蚕核型多角体病在五龄盛时期到营茧前发生的病症表现,在病蚕背部及体侧形成褐色病斑,形如老虎斑状,俗称“老虎病”。锈指柞蚕微粒子病,因为病蚕三龄以后体壁上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渣点,像铁锈渣点一样,又俗称锈病。干旱年份,柞蚕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蚕体瘦小,抗逆抗病能力差,易患老虎病。多雨年份,湿度大,有利于微粒子病的传播,柞蚕易患锈病。
柞蚕连续在柞园食叶,必然是柞园内叶量减少,叶质下降。因此,应及时移蚕,换场换树,整个蚕期河南柞蚕区常移蚕5-6次。蚕农把将蚕从无叶的柞园转移到新柞园的剪移处理称为开蚕。
人工养殖
蚕场选址
柞蚕场的选址是基础且关键的步骤,直接影响蚕的生长环境和整个养殖过程的成本效益。在中国柞蚕养殖的众多成功案例中,凤城市的实践尤为突出。
首先,凤城市的柞蚕场选址远离工业污染和城市噪音,处于自然环境中,确保空气质量的优良,这对柞蚕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其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适合养殖设施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其次,凤城市的柞蚕产业在现代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政府制定了《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计划到2030年末,柞蚕茧产量达1.7万吨,直接产值12亿元,到2035年全市柞蚕综合年产值达80亿元。这表明凤城市在养殖技术、资源配置和市场定位方面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最后,凤城市在柞蚕场的规划布局方面同样表现出高效率和科学性。通过合理的空间分配和资源利用,凤城市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通过优化饲养区、处理区和存储区的布局,该市的柞蚕场成功地缩短喂养时间,提高了整体的养殖效率。凤城市的案例充分展示了选址与环境布局在柞蚕养殖中的重要性。其成功不仅在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养殖传统,还在于其不断创新和适应现代化要求的能力。
设施建设
在柞蚕养殖的设施建设和设计中,控制蚕房的内部环境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养蚕过程中适宜的温、湿度直接关系到蚕茧的高产和优质。对于各龄期的蚕,其生长发育的最佳温、湿度条件是不同的。例如,在小蚕期,适宜的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为85-90%;而在大蚕期,适宜的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为65-70%。这些条件的设定基于蚕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需求。在材料的选择上,使用对蚕和环境友好的材料非常重要。例如,养殖场可以采用回收木材和无毒涂料来建造蚕房。这样的选择不仅保护了蚕的健康,也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承诺。这种做法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且有益于保护蚕的生长环境。此外,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在柞蚕养殖中变得日益重要。自动化的温湿度控制和喂食设备可以帮助养殖者更精准地管理蚕房的环境,显著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使用自动化喂食系统的柞蚕养殖场能够比传统喂食方式节省高达30%的劳动力成本,提高整体的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设施的建设和设计对于柞蚕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蚕的生长需求、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以确保高效和可持续的养殖实践。
饲养管理
柞蚕养殖的高效饲养技术和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在饲养技术方面,选择合适的饲料是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使用特定品种的桑叶作为饲料可以显著提高柞蚕丝的质量。例如,某些特定品种的桑叶能够使柞蚕的丝质提高大约15%。这可能是由于这些桑叶品种中含有特定的营养成分,有利于柞蚕的生长和丝质的提升。在管理方面,维持适宜的饲养密度对于保证蚕的健康和减少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理想的饲养密度可以为柞蚕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减少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压力,养殖50-60只/平方米柞蚕被认为是最佳的密度,这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生长条件并降低疾病风险。
另一方面,柞蚕厂定期监测柞蚕的健康状况,如观察其颜色和活动性,对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疾病迹象或生长异常,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些饲养技术和管理措施的综合应用是实现高效柞蚕养殖的基础,能够显著提高柞蚕的产量和丝质,但这些实践是基于广泛接受的养蚕技术和长期的经验积累。
病害防治
在柞蚕养殖中,有效的病害防治是保证蚕丝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首先,需要定期对蚕房进行清洁和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如定期对蚕房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使用漂白粉液进行地面、墙壁、棚顶的喷雾消毒,以及对蚕具的消毒和阳光曝晒。这样的清洁和消毒程序每周执行2次,显著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比常规清洁频率减少约40%,其次,蚕场还需要采用生物防治方法,而非化学药品来控制病虫害。比如使用昆虫天敌,如瓢虫或寄生性昆虫来控制蚕的害虫。利用有益微生物,如益生菌或真菌,来抑制柞蚕的病原体,例如细菌或真菌病。此外还可以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或生物防治剂,根据柞蚕养殖的具体情况和所面临的害虫和病原体种类。不同的生物农药适用于不同的问题,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上述方法方法更安全、更环保同时对蚕本身无害。
最后,一旦发现柞蚕患有疾病,应立即将其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健康的柞蚕。隔离可以通过将患病柞蚕放入单独的容器或蚕箱中来实现。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柞蚕感染细菌性病害,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真菌性病害,可以使用适当的真菌抑制剂。此外,要密切监测柞蚕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疾病问题,以减少疫情的蔓延。总之,物理清洁和消毒、生物防治以及隔离和处理患病柞蚕是柞蚕养殖中重要的病害防治措施。这些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病害种类进行调整和选择,以确保蚕丝产量和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定期的监测和管理对于保持柞蚕群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柞蚕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