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墓位于河南省
洛阳市偃师县国道310与夷齐路交叉口向北500米杜甫园内,不过如今仅保存下来一座墓碑,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偃师县令朱续志所立,上书“晋当阳侯杜公讳预之墓”的题字。
杜预墓位于河南省
洛阳市偃师县国道310与夷齐路交叉口向北500米杜甫园内,不过如今仅保存下来一座墓碑,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偃师县令朱续志所立,上书“晋当阳侯杜公讳预之墓”的题字。其西、其南分别有
杜预后世子孙唐朝诗人
杜审言之墓和
杜甫之墓。
上古时人不合葬,他们明白死生之道,生则有识,死则全无。中古圣人改为合葬,大概是认为分葬、合葬本无定则,主要是为了示教于生者。自此以后,大人、君子或合葬或分葬,人生的事还没有弄清楚,哪能知道死后的事,所以各以自己的愿望行事。我以前做台郎,曾因公事经过密县的邢山。山上有一坟墓,我问农夫,说是郑大夫祭仲的墓,有人说是子产的墓,于是率领随从人员去祭奠参观。坟墓造在山顶上,四望无遮无碍,山脉南北走向而墓斜向东北,朝新郑县城,意为不忘本。墓的隧道只堵塞后面而前面敞开,不填土,告诉人们里面没有珍宝,不需要重隔深埋。山上多美石却不取用,不过是收集洧水边的自然卵石砌墓,以不劳工巧为贵,且此石于世上无用。君子推崇这种葬法有节俭之情,小人无利可取,所以经历千载而完整无损,这是由俭得来的。我去年春天入朝,因郭氏丧亡,按陪陵的旧制,自己上表在洛阳东首阳山之南营造将来的墓穴。所得的地盘中有一小山,其高显然比不上邢山,但是东仰二陵,西望宫阙,南观伊洛,北望夷叔,旷然远望,心情安适。所以栽树开道,作好建墓准备。到时候都用洛水圆石,开隧道向南,规模样式仿效郑大夫,想以俭约来保全坟墓,棺木、器皿、衣物,都要与此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