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
专业用词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
属性
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两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即林业有害生物通过直接取食林木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以一定方式从林木的上述器官、组织中吸取营养,致使林木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即对林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这样的生物,应该说是非常多的,因为林木作为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是其他很多异养生物存在的基石,数量繁多的异养生物都要通过“危害”林木获取营养而繁衍生息,这是自然世界的一个生态现象,大家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态法则竞争生存。如果没有人为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的话,通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林业有害生物虽然“危害”林木,但却不置其于死地,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林业有害生物因而也可认为实际是“无害”。
另一个属性是社会属性,这从两方面看,一是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是对人类利益相关的林木造成的危害。森林里的物种是非常多的,其中只有少数是人类获得利益的目的物种,只有这些物种遭受的危害对于人类来说才是“有害”,而其他物种遭受的危害对于人类则无所谓“害”与“不害”。二是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对人类造成了利益损失,比如,病原物、害虫给水果造成了病斑、虫斑,对于果木的生长和繁殖来说影响不大,可以忍受,但对于人类来说,则影响了美观、销售,不能忍受,是有害的。如白蜡虫、紫胶虫刺吸寄主植物,对寄主植物是有害的,但它们的分泌物白蜡和紫胶对于人类是有用的资源,因此这两种昆虫被定为益虫。而如白僵菌,被广泛用于林业害虫防治,从这个角度讲,是有益的生物。但是,假如森林旁有种桑养蚕,则会导致家蚕僵死,这时白僵菌对于蚕桑业是有害生物。
发生原因
我国森林资源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森林病虫害的种类繁多,由于林业有害生物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是:
(1)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天敌数量也在减少,自身调控能力下降,但剩余个体有害生物通过繁殖或传播,数代之后又能迅速增长构成危害。
(2)随着林业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大面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有林面积快速回升。
(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林产品、繁殖材料的运输潜带危险性有害生物,新的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多。为有害生物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危害性随之增大。
(4)林业有害生物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虫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病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
防治技术
1.3S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功能
3S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三者的统称,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对林业生物灾害的监测。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很好的为用户提供不同精度的数据,所以三者集成化发展,可以实施快速、及时的空间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为林业的灾情进行监测并提供精确的资料。为林业生物的预警水平和决策能力有了较大水平的提升,同时管理系统信息的开发成功,为林业有害生物的管理决策和有害生物的综合整治也提供了新的途径。
2.三诱技术在森林害虫监测和诱杀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诱技术是利用昆虫信息化学物质、灯光和颜色进害虫进行诱杀的技术。昆虫信息化学物质诱杀是充分利用昆虫信息素和合成性信息素对昆虫的引诱作用来对害虫进行监测和防治。灯光诱杀是充分利用害虫的超光性和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来实现对昆虫的诱杀。颜色诱杀是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超色性,利用色板和粘性剂来引诱害虫。三诱技术有效的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环境,同时在诱杀害虫的同时不会伤害到害虫的天敌,所以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推广和应用的前景较为广阔。
3.林业有害生物的鉴定技术正向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快速发展
有多项技术可以对于形态相近、幼虫阶段难以鉴别的生物在微观层面是进行辩别和判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EST)、随机增扩多态分析技术(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ELP)、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核酸序列分析技术、DNA探针杂交技术等都已在实际鉴定中进行试用。同时对于偏远地区,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的基层林区,可以通过远程鉴定来满足鉴定的要求,这样不仅使偏远林区达到了快速鉴定的目的,同时技术权威机构和专家的作用也得以全面的发挥。
4.热烘处理、辐照处理和微波处理等除害处理技术日趋成熟
热烘处理将有虫害的木材在烘房内加热加压到能杀死害早的温度的方法。辐照处理是利用离子化能照射来破坏有害生物的正常生活,从而将其杀灭的办法。微波处理在加热、干燥、杀虫和灭菌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木材的检疫处理更是取得非常大的突破。此三种技术主要是针对于木材的检疫进行处理的技术,效果都较为明显,且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5.适应林业特点的施药器械和技术更趋多样、高效和安全
在林区中有高大的树木,在对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上则需要特殊的施药器械和技术。这也一直是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点。一些射程长、功效好、对环境污染少和节约用水的技术和器械在防治工作中得以应用,同时在高射程农药喷雾技术上结合了风送和雾化技术,更增加了射程的高度和远度,具有较好的穿透力,使防治效果较为明显。同时静电喷雾技术、烟雾载药技术、树干注药技术、灭虫药包布撒技术等在对生物害虫的防治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随着3S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航空技术在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对灾情的及时掌握和准确预测为林业生物害虫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生物防治在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中的比重不断加大
我国已记载林木害虫天敌1500多种,并已对其中200 余种天敌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天敌的利用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最近十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对重要森林害虫天敌昆虫的生物学、生态学、行为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人工繁殖技术和野外释放技术。
7.营林技术的作用更加突出
营林技术措施贯穿于培育健康森林的全过程,也是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治本措施,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建立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重建等许多内容。
在具体措施上:
一是筛选和培育抗性树种,提高免疫能力。
二是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油松刺槐混交林的土壤肥力高于油松纯林,能够促进油松的生长,增强对松毛虫的承载能力,有利于对松毛虫的自然控制;通过调整树种结构,加大抗性免疫树种的比例,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利用天牛飞行能力不强的特性,使用忌避性树种作为杨树林分的伴生树种或保护行,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天牛的自然扩散。
三是加强伐根嫁接、高干截头、萌芽更新等措施。伐根嫁接毛白杨等抗性树种,可充分利用伐根根系的优势,迅速恢复林分,减少造林工序,降低成本;高干截头减低虫口密度、有虫株率,并能够快速恢复林分;萌芽更新是利用伐根的萌发特性,通过对萌芽的抚育管理和定干,使林分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及时清理天牛危害严重的虫害木,控制扩散源头,是治理天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四是加强对中幼龄林分的抚育管理。对中龄以上的林分要及时进行间伐抚育,合理修枝,以提高树木生长势和抗性。
8.化学药剂向着环境友好型快速发展
面对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更高要求提高和加入WTO后国际社会的绿色壁垒,我国政府已制定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登记规定等相关法规和标准,禁止和限制了部分剧毒农药的使用。化学药剂的研发部门不断克服农药自身的先天不足,促进农药向高效低毒低残留和更加专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无公害防治的要求。
档案管理
1.林业有害生物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严重国家之一,有害生物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危害程度高,经济损失大,所以,为适应新形势下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需要,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方面m发,做好林业有害生物档案管理尤为重要。
2.林业有害生物档案整理及整理内容
一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成灾率、防治率、检疫率“四率”指标及责任状的整理;二是监测方案及监测调查记录的整理;三是国家中心测报点主测对象原始调查记录及虫情简报的整理;四是产地检疫调查记录、产地检疫合格证、除害处理通知单、无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苗同无跟踪检查报告、检疫要求持及《植物检疫证书》、复检记录的整理;五是灾害除治方案及应急预案的整理;六是各类报表及总结、自查报告的整理;七是官传稿件的整理等。
3.林业有害生物档案的管理
林业有害生物档案管理,是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件材料的齐全与完整,更好地发挥和利用档案,为以后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数据。芮城县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站始终将林业有害生物档案管理作为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把档案管理纳入议事日程。每完成一次检疫,防治工作都能及时将有关资料、数据、记载、方法、日期、地点参加人员等详细记录在案,年终全部归档入卷。为了搞好档案管理,他们配备了档案专柜,健全了管理制度,并确定专人管理。他们的做法,为林业有害生物档案管理积累了一定经验。
4.林业有害生物档案的整理步骤
①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各种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与装汀
首先把各种材料分各基层单位原始调查资料、整理汇总后的调查卡当案、报表、各种通知、方案、森防信息等文件进行分类,统一整理;然后按照档案的有关操作规程与要求进行装订。装订成册后,注明案卷类目,并统一编制好条款号,入柜保存,便于日后查阅。
②档案整理装订完成后,要建立档案专柜,安排专人管理,严格履行查阅手续
要求梢案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档案资料卷宗,摆放条理,有样有行,整齐划一;档案室内经常通风,卫生清洁,严防虫蛀、发霉、鼠害,同时,还要注意电器安全。树立防火意识。总之,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③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有害生物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
一是保证文件材料的齐全与完整,更好地发挥和利用档案的作用;二是制定档案管理制度,领导高度重视派专人负责档案管理;三是定期检查档案材料,确保档案的保存完整;四是要搞好林业有害生物档案管理工作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给今后档案管理提供好的办法,真正发挥档案资料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对今后的有害生物工作积累有价值的依据。
林业发展和生念建设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因此,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投入是加快工程建设的关键。要坚持国家、地方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一是争取国家投入;二是各级地方政府要优先安排工程配套资金;三是制定有关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④重视森林资源监测,尽快将森林资源监测成果应用于林业生产经营之中
森林资源监测是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重视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把监测纳入正常业务范畴,作为技术支撑,更好地为全局林业决策、规划设计、重点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服务。因此,将监测成果尽快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
中国现状
2019年12月1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情况,普查共发现可对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6179种,其中,昆虫类5030种,真菌类726种,细菌类21种,病毒类18种,线虫类6种,植原体类11种,鼠(兔)类52种,螨类76种,植物类239种。在中国发生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有45种,与2006年普查结果相比,本次普查新发现13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超过100万亩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58种。
对普查涉及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45种)和发生面积超过100万亩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58种)共99种(两类林业有害生物中有4种重复)。通过构建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评价体系,对99种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危害性评价,并划分为4个危害等级。
一级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1种)。松材线虫
二级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31种)。美国白蛾、光肩星天牛、苹果蠹蛾、桑天牛、纵坑切梢小蠹、红脂大小蠹、赤松梢斑螟、椰心叶甲、薇甘菊、桉树枝瘿姬小蜂、松褐天牛、中华鼢鼠、锈色棕榈象、枣实蝇、茶藨生柱锈菌(五针松疱锈病)、双钩异翅长蠹、高原鼢鼠、扶桑绵粉蚧、棕背䶄、松突圆蚧、小圆胸小蠹、高原鼠兔、青杨楔天牛、松树蜂、春尺蠖、红背䶄、悬铃木方翅网蝽、聚生小穴壳(枝干溃疡病)、杨褐盘二孢(杨黑斑病)、杨盘二孢(杨黑斑病)、栗山天牛。
三级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37种)。多斑白条天牛、兴安落叶松鞘蛾、盘长孢状刺盘孢(林木炭疽病)、围小丛壳(林木炭疽病)、污黑腐皮壳(杨树烂皮病)、落叶松葡萄座腔菌(落叶松枯梢病)、黄脊竹蝗、子午沙鼠、红火蚁、草兔、甘肃鼢鼠、紫茎泽兰、萧氏松茎象、云南松梢小蠹、云南松毛虫、马尾松毛虫、猪毛菜内丝白粉菌(梭梭白粉病)、舞毒蛾、落叶松毛虫、日本松干蚧、椰子织蛾、苹果绵蚜、湿地松粉蚧、大沙鼠、杨小舟蛾、蜀柏毒蛾、葛、模毒蛾、杨扇舟蛾、榆紫叶甲、黄褐天幕毛虫、落叶松球蚜、日本落叶松球腔菌(落叶松落叶病)、刚竹毒蛾、松针座盘孢(松针褐斑病)、蔗扁蛾、杨树花叶病毒。
四级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30种)。七角星蜡蚧、刺槐突瓣细蛾、热带拂粉蚧、木瓜秀粉蚧、双钩巢粉虱、日本鞘瘿蚊、飞机草、枯斑拟盘多毛孢(松柏赤枯病)、散斑壳(松落针病)、枣叶瘿蚊、柳毒蛾、红柳粗角萤叶甲、达乌尔黄鼠、大林姬鼠、朱砂叶螨、长尾仓鼠、曲纹紫灰蝶、凤眼莲、西花蓟马、美洲斑潜蝇、刺槐叶瘿蚊、水椰八角铁甲、刺桐姬小蜂、褐纹甘蔗象、加拿大一枝黄花、大米草、茶藨子透翅蛾、温室粉虱、长爪沙鼠、云杉散斑壳(云杉落针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8:30
目录
概述
属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