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宗五年(1233),金元帅
崔立以
汴京降,杨奂
微服北渡,冠氏统帅赵寿之邀请杨奂,待以师友之礼。门人自
京师载书而来,聚而读之。
东平路守将
严实听说杨奂的名声,数次询问其行踪,杨奂最终也没有一见。
元太宗九年(1237),诏宣德税课使
刘中考试诸路
儒士。杨奂应试东平路,两中赋论第一,跟随监试官北上,拜谒
中书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推荐为河南路
征收课税所长官,兼
廉访使。杨奂即将出发,对耶律楚材说:“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奂以书生,理
财赋己非所长,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此时,急而扰之,糜烂必矣。愿假以岁月,使得
摩抚疮瘐,为朝廷万一之助。”耶律楚材认为有道理。杨奂至,招徕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均以简易为要。巡访境内,杨奂亲自询问
盐务月课几何、难易若何。有人进言增加税额,杨奂责之说:“剥下欺上,尔欲我为之也!”即减原额四之一,公私便之。不到一月,政成,
时论一致称颂,谓从来
漕司所未有。在职十年,以老病
致仕。
杨奂
博学强记,读《
资治通鉴》,论汉魏正统,不平其事,著书驳正之。文章务去陈言,以因袭古人为耻。著有《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
《
元史》:朝廷诸老,皆折行辈与之交。关中虽号多士,名未有出奂右者。奂不治生产,家无十金之业,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人有片善,则委曲称奖,唯恐其名不闻;或小过失,必尽言劝止,不计其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