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城关镇丁庄人杨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有文献记载的
梅花拳大师。他写成的《习武序》一文,在
冀鲁豫一带梅花拳内部弟子中广为流传。
杨炳,字虎文,号松岩,内黄县城关镇丁庄人,生于康熙11年11月16日末时(公元1673年1月3日)。据史料记介载,杨炳“虎项猿臂、技勇绝伦,作文雄壮,下笔立就”,乃文武双全之才。他刀枪剑戟样样精通,手舞180斤春秋大刀风雨不透;让人头顶5个烧饼,百步之外他能逐个射落;两臂能夹两个石磙……。康熙47年(公元1708年)中戊子科武举,康熙51年10月14日(公元1712年11月12日),以非凡的武功和出色的“策问”应对,中康熙
壬辰科武
探花,授御前侍卫兼京营都司佥书加一级,诰封
通议大夫(
正三品)。康熙52年3月18日(公元1713年),康熙大帝念其“武勇夙谙,恪勤茂著,周旋
禁闼历夙夜以宣劳,环卫
庭墀直云霄,而奉职允称爪牙之选”。于是对杨炳及夫人党氏,杨炳之祖父杨士兴、祖母朱氏,杨炳之父杨达、母亲袁氏分别进行封赠,各赐《奉天诰命》一道。后因其与皇太子结怨,于乾隆6年(公元1741年)以“亲老告假终养”。从康熙、雍正到乾隆,杨炳一生保过三朝朝廷。乾隆12年10月2日辰时(公元1747年11月14日)辞世,终年75岁。
杨炳自幼习练梅花拳,是我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梅花拳大师。在任御前侍卫时,他将梅花拳传入京城,北京人还称梅花拳为“老杨拳”。辞朝后杨炳住在丁庄村花园,这时他虽处在“正静养时也,犹斤斤以武艺为念”。为了使梅花拳这一中华武术之奇葩不仅在理论上、技击功法上进一步完善规范,而且要进行普及发展,他於乾隆7年(公元1742年)写出了《习武序》这篇重要著述。
在这篇论著中杨炳首先批判了“至治之世而武可以不练”的错误观点,阐述了“武可以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的哲理,推崇“自古圣帝明王莫不隆文重武,公卿大夫率皆出将入相”的榜样,鞭笞了当时“庸儒俗子,互相讥笑”,“文而弗武,武而弗文”的社会不良风气。
他在文中制定了“习武规矩十二条”,要求梅花拳弟子必须讲修身养性,身心并练,文武双修;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凡事要知进知退、趋利避害;师徒之间诚敬诚爱,至亲至密。这是东方文化传统和梅花拳自身的性质决定的。
杨炳还对梅花拳弟子提出“五戒”、“五要”。“五戒”:不许打拳卖艺,招摇撞骗;不许保镖护院,仗艺仗势;不许艺传匪人,结伙砸抢;不许强霸良女,为非作歹;不许酗酒,扰乱乡里。“五要”:要爱国守法,奋勇抗敌;要扶贫助弱,御恶除霸;要团结乡友,和睦乡邻;要尊师爱徒,扶老携幼;要兄友弟恭,谦虚忍让。从而使梅花拳的武德有规范可依。
杨炳还唯恐梅拳习练者“心有神疑,习武不专”,又在《习武序》一文中设立“或问”数条,立论鲜明,论述精辟。他将儒道思想渗透于梅花拳里,将《易经》的深奥法则寓于拳法之内。
当代历史学界和武术界的许多专家学者,视《习武序》为瑰魂宝。历史学家因发现了这篇著述,解开了我国近代发生的义和拳运动之谜:原来义和拳起源于梅花拳,义和拳运动就是梅花拳运动。杨炳的《习武序》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民间的流传,为
义和拳起义打下了思想基础。杨炳同时又以过去的职务和威望在运河两岸广收弟子,为义和拳起义奠定了组织基础。如,滑县“天理教”起义的领袖冯克善,山东清水教起义领袖王伦,河北白莲教起义首领李存仁,山东冠县农民起义首领杨四海,以及震惊世界的义和拳起义领袖河北威县沙柳寨的赵三多都是杨炳的传人。梅花拳师们发动并领导了清末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杨炳的《习武序》汲取了中国古代的兵法思想精华,又揉进了儒家、道家、易学的思想和法则,因此武术界把《习武序》看作梅花拳的文武大法,称杨炳关于梅花拳的文理和拳理博大精深,细微玄妙而又包罗万象。加之,我国清代基本上没有武术理论著作,因此,《习武序》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有人赞之:杨炳“武烈出众”,“其韬略比黄吕,法术效孙吴,勇过伍明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特武略骎骎师尚父,更有文章祖先尼”(见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路遥著《
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
山东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