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虚,1955年4月出生于吉林,祖籍福建龙岩,精密制造专家,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1955年4月,杜如虚出生于吉林。
1977年1月—1980年1月,就读于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0年8月—1983年8月,就读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系,毕业后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6年1月—1986年12月,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1987年1月—1989年7月,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毕业后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1989年8月—1991年7月,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1年7月—1995年6月,任加拿大温莎大学助理教授。
1995年7月—1999年7月,任任加拿大温莎大学副教授。
1997年9月—1998年1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访问高级研究员。
1999年7月—2001年12月,任美国迈阿密大学副教授。
2001年3月起,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2005年9月起,任香港中文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所长。
2006年6月起,任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精密工程中心主任。
2010年7月起,任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材料中心主任。
2011年7月—2015年4月,任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所长。
2013年3月,入选“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
2017年,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2018年,任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杜如虚的研究领域包括:精密工程与精密制造;可再生能源,能源捕获、能量储存;生产制造过程:金属成型、金属切削及塑料成型(Metal forming,metal cutting,plastic molding);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生产制造过程的在线监控(On-line monitoring)、诊断(diagnostics)和控制(Control)等。
2006年起,杜如虚受香港中文大学的委托,协助建立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并创建了精密工程研究中心以及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截至2021年4月,杜如虚已在国际期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主要论著有《CATIA V5 R20产品造型与设计》《MATLAB工程计算与分析》《SolidWorks 2010三维设计及制图》等。
截至2021年4月,杜如虚已获得专利100多项。
人才培养
2018年,杜如虚筹建了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的“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杜如虚讲授的本科课程有“工程设计和优化”、“工程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机器人”、“制造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概率与统计”、“工程实践”、“自动化信息处理”、“柔性制造系统”、“制造技术”、“工程统计”、“CAD/CAM”、“系统分析与设计”、“运筹学I”、“运筹学II”等;讲授的研究生课程有“工程设计和优化”、“设计过程和优化”、“测量和仪表”、“机器人”、“制造系统分析与设计”、“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时间序列与现代谱分析”、“柔性制造系统”、“自动加工”、“自动化检查”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杜如虚祖籍福建,出生于吉林,在广州长大。杜如虚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其爷爷曾在福建龙岩创办了第一所新学;他的外公是中国第一代留学生,曾在德国汉堡大学留学。杜如虚的父母皆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为了响应抗美援朝,他们一起报名参军,后来转到长春第一军医大学就职,一待就是10年。回来后,他们成为广州医科大学的教授,是杜如虚踏上科研之路的引路人。
杜如虚的妻子的名字是杨晖。
人物评价
“杜如虚是全球知名智能制造研究专家。”(广州市从化区科学技术协会评)
“杜如虚是机械制造及精密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多年来对推进机械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不遗余力,特别在机械制造及精密工程领域贡献良多。”(
香港中文大学评)
“杜如虚是中国制造产业的领袖、精英,他在制造工程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国际制造工程师学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