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
原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是原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历史沿革
2021年3月1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撤销杭州市下城区、拱墅区,设立新的杭州市拱墅区,以原下城区、拱墅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拱墅区的行政区域,拱墅区人民政府驻拱宸桥街道台州路1号。
教育概况
我局现有各类教育机构52个,其中:完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含国有民办2所),初中7所(含3所国有民办中学),小学18所(含国有民办1所),直属幼儿园14所(另有部门办、街道办、个体办幼儿园2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直属单位6个。
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实验学校2所,浙江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8所,省、市实验学校2所,省、市绿色学校18所,浙江省示范性幼儿园7所,甲级幼儿园10所,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基地5个,杭州市小班化实验学校3所,高校附属中小学4所。
至2008年8月,我区在编教职工2731人,其中:特级教师23名(退休4名);省教坛新秀26名;市教坛新秀225名;市第一、第二层次学科带头人41名。
2008学年,我区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29672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口子女9683人,占学生总数的32.63%。在园婴幼儿12384人,其中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婴幼儿数5852人,占47.25%。
根据基础教育统计,幼儿教育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为100%,等级幼儿园覆盖面为96.80%;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为100%;小升初为100%,初升高为100%,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小班率为80.1%,初中小班率为76.1%。
教育特色
2003年,下城教育先在“打造高水平教育强区”的目标基础上,提出“营造高水平教育生态”的前置条件,进而又提出“更均衡、更公平、更充裕”的“三更”目标,以及争创全国一流现代化和谐教育的目标,并一以贯之,形成了“三二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期间,各界的关注日渐增多,《人民教育》2003年第21期专题刊登特别报道《营造高品质的教育生态》;《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1日“局长视点”栏目发表署名文章《营造高品质的教育生态》;2005年,专著《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6年开始,下城教育在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教育生态特质的理念、制度、工作体系,区域教育整体已经相对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着手开始对多年的实践、探索作梳理、提炼,试图从理论基础、核心内涵、实践支撑、成果形态等方面全面建构教育生态理论体系,直到今天有幸在这里举行首届教育生态理论研讨会。期间,教育生态理论下的相关目标、理念已经数次写入下城区委、区政府工作报告中。
2008年5月15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相关的教育科研研究专家,在下城举行了“全国首届教育生态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对下城区首创的教育生态理论予以了高度的评价。
2008年5月16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下城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合作协议,下城区成为全国首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自2008年至2013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每年将派5位专家进驻下城教育局,指导下城教育工作,提升下城教育成功经验,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教育特色理论。
思想力决定行动力。教育的本色问题,首先取决于教育理念。理念,是前进的导航标,对于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事业品位。在教育生态理论的指引下,下城教育不断创新,并形成了下城区域教育理念。
教育生态观的本质是“生命观、人本观、民生观”;特征是“多样性、自主性、协同性”;终极目标是每个人“个性、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符合“均衡性、优质性、开放性、创新性、品牌性、科学性”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符合国际教育的共同价值,符合求同存异、多赢共和的普世价值
“三二一”教育发展目标
“三”,指“三更”,即“更均衡、更公平、更充裕”。
“二”,指“两高”,即营造高品质教育生态,打造高水平教育强区。
“一”,指“一流”,争创全国一流现代化和谐教育。
:“三三三”教育发展思路
三类教育“活两头,强中间,优全盘”,实现网格式发展;
三区教育“优化南区、做强中区、加快北区”,实现错位式发展;
三个满意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实现连动式发展。
4.核心精神:“先一步,高一层,可持续”教育精神
“先一步”即理念超前,坚持创新,先人一拍,体现发展速度;
“高一层”即追求品质、品位,实现高位,高人一筹,体现发展高度;
“可持续”即追求优化生态,注重制度,长效发展,体现发展长度。
教育创新
(一)创新制度设计
一种理念,不能变成一种制度,它行而不远,行而不久。制度建设经济杠杆更重要。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产物。制度不一样,激励机制不一样,就会产生不同的绩效。没有完善的制度,只有发展的制度。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践行教育生态观的理念,创新制度设计,关注“生命观、人本观、民生观”,优化系统功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进行直属单位体制改革。将进修学校、教研室等9个单位的行政职能剥离出来,整合组建成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社区教育中心、教育后勤服务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以中介、服务功能替代原来的行政职能,从根本上确保教育服务落到实处。
首创督评“一室两中心”的组织架构。成立区督导室、学前教育督导评估中心、社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逐步完善适合下城终身教育体系的督导评估体系,开展教育发展性评估、教育质量增量评估。
构建全国首家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体系。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教育、财政、人事等10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成员,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任监测中心主任,建立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科学分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亚太地区社区学习资源中心永久落户下城。召开社区学习资源中心建设国际研讨会,就筹建组织管理机构、资源整合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搭建社区学习的网络平台。
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着力建设学校内部自主发展机制,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与职能,规范学校与政府、家庭的关系,促进学校依靠政府、服务社会、提高教育为民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构建新型政校关系,形成校本管理体系,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健全社会参与机制
(二)创新行动项目
创新行动项目,体现了教育生态观所倡导的个性化、多样化、国际化价值取向,实现教育项目优质化,寻求教育功能最大化。高位运作,重心下移,稳步推进,彰显特色。
项目一 名校集团办学,扩张优质覆盖
名校集团化建设。为了尽可能解决“择校难”,做到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将“源于母体、别于母体、优于母体”的生态理念融于一种崭新的“嫁接办学”模式。尝试在输出“名校”优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度的扩张,同时这种扩张是尊重个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嫁接出具有生命力的子体,再将新子体培育成新母体,拓展各类优质教育,形成具有名校优势的“优势集”和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群”。联盟办学,强调“平等、互生、共荣”;移植办学,着力突破名校原有的发展瓶颈,强调的是品牌的整体移植。逐渐形成“聚变—裂变—再聚变—再裂变”的再生性教育生态发展模式,成功架构名校(园)集团化办学“下城模式”。在解放思想大行动中,进一步开拓名校集团化办学思路,首次推出优质学校、特色学校集团化模式,即优特学校集团化模式,并成立全省首个联盟式特色教育集团。至此,我区名校集团化覆盖率为100%,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为95%,惠及3万多名学生,成为全省推进名校(园)集团化战略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城区之一。
名、特、优组织建设。教育生态观的“多样性”,关注和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基本的教育公平进而跃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在区域推进名校集团化的背景下,名、特、优组织建设,推动每一所校(园)都努力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办学优势的公办、国有民办、社会力量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外来务工子女专门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寄宿制、走读制、小班化等各级各类学校,形成多样化办学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共生共长的良好格局,不断满足老百姓优质化、个别化的教育取向,孩子就近入学的条件逐年成熟,从2003年-2007年,区内择校率逐年大幅下降,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项目二 特色品牌创建,呈现多样优质
千校一面,万人同语,整齐划一,没有韵律,是思想的弱化,思想的僵化,思想的缺席,是教育的天敌。教育的同质化、单一化将使教育生态失衡。特色,是品牌的基础,是教育品牌的具体呈现方式。一个优秀的教育品牌,本身就是特色资源的聚集。只有发展和培育真正以特色取胜的品牌,形成差异,才能够真正满足人民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差异性的核心特征,使教育特色品牌建设战略成为实现教育多样性,营造高品质教育生态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和谐。
下城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经过教育生态理念的多年实践,以及2006“下城教育文化年”、2007“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年”的挖掘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特色品牌知识、经验和人才,形成、打磨了一系列原创性的品牌。如,“三满意”争创活动、月评季考制度、直属单位体制改革、教育超市、教育公园、欢乐广场月月演、收费阳光工程、梯级名师培养、主粮+杂粮培训、三单培训模式、名师共享制度、初中教育高地、托幼一体化工程、幼儿办学“零无证”、市民大课堂、督评“一室两中心”、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携手“1+6”系列活动等品牌。
项目三 提升队伍涵养,打造优质群体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在更加坚定地走教育生态发展之路的首要前提下,我们坚持走队伍内涵发展之路。局班子、基层单位班子空前地清醒、理性,这是固本之基,是发展之源。涵养队伍,必须营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师不断自我提高、完善的生态环境。以教育“生命观”的理念来对待教师,不断消除职业倦怠感,提升幸福感。重心下移,关注一线普通教师的成长,优先保障发展北部地区教师,加速均衡,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实行“培训机构出培训菜单,教师自选培训菜单,教育局出钱埋单”的“三单”培训形式;构建“主粮+杂粮”的培训知识体系,围绕专业内容和综合内容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实施“梯级名师培养”工程,激发下城每一个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每一层次教师成长搭建更宽广的平台和更高层次的目标,激活整体教师素质不断抬升,作用于优秀师资的扩张再生,涵养名师群;实行“名师共享”,促进学校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首推对外“课题招标制”, 推出重大应用性综合改革课题,面向全国教育部门和个人招标;开展“校园因你而美丽”——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关注下城教育的一线教职工、学生、家长,传递对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深深敬意。
项目四 倡导草根研究,创建“学术之区”
创建“教育学术之区”是实现教育向优质化发展的具体举措。我们对“教育学术”进行泛化、浅化、本土化,对教育学术的概念进行一次思想的解放:凡有作用于教育教学,以及教育管理改进、革新,有利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长的学习、思考、研究、笔录、著作等活动,均为学术行为。学术是参差多态的,参差多态就能各有所长,各尽所能,参差多态的是幸福的,是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草根研究”是最富生命力的研究,推进“草根”专项课题研究,是学术研究“重心下移”的自然趋势。
“草根”专项课题研究。提炼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一切成功的经验、体会和做法,积极倡导教师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鼓励教师深度思考。
“学术大讲堂”。注重发挥各层次教师的积极性,大力倡导一线教师走上“学术大讲堂”,努力为他们搭建交流、展示的舞台,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
项目五 拓展发展视野,强化交流合作
一个系统要走向有序,其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系统开放,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要通过开放的有序、涨落的有序、远离平衡态的有序,实现系统新的有序状态。教育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需要以开放交流为重要手段,合理引进,充分交流和利用外在资源,使教育走向进步和有序。教育系统要保持生机、活力和繁荣发展的势头,必须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大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区域教育生态的开放,是择优的开放,必须进一步面向区域教育系统外。
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个人英雄的时代,需要借力,需要团队。所谓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借力发挥,借力是开放的发散性思维,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开设“高访班”;成立全国惟一一个区域性APEID中心;自2003年始,每年举办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下城的常设性会议。
教育优势
一、环境资源优势
下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地位,各街道、部门、各界朋友都给予下城教育大力的关心、支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持续优化。下城教育长期坚持以营造高品质教育生态,形成了开放、传承、吸纳的胸怀、智慧和气度,实现了教育思想、理念、价值观上下同频共振,各项工作环环相扣,良性循环往复的融合优势。
二、队伍竞争优势
清华大学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谓也。下城教育近年来一直倡导“教育家”办学的理念,着力营造孕育教育家需要的土壤,激发教育梦想,挥洒教育激情。教育队伍有思想,有个性,有实力,有能力,有斗志,有境界,风正气顺,既有共同的愿景,又有个人的理想,富有朝气和锐气,处处彰显大气,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队伍。名校长队伍、名师群体、骨干教师,梯级呈现,和谐发展。外部柔性人才队伍,与内部人才队伍有机交融,相得益彰。
三、改革创新优势
下城教育,创新起家。先人一步、捷足先登,一步先、步步超,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不论是表象的,还是隐性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项业绩中,“创新”的足迹都更加鲜明,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下城已经让创新成为习惯,“创新”已经成为下城教育的文化性格,形成了创新自觉,创业创新的喜悦触及更多的领域,普惠更多的群众。
四、教育协同优势
围绕“活两头、强中间、优全盘”的发展思路,我区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社区教育形成我区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金三角”,学前教育走在前列,学前教育走在前列,社区教育全国领先,“合力效应”已经显现。
五、区域质量优势
近几年,下城教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使得各项工作名列前茅,群众满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科研成果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名列全市前茅,呈现出均衡化、优质化、公平化、平民化的发展态势。下城教育已经成为下城的“金名片”。
近年来,下城教育已基本建立以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结构,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准,实现基本教育服务公平均等,初步形成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态势。各学校发展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教育创新、教育特色显著,教育资源配置较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张,优质学校数量多,小班化教育推进程度高,教师队伍优良,职业幸福指数高,教科研成果突出,素质教育成效明显,创造了众多的“第一”和“惟一”。受教育者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社会弱势群体中适龄儿童受到充分关注和保护,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教育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提高市民素质提供智力支持的能力显著增强。
获得荣誉
2008年,根据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浙江省文明单位的复评结果,继续保留“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31 09:3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教育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