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彤
清朝诗人
杜彤,字子丹,号仰兹。直隶天津人。清光绪时翰林院编修。官至新疆提学使并署布政使。善行楷,于时,翰林书皆馆阁体,唯独子丹能魏书,拔俗出众。
简介
杜彤(1864年1929年9月),字子丹,又字仰滋,晚清直隶天津杨柳青镇人。
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出生,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2甲14名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官至新疆提学使并署布政使。工书行楷。
1906年,新疆提学使杜彤令各道改塾学为两等小学堂,并设立各类实业学堂、汉语学堂、识字学塾。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1906年杜彤首任新疆提学使时说:“国家之命脉在多数之(小)学堂”,并说:“兴学于新疆视内地艰难倍蓰”。 杜认为兴办学堂旨在:“一、求普不求高;二、学务用人,厚薪不兼差;三、循次渐进,不惑于各族人民难于见功之说”。
杜彤共育有七名子女:
杜彤与嫡夫人刘氏育有三女一子:杜联澄(三姐)、杜联溎,字涵若(四姐)、杜联凯,字振武(子)以及杜联喆(幼妹)。 杜彤与郝氏又育有一子:杜联齐,又名杜颖陶。 杜彤与赵氏再育有一子一女:杜联棨(子),杜联沅(女)。古笺集大成者当为明崇祯年间的《十竹笺谱》和《萝轩变古笺》都是以彩色套版精印成册的,可谓雅趣高绝,专供士大夫“清玩”的。现代的则有鲁迅和郑振铎先生精心印制的《北平笺谱》。
记载
古代的文人学士,有的以为市井俗品承载其文翰,如蝇污白璧,有伤其雅洁之美,乃自制笺纸,以标榜其高雅不入俗流。如清朝末年翰林杜彤家在天津杨柳青,所用信笺皆由爱竹斋画店用梅红纸刷印,名家画梅。也有在笺纸上印以汉瓦周壶或铭文者,古香古色。还有以各种色彩,或雕版印制成山水花鸟等图样,故统称之为“彩笺”、“花笺”、“锦笺”等美名。若将彩印笺纸辑成图册,则称其为“笺谱”。如《十竹斋笺谱》《北平笺谱》等等。按:笺字《说文解字》谓:“笺,表识书也。从竹。”古代笺是作为表明古人著作者意,或断以已意,使大众可以读懂其文。如汉郑玄注释的《诗经》称作“郑笺”,并非专指笺纸。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集序》:“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唐白居易《长庆集·霓裳羽衣歌》:“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今温州谓学字之竹纸曰花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14:4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