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说鼓子
民间说唱形式
据现存资料考证,松滋说鼓子原名“说古书”,由元、明朝的“词话”演变而来,并逐步形成一种民间说唱形式。清同治年间(1862年前后)开始在松滋境内的大岩咀、西斋、街河市、纸厂河一带流行。
简介
鼓书说唱经过历代艺人们的传承和不断改进,已经有了长足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曲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说唱乃至表演伴奏乐器作了进一步改革,韵白采用本地南面方言,说唱并重;音乐吸收松滋民歌部分曲调;伴奏除唢呐外,还增加了管弦、弹拨乐器。使得演唱、音乐、击鼓于一体,成为独具风格的民间奇葩,深受群众欢迎,在湘鄂边界尤其是松滋境内广为流传。
曲目
松滋说鼓子曲目丰富多彩,尉为壮观。街谈巷议、民间琐闻、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戏剧故事、神话演义、风花雪月、幽默笑话、人生疾苦等无所不包。
松滋说鼓子曲目段子基本上是表演者自编自唱,题材选定也是根据演唱者的喜好。一般曲目段子演唱10分钟左右,演唱者根据曲目段子内容配以声腔、形体表演。
特征
地域特征
原名说古书,由元明“词话”演变而来。最初为一人打鼓说书,题材均取材于街谈巷论,民间琐闻及小说戏文,演义传奇,它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
乡土特征
它是松滋的地方曲种,采用的是方言俚语,起初是以说为主,在末尾一句或两句加上唱腔,并以松滋“南五场”的地方语言为基调,乡音土调,幽默诙谐,通俗易懂。
视听特征
经过一代代传承人的不断革新,将以前的以说为主,改为说唱并重,加之音乐成份(松滋民歌的部分曲调),根据内容的需要引用一些现代流行音乐。伴奏也由原来单一的唢呐,增添了二胡、月琴、琵琶等乐器,使表现内容更为丰富,演唱形式更加活跃。
文学特征
句式较为工整,以“二二三”为主体,押韵合辙,基本上是一韵到底;每个段子都以“引子”开头,引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段子的篇幅可长可短,根据内容而定,篇幅中比兴句式较多。
道具特征
简洁轻便,信手可拿。它分别由“鼓”、“鼓架”、“鼓槌”三部分组成;鼓面直径23cm,鼓腰围长90cm;鼓架高1m,由6根圆径8cm的竹子构造而成;鼓槌均为木质,槌长24cm,大头直径1.5cm,小头直径1cm。
击鼓特征
表演者双手持鼓槌,节奏急缓有之,击鼓分别采用“敲”、“沉”、“漂”、“立”等方式,时而击鼓面中部,时而击鼓腹、鼓帮,极富节奏感。
互存特征
音乐伴随表演者击鼓的方位和轻重而起落。击鼓腹音乐起,点击鼓面中心音乐停止,鼓槌起着指挥棒的作用。
主要影响
说古书在松滋已流传上千年,古人由于文化生活贫乏,茶余饭后听“说古书”,可谓是一种精神依托,人们对这种听书的习俗有一定的依存性。特别是乡音土调使人备感亲切,人们爱听、爱学、爱唱,由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参考资料
松滋说鼓子.荆州市人民政府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16 23:40
目录
概述
简介
曲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