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拒金
东汉典故
《杨震拒金》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典故。
原文
杨震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标准版
杨震(曾)推举秀才王密,四次升官,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往郡中上任途中,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这时做昌邑县令,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老朋友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愧疚地出门走了。杨震为官清廉,不接受私下的请求。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吃蔬菜,出门步行,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官吏子孙,将这些留下,不也是十分丰厚的吗?”
故事版
杨震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他调任东莱太守,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今山东金乡县境)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俩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王密顿时满脸通红,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 杨震为官,从不谋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
杨震介绍
杨震(公元59一公元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出身名门,八世祖杨喜,在汉高祖时因诛杀项羽杨敞汉昭帝时为丞相,因功被封安平侯。父亲杨宝,因刻苦攻读欧阳生所传授讲解的《今文尚书》,而成为当时名儒。衰、平二帝时,杨宝隐居民间,以教书为生。居摄二年(公元7),杨宝与龚胜龚舍蒋翊一起被朝廷征召,他因不愿出仕做官,便逃避隐匿、不知去向。东汉光武帝刘秀很敬重杨宝才华、学识、品德和气节,建武中特派官家车辆征召他人朝做官,他因年老有病,未能成行,而老死家中。
杨震从少年起就特别聪明好学。当时,今文经学居官学正统地位,非常盛行。他为了通晓今文经学的深刻含义,就拜桓郁为师,深钻细研《欧阳尚书》。桓郁是当朝九卿之一的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选试博士,曾为汉章帝和汉和帝讲授儒经,是当时既显赫又有很高学术威望的经学大师。在桓郁的教授下,他通晓经传,博览群书,对各种学问无不深钻细研。
杨震对教育事业特别热心,从20岁以后,对于地方州郡长官征召他出仕做官的召请任命置之不理,一心一意自费设塾授徒,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他当时家住华山脚下的牛心峪华阴双泉学馆、客居于湖(今河南灵宝市豫灵镇董社源)讲学将近十多年,弟子多达1000多人,加上牛心峪学馆的学生已超过了3000人,完全可以同孔子有三千弟子关西孔子杨伯起虞放陈翼就出气自杨震门下,虞放在汉桓帝时,官至司空(掌管国家工程建设的官员)。
杨震在家乡办学30多年,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因此,名声很大,远近钦慕,连当时职掌统兵征战大权的军事首领大将军邓鹭都深知和十分敬重杨震的学识、贤名和品行,亲自派人征召杨展襄城(今河北省襄城县)令;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升为督察州郡政务的官员——荆州刺史;永初六年(公元112年),升迁为负责一郡政务的官员东莱(今山东省掖县)太守。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调任为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元初四年(公元117),杨震进入朝廷任职,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太仆,负责舆马及牧畜之事。同年十二月调为九卿之一的太常,掌管朝廷礼、乐、郊庙社视之事。汉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升为司徒,为“三公”之一,主管教化。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升为太尉,掌管朝廷军事大权,任此职至延光三年兰月。杨震从应征人邓鹭幕府起,到被罢免太尉止,出仕二十多年。这二十年间,杨震能格尽职守,秉公办事,勤政廉洁,为国为民,成了千秋万代学习的楷模。
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四知先生”.
杨震为官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汉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杨震被调人朝廷担任太仆之职,后来升调为太常。杨震在任太常之前,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杨震任太常后,唯才是举,他所选用的陈留、杨伦等,都是通晓经书、学识过人的今名士,能将所从事的本门学业弘扬光大,儒生们对此称赞不已。延光二年,杨震代替刘恺太尉汉安帝的舅父、官居大鸿胪(九卿之一,分管礼仪)的耿宝向杨震推荐中常侍(传达皇帝诏令和掌管文书的官员)李闰李常执金吾(督巡三辅治安)的阎显也利用职权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友人朝做官,杨震同样予以拒绝。而掌管工程建设的司空刘授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征召此二人人朝做官,并且在很短时间内予以提升。两相对比,可见杨震为官是何等的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但杨震因此召致阎显怨恨。
杨震为官疾恶如仇,敢于直谏。永宁元年,他代替刘恺任司徒职务,第二年,邓太后逝世后,朝廷中皇帝身边的内宠开始横行。汉安帝乳母王圣唐尧虞舜时代,贤能有德的人,都在朝中为官,而恶人则被流放监禁,天下百姓都心悦诚服,国家一派兴旺发达的气象。当今之世,古人推崇的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等九种道德,未能发扬光大,而按幸小人却充斥朝廷内外。阿母王圣,出身卑微,因遭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奉养圣上。虽然有推燥居湿抚养陛下的辛勤劳苦,但陛下对她前后所封赏的财富荣耀,已远远超过了她的功劳。然而她贪得无厌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经常交际朝臣,接受贿赂、请托,扰乱夭下,使朝廷清正的名声受到损毁,如同日月蒙上灰尘一样。《尚书》曾告诫说:母鸡啼鸣是不祥之兆;《诗经》也讽谕奸诈多谋的女子参政是丧国的根源。过去郑庄公屈从母亲意愿,任由弟弟叔段骄横不法,结果,叔段准备谋反,郑庄公不得不用暴力手段将其弟诛杀。《春秋》对此事持贬抑态度,认为郑庄公'不教而诛',是不道德的。自古以来,奸诈的女子和小人都是很难相处的,亲近她们,她们就会嬉闹放纵;疏远她们,她们又会心怀怨恨。《易经》上说:'无所遂其心愿,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说的就是奸诈的妇人不能千予政事。因此,应当迅速送阿母出宫,让她居住在外面,同时还要阻断她女儿同宫内的往来,这样就能使恩情和德行都继续保持下来,对陛下和阿母都是好事。请陛下舍弃有碍大局的儿女私情,割除有害国家的仁爱优柔之心,把精力集中在日理万机的朝政上,谨慎使用封赏拜爵的权力,减少下面的贡奉,减少百姓的赋役征发,使天下德能兼备的'鹤鸣之士'都群集在陛下周围,为朝廷出力;让正在朝廷做官的士大夫帝后爵位的继承上,自古以来都是父死子继,兄亡弟及,以防别人篡夺爵位。臣见诏书踢刘护的远房堂兄刘瑰承袭了刘护爵位为侯,而刘护的同胞弟弟刘威
大司农主管的国库资财匮乏,恐怕国家到了难以安定的时候了。臣适才看到皇上下诏为阿母在津城门内大建府第,合两坊为一坊,将街道都占完了,雕刻装饰极其精致。如今盛夏,正是草木旺长农业生产大忙的时候,在自然灾害严重、国库空虚、农业大忙的情况下,动用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开山取石,修建府第,不是很不合时宜吗?特别是动用大匠、左校以及其它官员,建造衙门官署几十处,相互攀比,费用过亿,耗资特别巨大。周广、谢恽兄弟,既不是皇上重要亲戚,又不是皇室枝叶贵属,仅仅依附皇上周围亲幸的奸债小人,与樊丰、王永等人共分权力,嘱托遍布州郡,威势动摇大臣,宰相衙府想征召人材,大多都要看他们的眼色行事,被招来的人差不多都是通过行贿买官的无能之辈,甚至一些过去因贪污纳贿被禁锢不许做官的人,一些放浪形骸、胡作非为的人,也都通过行贿重新得到了高官显位,以致黑白混淆
清流,使老百姓学习效法皇帝的做法,节俭办事。而陛下身边那些亲幸小人,不与皇上同心同德,骄奢淫逸,超越礼法规则行事,广招工匠,盛修宅第,卖弄权势,作威作福,致使天下百姓人人怨恨。现在,地震就发生在京城,恐怕是上天发怒而惩罚的吧。再说,去年一冬无雪,今春又没有下雨,百官为此十分焦虑,而陛下身旁那些势利小人,仍旧修缮不停,这才是真正导致上天久早不雨的原因呢。《尚书》中说:'只有君主可以作威作福,锦衣玉食,做臣子的是不能仿效的。'请陛下刚健中正,逐弃那些骄奢不法的近幸
杨震前后所上奏章婉转诚恳,切中时弊,安帝对此一点也听不进去,而且产生了厌烦不满情绪,樊丰等人更是侧目而视,恨之人骨。但都因杨震是当时名儒,名声很大而不敢加害于他。不久河间(今河北雄县杨展奏章,仍不醒悟,将赵腾押赴都市斩首。
适逢延光三年(公元124)春天,安帝东行巡游泰山,樊丰等人乘皇帝在外巡游之机,竟相修建宅第。杨震属下椽吏高舒召来大匠官署的令史查问,得到樊丰等人伪造假诏书等罪行证据,于是杨震便准备好奏章,等安帝巡游回京后上奏此事。
陕县截住了杨震的灵车,不准运回本籍,并将灵枢露停道旁,一任日晒雨淋。杨震的几个儿子则被罚做苦役,代替邮差往来送信,广大百姓无不为之垂泪。
一年以后,汉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人都被处死,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上书顺帝要求重新调查处理杨震冤案。当时朝廷上下都交口称赞杨震的正直忠烈,于是,顺帝就下诏给杨震平反,除拜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官赠钱百万外,还下诏以很高的礼仪改葬杨震于华阴潼亭。改葬这天,远近百姓络绎不绝都来参加葬礼,以纪念这位清正廉洁、正直无私、疾恶如仇、敢于直谏的好太尉。
王密介绍
王密,东汉时期山东昌邑县令,是他的恩师杨震
西汉清官杨震千古美名
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有的人认为;只要有了钱,世界上没有办不成的事,也没有打不通的关节,只要有了钱,能把白的说成黑的,把是说成非,把一个好人诬陷为罪犯,把一个罪犯狡辩为良民,《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就对王婆这样说:“玉皇大帝也要黄金铺地、宫殿、楼台,我只要给他钱,就能强占妲娥、占了织女,拐走许飞琼,盗走西王母的女儿,”以上这些话是贪官污吏和坏人的逻辑。但世上的清官和好人认为;钱是好东西,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不是万能。他们把自己的名节、道德、品质、理想和情操,看得高于一切,决不做金钱的奴隶、决不让来路不明之钱沾污自己的清白之身,东汉时的清官杨震就是这样一个千古传颂的人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30 17:24
目录
概述
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