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梢斑螟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螟蛾科昆虫
松梢斑螟,Dioryctria splendidella Herrich-Schaeffer,为鳞翅目螟蛾科松梢螟属的一种昆虫。主要分布在黑龙江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寄主为五针松、云杉、湿地松、红松等。以幼虫钻蛀主梢,引起侧梢丛生,树冠呈扫帚状,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幼虫蛀食球果影响种子产量,也可蛀食幼树枝干,造成幼树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0~16mm,翅展20~30mm。灰褐色。触角丝状;前翅暗灰色,中室端有一肾形大白点,白点与外缘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白色波状横纹,白点与翅基部之间有两条白色波状横纹,翅外缘近缘毛处有一条直的黑色横带。后翅灰褐色,无斑纹。
椭圆形,长约0.9mm,黄白色,有光泽,近孵化时变为樱红色。
幼虫
一龄体长2.8mm,头宽0.3mm;二龄体长6.4mm,头宽0.6mm;三龄体长12.7mm,头宽1.1lmm;四龄体长17.9mm,头宽1.7mm;五龄体长20.6mm,头宽2.0mm。幼虫头部及前胸背板赤褐色,中、后胸及腹部淡褐色;体表有许多褐色毛片;腹部各节有对称的4对毛片;胸足3对,腹足4对,臀足一对。
长椭圆形,长约15mm,宽约3mm。黄褐色,羽化前变为黑褐色。腹末着生3对钩状臀棘,中央一对较长。
发生规律
吉林1年l代,辽宁北京河南陕西2代,南京2-3代,广西3代,均以幼虫在被害枯梢及球果中越冬,部分幼虫在枝干伤口皮下越冬。出现期分别为越冬代5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一代8月上旬至9月下旬,第二代9月上旬至10月中旬,11月份幼虫开始越冬。各代成虫期较长,其生活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成虫羽化时,穿破堵塞在蛹室上端的薄网而出,蛹壳仍留在蛹室内,不外露。羽化多在11时左右,成虫白天静伏于树梢顶端的针叶茎部,19-21时飞翔活动,并取食补充营养。具趋光性。雌蛾产卵量最多78粒,最少14粒,平均44粒,卵散产,产在被害梢针叶和凹槽处,每梢1-2粒,还有产在被害球果鳞脐或树皮伤疤处。卵期6-8天,成虫寿命3-5天。初产卵黄白色,1天后卵壳出现不规则红斑,3天后卵呈樱红色,5-6天后孵化出幼虫,孵化率70-79%。
幼虫5龄,初孵化幼虫迅速爬到旧虫道内隐蔽,取食旧虫道内的木屑等。4-5天脱皮1次,从旧虫道内爬出,吐丝下垂,有时随风飘荡,有时在植株上爬行。爬到主梢或侧梢进行危害,也有幼虫危害球果。危害时先啃食嫩皮,形成约指头大小的伤痕,被害处有松脂凝聚,以后蛀入髓心,蛀道长13-28cm,直径约2.5cm,大多蛀害直径0.8-1cm的嫩梢,从梢的近中部蛀入。蛀孔圆形,蛀孔外有蛀屑及粪便堆积。3龄幼虫有迁移习性,从原被害梢转移到新梢危害。所以在调查中往往发现不少被害梢内无虫的现象。
越冬幼虫于4月初至中旬开始活动,继续蛀食危害,向下蛀到2年生枝条内,一部分转移到新梢危害。被害新梢呈钩状弯曲。老熟幼虫化蛹于被害梢虫道上端。化蛹前先咬1个羽化孔,在羽化孔下面做一蛹室,吐丝粘连木屑封闭孔口,并用丝织成网堵塞蛹室两端,幼虫在室内头部向上,静伏不动,2-3天后化蛹。蛹一般不动,遇惊扰即用腹节与虫道四壁磨擦向上移动。
蛹期最长17-19天,最短10-12天,平均16天左右,羽化率90%以上。该虫多发生于郁闭度小、生长不良的4-9年生幼林中,在一般情况下,国外松受害比国内松严重,以火炬松被害最重。幼虫期的主要天敌有长足茧蜂,寄生率15-20%。蛹期有寄生于蛹的广大腿蜂。
防治方法
加强林区管理
加强幼林抚育,促使幼林提早郁闭,可减轻为害;修枝时留茬要短,切口要平,减少枝干伤口,防止成虫在伤口产卵;利用冬闲时间,组织群众摘除被害干梢、虫果,集中处理,可有效压低虫口密度。
汞灯诱杀成虫
根据成虫趋光性,甚至黑光灯以及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保护天敌
保护与利用天敌
药剂防治
于越冬成虫出现期或第一代幼虫孵化期喷洒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30%桃小灵乳油2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倍液、25%灭幼脲一号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最新修订时间:2021-02-01 03:5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