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本名绍琼、剑生,后易名凤鸣,又名风眠,广东梅县人,中国近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其主要绘画作品有《鹭》《柏林之醉》《暴风雨后》《摸索》等;主要著作有《中国绘画新论》《林风眠画集》等。
人物生平
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白宫镇阁公岭村。
1908年,在旧制初级小学读书。
1918年,参加勤工俭学,并赴法国、德国学习绘画。
1920年,入读于法国第戎美术学院,后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并在巴黎各大博物馆研习美术。
1922年,油画作品《秋》入选巴黎秋季沙龙展。
1923年,创作作品《柏林咖啡室》《渔村暴风雨之后》《摸索》《平静》《古舞》《克里阿巴之春思》《罗朗》《金字塔》《战栗于恶魔之前》《唐又汉之决斗》等。
1924年5月,油画作品《摸索》参加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会。
1925年,任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今
中央美术学院)校长、教务长、西画系主任;另创作国画作品《生之欲》。
1926年,在北京艺专举办个人画展;另创作油画作品《民间》。
1927年,任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另创作油画作品《人道》。
1928年1月,作品《人道》参加南京“第一届美术展”;3月,任
国立艺术学院(今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另创作油画作品《金色的颤动》和国画作品《白鹤》《马》《翠鸟紫藤》《渔歌》《猫头鹰》等。
1929年4月,油画作品《贡献》《海》《南方》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美术展览”;8月,参加国立艺术院在上海举办的“艺术运动社”首届美展;另创作油画作品《痛苦》。
1931年,率艺术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
1932年,为《时事新报-新浙江建设运动特刊》撰文《美术的杭州》。
1933年,发表文章《我们所希望的国画前途》。
1934年3月,参加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上海中法友谊会举办的第四届展览会;另编著出版《艺术与新生活运动》。
1935年,编译《一九三五年的世界艺术》。
1936年,编著出版文集《艺术丛论》;另在上海法国公学举办个展。
1937年,作品《静物》在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
1938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主任委员。
1939年,在上海法国总会展出作品100余幅;后辗转经香港、越南、云南、贵州至重庆,在长江南岸移仓可潜心作画。
1940年,作品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展出。
1944年,创作作品《野渡无人舟自横》《猫头鹰》《西湖》《静物》等。
1945年1月,在重庆参加“现代绘画联展”;9月,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教授,并主持“林风眠画室”;另创作作品《青衣女》《黑衣女》《少女人体》《兰兰》《夜鸟》《秋艳》《四川大川》《独钓寒江雪》《白鹤》《仕女琵琶》《宋瓶白桃》《湖边积雪》《红衣女》等。
1946年,作品参加巴黎东方博物馆主办的“中国现代画展”;另在上海法文协会举办林风眠个展。
1947年,辞去国立艺术专科学教职,在家创作。
1948年,复聘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主持“林风眠画室”。
1951年,创作作品《单刀赴会》《霸王别姬》《宇宙锋》《马牟与张飞》《红娘与莺莺》《孙悟空大闹天宫》《武松杀嫂》等。
1952年,辞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职。
1953年,出席第二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1954年,任上海市政府委员。
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1957年4月,创作油画作品《湖滨》;5月,在《美术》撰文“要认真地做研究工作”;另编著出版《林风眠画缉》。
1958年,编著出版《印象派的绘画》。
1959年,在舟山渔场写生。
1961年7月,参加“上海花鸟画展”。
1962年1月,发表《抒情、传神及其他》一文;3月,发表国画作品《渔》《笛》;5月,发表国画作品《葵花》;10月,发表国画作品《布谷鸟又叫了》;12月,在上海美术展览馆举办“林风眠画展”,另发表国画作品《秋天》。
1963年2月,油画作品《归舟》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油画雕塑专题性作品展览;11月,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上海名家油画展览会。
1964年,在香港举办“林风眠绘画展览”。
1966年,“文革”爆发后,林风眠被抄家,惊恐之余,亲手将作品浸成纸浆毁掉。
1968年—1972年,被拘留于上海“第一看守所”,后在
周恩来干预下被释放。
1977年,移居香港;10月,在香港举办画展。
1979年6月,编著出版《林风眠画集》;7月,在上海展览馆举办“林风眠画展”;9月,在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举办“林风眠画展”;10月,当选为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
1980年,在《美术》发表《林风眠和他的花》一文。
1986年,分别在日本东京和香港举办个展。
1988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林风眠画展”。
1989年10月,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林风眠艺术回顾展;11月,在北京举办“林风眠画展”;另创作作品《噩梦》《痛苦》《火烧赤壁》《基督》《屈原》《南天门》等。
1990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个人画展。
1991年8月12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1岁。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林风眠出生于贫农之家。他的父亲林伯恩,兼做石匠,工于宋体碑文。林风眠幼时,即喜爱绘画,中学时代,其习作即常受老师的称赞。
婚姻家庭
1924年,林风眠与第一任妻子德国人罗达(VON RODA)结婚,罗达在分娩时染上产褥热去世,婴儿也随之夭折。林风眠悲恸之余写下“人生有情泪沾臆”的字句,亲手为罗达刻了一方墓碑。
1925年,林风眠与第二任妻子法国人阿丽丝(ALICE VATTANTT)结婚,1927年,女儿蒂娜出生。
主要作品
绘画作品
著作文集
创作特点
艺术综述
林风眠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他学习西洋画法,并融入中国文化,创作过以反封建为题材的油画,另对中国传统绘图,如隋唐山水、敦煌石窟壁画、宋代瓷器、汉代石刻、战国漆器、民国木版年画、皮影等也加以研究。在创作上尊重中外绘画和民间艺术的传统,反对因袭前人,墨守成规;主张东西方艺术要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他的作品追求意境,讲究神韵、技巧,强调真实性与装饰性的统一;图常密不透风,但不觉局促,运用明亮的色彩,强烈中显示出柔和,单纯中蕴含着丰富,既对立,又统一。
1926年到20世纪30年代初,林风眠的画作以油画居多,取材于军阀连年混战、政变屠杀、民不聊生等黑暗现实,呼唤人道主义,抗争意味浓烈。画风倾向于表现主义,构图简约,笔法凌厉,用色强烈而凝重;1931年后,遂转攻国画花鸟、风景和人物,在造型、设色、空间处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融汇中西的尝试,运笔简洁、迅疾,色彩斑斓,画面蕴藉、灵动,已具有了“风眠体”的雏形。
在艺术手法上,林风眠拓宽了融汇中西的语言构架,张力四溢的构图、灵动的笔势、如梦似幻的光色、信笔率真的写意,单纯素净的形体,这里面既有油彩之浓郁,又兼水墨之清灵。在精神层面上,不管是悲壮、孤独、沉郁,还是空灵、优雅的审美取向,始终都沿着生命的情状做多角度的演绎,淬炼成特立独行的林风眠格体。
绘画技法
在抗战期间,林风眠仍坚持艺术的非功利主义态度,拒绝转投写实主义,不喜欢“照相式刻板与平俗”。他集中于宣纸彩墨创作,偏爱风景、花鸟、仕女、苗疆与戏曲人物等“小众”题材;在技法与材质上,他打破油画、水粉、国画等边界,探索方形构图、瓷绘笔线、空间糅合、光线透视、色墨层叠等形式构成,将西方的写实与东方的写意进行挪移、错置、嫁接和重组。这种“调合中西”的尝试,绝非患得患失、流于皮相的“修补”或“妆点”,而真正是由内及外、由个性语言到气质内涵的涅槃。
林风眠兼容西方艺术中的审美意识与表现手法,重视外师造化,悉心体会感悟自然中的生机、节奏与诗意,遂融合中西,尽脱窠臼,别开生面,独创出一种富于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而又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其画好用正方形构图,不留或少留空白;笔法灵动奔放,富于变化;墨与色的交融郁勃淋漓,浑然一体。
画面构图
林风眠的画幅基本采用方形布阵,向四方等量扩展,以求最完整、最充实的内涵表现。在方形画面中,他善于将所有的空间集中调配,或方中有圆,如大理花、绣球花等各式盆花及水果、瓶罐等静物组合,令人感觉饱满热烈;或平远取景,其常见的风景画习惯把主要的景物置于前景或中景,层层深远,平和宁静中蕴涵动势与活力;或均衡布置,他的仕女和静物非常注意左右与上下的均衡,在形、色、线的变化和呼应中达到统一和谐。他在方形画幅中还擅长图案构成,既爱方圆,也爱锐利,他用心地将所有画面元素服从背后完满的几何秩序。
色彩运用
林风眠强调黑白对比,色彩多样统一。他在宣纸上大胆使用黑色,突出黑白对比,竭力发挥黑的效果,用黑背景、黑乌鸦、黑礁石、黑衣女、黑松林,搭配白色局部,比如白衣女、白浪花、白墙、白马,甚至用白色的线条勾勒和点缀。在黑白对照中,他又巧妙地利用浅淡的灰色层次过渡衬托,显得意境孤寂荒寥,仿佛世外桃源,清旷绝俗。在色彩运用上,林风眠自嘲是“好色之徒”,淡妆浓抹,信手拈来,既华丽浓郁,又厚实平淡,一派天真明净,拥有非凡的驾驭能力。
林风眠经常墨彩交融,墨彩齐下。由于大多数彩的颗粒较大且不均匀,而墨的颗粒较小且均匀所以当彩多墨少时,墨粒在彩粒包裹中随机分布;当墨(湿)多彩少时,相互交融中彩粒在墨粒的裹挟中延展,造成笔迹,彩迹(延展边界)和墨迹多层次的复杂图像。墨中叠彩,彩中叠墨,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线条运用
林风眠作品中用线有两种不同的风格倾向,一是来源于瓷绘的线形,流畅、迅捷、奔放,既露头又出尾,这种自由的线条与形象结构混化无迹。林风眠另一种线形来自马蒂斯的白描,线条在自由、顺畅的同时,体现出中国式的行云流水,并且在韵格上也更多中国味道。
获奖记录
人物影响
林风眠作为中西融合派的代表,他的话语诉求和创作成就充实了20世纪绘画史,他独特的人生际遇和富于意味的应对方式,承载着20世纪绘画史所特有的文化语境。他将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民间艺术相结合,有着独特的成就;作为教育家,他先后培养了如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席德进、王式廓、罗工柳等一大批术家,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页,并具有国际影响。
人物评价
“林风眠是享誉世界的现代艺术大师,是东西方艺术融合贯通的伟大创新者;他在西子湖畔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坚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精神,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者。几度风雨变迁在他的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他的人生映衬着一个民族百年文化的寻觅和磨难,但他的艺术仿佛孤行于这一切之外,他吸取民族文化的养料,传承东方艺术的理想,创造出一个清新隽远的诗性世界。”(
中国美术学院评)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 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 是已经接近了 “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 的画家。 其作品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 “中国现代绘画艺术之父”。他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张 “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 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梅州市政协评)
“从东方向西方看,从西方向东方看,都有可以看到屹立的林风眠!”(中国现当代画家
吴冠中评)
“林风眠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奠基者,开创了中国艺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之先河。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林先生更是举足轻重的一代宗师。这不仅是由于他别开生面的个人创作,更是因为他在东西方文化碰撞激荡的大变局中,开辟出了一条中西会通、艺理贯通的艺术道路。林风眠执掌国立艺术院期间,创办‘’艺术运动社’,形成了一个囊括中国精英的艺术群体,掷地有声地发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宣言。这种主张、这种精神,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华彩乐章,对20世纪中国艺术史和教育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高世名评)
“林风眠是高高耸立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时任梅州市委书记
陈敏评)
“林风眠是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评)
“林风眠是一位纯真的艺术家。”(经济学家
张五常评)
“林风眠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先驱,他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中国‘中西融合’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权威人物,享有较高的国际声望,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他还是最早进行国画改革的画家之一,探索着将油画与国画的优点和美感结合起来。”(《广州日报》评)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画坛一代巨匠,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见证了百年来民族文化所遭受的困厄与磨难、‘中西融合’所历经的波折与流衍。他是中国现当代史上极少数不为时局所左右、一辈子不改理想初衷的艺术大师之一。观其一生来去浮沉,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这其中既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弘毅之志,更蕴含着一种‘时命或大缪,仲尼将奈何?’的悲怆。”(《
南方日报》评)
“林风眠的作品融汇中西文化传统于一炉,创造出个人独特画风,蜚声国际艺坛。”(香港《文汇报》评)
“林风眠是一位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师。他引进了西方的艺术教育理念,融合了中式的传统技法,他的艺术教育精神非常值得发扬,我们作为梅州本地的美术教育从业者,更要发扬他的精神、传承他的艺术理念。”(
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帅评)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启蒙者之一,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营养,将个人的人生阅历与中国传统水墨意境相结合。他常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并加入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许多表现手法,以迅疾、果断、遒劲的线条和浓艳的色彩描绘物象,打破了物与物之间的界限,画面充满生机勃勃。”(艺术评论家
王进玉评)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名家网评)
“林风眠是中国美术界第一个最严肃、最认真地研究西方现代美术并从中吸取营养的人。他的艺术在同代人当中,最具现代性,最有构成意味,最有形式感。”(美术评论家
邵大箴评)
“作为一位融汇中西艺术的佼佼者,他(林风眠)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总与其个人命运紧密相连。他一生历经沧桑,既有叱咤风云的静好岁月,又有饱受生离死别、流亡逃难、牢狱之灾的至暗时刻;既是20世纪初美术界的精神偶像,也因其超前的艺术观念、形式不合时宜而屡遭批判与非难。正是这种复杂的人生轨迹使他的艺术风格变得多维而立体:微观上是纯净、通透、清新,富于哲理的诗像世界,宏观上是孤傲高洁、炽热悲壮、沉寂强悍的精神世界。”(《
海南日报》评)
“他(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艺术巨匠,一生都为中西艺术的融合探索奋斗。”(上观新闻评)
后世纪念
人物旧居
林风眠故居又叫“敦裕居”,位于梅县西阳镇白宫阁公岭村,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建筑面积现存约7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敦裕居”的主体建筑是四合院式附筑一横屋的客家传统民居,土木石结构,灰瓦面平房。2010年,被确认为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林风眠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玉泉马岭山下,这幢欧式小楼就是1934年林风眠自行设计建造的。底层为客厅、卧室、餐厅,上层为画室、书房,门口还有一片草地。不远处就是蔡元培的长女蔡威廉和夫婿林文铮一家居住的马岭山房。1999年11月22日,为纪念林风眠百年诞辰,马岭山下的小楼按原样整修,并被辟为林风眠故居纪念馆,并由著名画家、他的学生吴冠中题写了匾额。
林风眠旧居位于上海市卢湾区南昌路53号,2009年6月5日,林风眠故居被列为上海市卢湾区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展馆
2020年11月22日,
林风眠纪念馆落成揭幕仪式在梅州市举行。纪念馆规划用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主体分上下两层,首层通过陈列画作、图片、传记等方式,展现林风眠在梅州、欧洲、北京、杭州、上海、香港等地各个时期的事迹、艺术成就,系统性地呈现林风眠的一生。二层则是开展学术研讨、眺望村景的观光平台。
林风眠美术馆位于梅州市嘉应新区江南新城核心区,与剑英湖、滨湖公园相倚。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拟投资5.8亿元,包括美术展览馆、研创中心和大型活动场所三大部分。该馆于2023年建成。
为弘扬国美代代传承的学术脉络,表示对林风眠先生诚挚而深切的纪念,中国美术学院、梅州市委市政府和梅州当地企业广东威华集团合作共建林风眠艺术园(林风眠艺术产业园),“世纪风眠”是艺术园的首个大型创作工程。
相关命名
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创办于1990年,2020年更名为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下设美术系和设计系,其中美术系有美术学专业,分国画、油画、水彩、书法、艺术设计五个专业方向;设计系有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专业。
梅州市梅江区
风眠小学承建于2018年,是为纪念林风眠而命名的学校,2020年,学校获评为“第四届梅州市文明校园”。
风眠大道是梅江区西阳镇田心至石马的旅游道路,起点是西阳镇的Y220线,终点接省道223线,全长4.37公里,总投资约2000万元,于2019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
风眠艺术小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阁公岭,是一个远尘不远城的美丽小村庄。2020年,梅州以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梅州按“一居、一馆、一园、一路、一河、一村”规划,通过修缮林风眠故居,建设林风眠纪念馆,建设风眠艺术公园等,打造了风眠艺术小镇
2016年12月,
梅州市林风眠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梅城举行,并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监事。林风眠研究会由梅州市文化界、知识界人士牵头成立。将创立会刊《林风眠研究》,组织开展林风眠研究及其史料挖掘,举办林风眠美术展览、文艺创作、培训讲座等相关活动,提高林风眠艺术国际影响力,推动文化梅州建设。
设立基金
中国美术学院林风眠奖学金和林风眠毕业创作奖是广东威华集团于2010年捐资设立的企业奖学金。自设立以来,威华集团累计捐助1000余万元,大量学子受惠于这项资助,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之路。
梅州市林风眠艺术基金会于2020年7月22日在广东梅州设立,该基金会的成立,旨在发扬林风眠爱国奉献精神,研究林风眠学术思想和艺术遗产;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资助、扶植、推动艺术事业繁荣和艺术产业发展。
歌剧原型
客家山歌音乐剧《林风眠》是为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而创作的,全剧展示了林风眠辗转漂泊的一生,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在艺术领域上的造诣等,全面展现了林风眠的人生和成就。
其他纪念
1999年,《
人民画报》刊发了对林风眠最大规模报道《世纪回眸林风眠》。
2010年,林风眠艺术园团队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学术挖掘、整理工作,编辑《林风眠年谱长编》,出版《林风眠研究文选》、《林风眠文集》等。
2015年2月,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人物纪录片《
百年巨匠——林风眠》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人物》栏目首播,随后登陆北京卫视《光阴》栏目。
2020年11月22日,由中国美术学院、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梅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在世界客商中心举行,共同追怀画坛巨匠林风眠的世纪业绩,传承弘扬林风眠的艺术精神。
2024年5月5日,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纪录片《
林风眠——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的建桥者》在法国巴黎举行开拍仪式,开拍地点选在林风眠的母校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作品保护
2023年5月,根据《
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林风眠被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作品一律不准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