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莹 (1939.01-2012.03),男,四川省乐山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
辽沈战役纪念馆副馆长、党委委员、副研究员。著名文博工作者、考古工作者,辽沈战役及东北解放战争史、东北近现代史研究专家,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建设和成立的重要参与者。
人物履历
杨美莹 (1939.01-2012.03),四川省乐山市人。大学本科学历。著名文博工作者、考古工作者,
辽沈战役及东北解放战争史、东北近现代史研究专家,
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建设和成立的重要参与者。
1964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文革”期间在北镇青堆子‘五七’干校劳动、学习,任排长;后任锦州市革命委员会宣传委员。
“文革”结束后,曾担任辽宁省考古工作队副队长,锦州市博物馆陈列组组长。
1984年7月25日,任辽沈战役纪念馆(暨锦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党支部委员。
1985年12月,任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文物征集处副主任。
1986年7月,任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文物征集处副主任。
1986年10月25日,被任命为升格为正县级单位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馆长助理,不久,改任副馆长,党总支委员。
1990年6月,任辽沈战役纪念馆副馆长,党委委员。
1990年12月,当选为东北解放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1995年4月,退居二线,任辽沈战役纪念馆副县级调研员。
1999年1月,正式退休。
2012年3月7日,在锦州病逝,享年73岁。
辽宁省考古学会第二、第三届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辽宁省博物馆学会理事。东北近现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共锦州市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人物生平
1939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
五通桥区冠英镇。 1964年7月毕业于
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届同学中有
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
熊传薪、
洛阳古墓博物馆原馆长
余扶危等)。后分配到
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工作。
文革期间历任
北镇青堆子‘五七’干校排长, 锦州市革命委员会宣传委员。
文革后任
辽宁省考古工作队副队长,辽宁省考古学会理事,参与了
辽西地区的许多重要考古工作。
70年代末起任
锦州市博物馆(暨辽沈战役纪念馆)陈列组组长。
1978年受辽沈战役纪念馆指派赴北京,通过
罗荣桓的夫人
林月琴转请时任
中共中央副主席、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的
叶剑英同志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题写馆名。 1978年8月9日 ,叶剑英元帅欣然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1983年5月,去北京文化干部学院,参加
国家文物局举办的文博学习班。
1984年7月,任辽沈战役纪念馆(与锦州市博物馆一馆两牌)副馆长,主抓业务工作。
1984年9月,出席国家文物局在长沙召开的纪念馆工作会议,讨论纪念馆工作条例。
1985年7月11日,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任文物征集处副主任。
1986年4月,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成立,继续任文物征集处副主任。
1986年,被任命为升格为正县级单位的辽沈战役纪念馆副馆长,继续负责全馆业务工作,分管研究部、陈列部、征集保管部。
1986年11月,出席了中国博物馆学会在泰安召开的博物馆建筑设计讨论会。
1990年12月,主持了东北解放战争史研究会成立大会,并当选为副理事长。
1993年,担任辽沈战役纪念馆全景画馆改造副总指挥,改造和完善了
攻克锦州全景画馆。
1995年4月,任辽沈战役纪念馆副县级调研员,协助辽沈战役纪念馆主要领导工作。1999年1月退休。
2012年3月7日凌晨2时许病逝于辽沈战役的主战场——锦州。
人物成就
辽沈战役纪念馆
1985年4月29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厅字【1985】139号)《关于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批复》,决定在锦州新建辽沈战役纪念馆。
1985年7月11日在锦州召开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定组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12月,任命杨美莹同志为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文物征集处副主任。 1986年4月,
中共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公布成立了以
伍修权为主任,
洪学智、张秀山、
贺晋年、郭峰为副主任,
刘振华为常务副主任,
程子华、
宋平、
王首道、李运昌、
戴念慈等为委员的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负责领导和统一协调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建设工作。杨美莹同志继续担任文物征集处副主任,负责文物征集工作。辽沈战役纪念馆虽始建于1959年,但征集辽沈战役期间的文物较多,而反映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文物较少。这与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确定的要反映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胜利过程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一开始,就把征集文物摆到重要位置上,安排了相当的力量和经费。文物征集人员由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军分区、第四十集团军抽调组成,按工作需要,编成8个小组,分赴全国各地征集文物。广州军区、沈阳军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单位为文物征集予以了大力支持。1985年11月,陈云同志把一件棉背心和一顶皮帽子,及文件箱捐赠出来。在杨美莹同志和其他文物征集人员的努力下,从1985年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伊始至1988年辽沈战役纪念馆落成,共征集文物1973件,保证了辽沈战役纪念馆陈列展览的需要,提高了陈列展览的思想性、科学性。
杨美莹同志还是辽沈战役纪念馆陈列设计责任编辑,在陈云同志“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的理论指导下,杨美莹同志和其他陈列设计主创人员,实施具体设计和布展工作。并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辽沈战役纪念馆陈列艺术总体方案研讨会,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评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从整体上看辽沈战役纪念馆陈列艺术总体方案是成功的,体现了军事性质的特点。
杨美莹同志还担任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全景画(攻克锦州全景画,中国第一幅全景画)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积极组织协调攻克锦州全景画的创作工作,保证了攻克锦州全景画馆按时完工,并对外开放。
杨美莹同志先后列席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的历次会议。为1988年10月31日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的顺利落成和正式对外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作和学术研究
杨美莹同志长期担任辽沈战役纪念馆副馆长、党委委员、副研究员的职务,分管业务工作。积极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主持编辑各种期刊和书籍,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业务发展做出了贡献。
杨美莹同志还先后担任辽宁省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辽宁省博物馆学会理事,东北解放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基金领导小组副组长,东北近现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共锦州市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学术研究组织的职务,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参与编辑学术研究书籍。
人物著作
主编或参与编写和编审了《血色黎明》、 《黎明前的斗争》、 《辽沈战役纪念馆》、 《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英名录》、 《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辽沈风云》、《辽沈大决战》、《解放战争与东北》、《解放战争与东北》(第二辑)、《丰碑》、《辽沈战役纪念馆画册》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