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姓是多源流、多民族的中华姓氏。其来源有
杜康、姜姓、祁姓和外姓的改姓等多种说法,尊
杜伯或者杜康为得姓始祖。春秋战国时期,杜姓人已徙居到湖北、山东的部分地区。西汉时,形成了京兆杜姓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杜姓人为躲避战乱大举南迁,并在当地形成大族。宋元时期,杜姓人南迁者渐多。明清时期,南迁至闽、粤一带的杜姓人有迁至台湾者,有的远播海外。
历史发展
姓氏源流
一、以国名为姓起源。杜本是一种树木的名,是神农氏中一支氏族的神树。这支氏族崇拜杜梨树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建立国家后称杜城,最终形成国和姓这是杜姓最早的起源。
二、以先祖名为姓起源。春秋时期,楚国有君主名叫熊艰,号称杜敖。其后人以“杜”为姓。
三、以官职为姓起源。杜蒯是春秋时期晋、秦、卫诸国掌管膳食和祭祀牺牲的官吏,是官职称谓,在杜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杜”氏。
四、出自杜康。杜姓第一人是酿酒鼻祖杜康。杜康的出生年代,一种说法是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期 ,另一种说法认为他就是夏朝第六代国王少康。杜康的故乡在今河南省汝阳县杜康村。明万历年间修撰的《直隶汝州全志·伊阳古迹》等书中,有“ 杜康造酒于伊阳杜水”的记载。今汝阳县以前称伊阳县,清代以前属直隶汝州管辖, 所以说杜康是今汝阳县人,河南被视为杜姓的发祥地。
五、出自姜姓,为神农氏的后代。相传在商朝时已经有杜国,是神农氏的后裔后土的子孙。古杜国在今陕西西安东北部。商末周国兴起,杜人归顺于周。史书上没有留下姜姓杜氏后裔的消息,可能完全融入了祁姓杜氏之中。
六、源出祁姓,为帝尧的子孙。4000多年前的帝尧初居山东定陶,后迁河北唐县,故号陶唐氏,祁姓。其实陶唐氏是当时活跃在华北地区的一支部落,由于帝尧的丰功伟绩,才使陶唐氏记载于后人的史书之中。舜封尧子
丹朱为唐侯,到夏王孔甲时,丹朱后裔刘累为夏王驯养龙有功而封于刘聚,即刘国。商朝后期封刘累的后裔为豕韦国君,西周初期改为唐公,以奉尧祀。周成王灭唐,迁唐公于杜,遂称唐杜氏。至周宣王时杜伯无罪被杀,杜国子孙一部分出逃,留居杜城者为杜氏。春秋初,杜国为秦宁公所灭。祁姓杜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 年。
七、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融入杜姓的外族主要有:秦汉之际板循蛮首领杜濩,杜姓是巴族人中的大姓;南北朝北魏鲜卑族独孤浑氏族改为杜姓;北宋金国女真族徒单氏族改为杜姓;清朝满洲八旗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氏族均集体改为杜姓,其后族人多数同化为东北杜姓汉族,与今东北多杜姓与满族的改姓有直接关系。
得姓始祖
上古时代,帝舜封尧的儿子丹朱在唐(今山西省翼城),丹朱的子孙在夏和商时都是诸侯。到了周初成王时,唐国不敬当朝天子,被当时摄政的周公旦灭掉,而把其弟叔虞封于唐,把唐国原国君后裔迁到杜,因此改称唐杜氏。周宣王时,唐杜国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称杜伯。杜伯风流潇洒,使周宣王的宠妃女鸠着迷,于是设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伯不为所动,恼羞成怒的女鸠恶人先告状,反诬杜伯欺负她,周宣王于是斩杀了杜伯。杜伯死后,其子孙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遗族便以国为氏,称为杜姓,他们尊杜伯为杜姓的得姓始祖。
据《世本》所载,相传杜康是上古黄帝时期的人,善于造酒。有一部分杜姓人尊杜康是杜姓始祖。
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杜姓人在鲁、晋等国为官。鲁国叔孙氏的家臣杜泄的事迹见于《春秋》,其子孙世系记 录也颇为详备,因此他被尊奉为杜姓的直接祖先。叔孙、孟孙、季孙三家分鲁时,杜泄避难,举家迁于郢(今湖北省荆州市),被楚王任为朝官,其子杜绰为楚国大夫。
西汉时期,京兆的杜姓人就已移入四川地区,并逐渐形成杜姓家族。之后,因做官或经商等原因,又有杜姓人徙入又互相迁徙。西汉末年茂陵的杜邺,出任凉州(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刺史,辖地相当于今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带。在他任职的十多年间,便有杜姓人陆续徙入凉州地区。其子杜林在东汉初避难河西(今甘肃武威)时,长安附近的同族人又有徙入者。札子杜周,任御史大夫,于汉武帝时以豪门望族被朝廷强迫迁徙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于是形成杜姓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望郡——京兆郡。京兆杜姓,源自汉建平侯杜延年之二十世孙杜文、杜瑶。其后的几百年间杜姓形成许多分支地望:襄阳杜姓,出自当阳侯杜预少子、晋弘农太守杜尹;洹水(今河南省安阳一带)杜姓,源于戴侯少子杜宽;濮阳杜姓,源自杜赫之子杜威,世居濮阳,裔孙杜谟,后魏时任濮阳太守,因家焉。
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局势动荡,狼烟四起,杜姓为躲避战乱大举南迁,其先后于湖北之襄阳、襄樊,四川绵竹、成都及浙江钱塘,繁衍成为大族。西晋末年,
杜耽带家人和同祖邻人西迁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去投靠晋凉州官员
张寔。建兴元年(317),前凉帝张寔拜杜耽为朝臣,其子也为官。杜耽家族成为前凉的要族后,杜陵的近族杜姓又有人徙入。氐人政权前秦帝苻坚建元十二年(376),派军西灭前凉,杜耽孙杜祖举家迁回杜陵。其同祖的一些杜姓人,因已在前凉成家立业,故仍留居在那里,以后成为凉州地区杜姓人的祖先。之后,杜姓人又由此地向四周迁徙,形成西方的杜姓人家,他们仍是
杜延年的裔支。京兆杜延年的后裔,在南北朝时期迁入江苏,后来有一支迁入昆山(今江苏昆山县),形成杜姓人家。而东南亚诸国的杜姓人,多是由云南、广西等地迁入,以越南北部的杜姓人最早。东晋建立后,晋元帝任命杜预后裔杜元为宁浦(今广西横县南)太守。杜元携家属赴任,亲近的本族人有的也跟随前往。之后,杜元又调任交趾郡 (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太守,家人随迁。杜元去世后,其子杜瑗被晋帝任命为交趾郡太守。晋安帝即位后,调杜瑗任日南郡(今越南广治河与甘露河汇流处)太守。不久,他又任九德郡(今越南荣市)太守。内地的杜姓人陆续迁入这些地区。
隋唐时期,国都长安附近的杜姓宗族达到鼎盛阶段,而杜曲则成为杜姓达官贵人的聚居地。主要的显贵家族有唐代宰相
杜如晦、杜淹、
杜黄裳、杜佑等家族。几位杜姓人去交趾或日南等地做官,还有流放于灌州(今越南荣市)的杜姓人。唐朝,杜姓在长江南北都有分布。杜黄裳曾出任朔方(今内蒙古托克托)节度府判官,杜鸿渐曾任朔方节度府官吏,家族人于是迁于此,同族中有的便定居在那里。唐末,杜让能任山南节度使,遇战乱避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让能裔孙杜仁为避元乱又迁福建同安安仁里马銮乡,称为马銮杜姓始祖。
宋元明期间,杜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但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北向东南移动。 明朝时期,杜姓是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明神宗万历年间,福建、广东等地的杜姓人开始向台湾谋生。
清康熙六十年(1722),在台湾苗栗县垦耕的移民中就有杜姓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福建的杜瑞莪、杜鸾成等携家人迁入台北县淡水镇深奥里垦耕谋生。清嘉庆元年(1796),福建人杜伯瑞又携家人进入台湾淡水镇硬石里进行垦耕。约至明清时期,越南、柬埔寨的杜姓人已或多或少地分布在东南亚诸国,直至印度。
近代,不少杜姓人从大陆移居台湾。杜姓人多分布台湾苗栗、新竹、台南、彰化、台中地区。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杜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襄阳郡、濮阳郡、汉阳郡、南阳郡。
杜姓堂号主要有京兆堂、襄阳堂、濮阳堂、汉阳堂、南阳堂、诗圣堂(少陵堂)、永言堂、振德堂。
宗祠楹联
家谱文献
字辈排序
文物保护
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杜姓历代名人282名,占总名人数的0.6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十三位。杜姓的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7%,并列排在第三十三位;杜姓的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35%,排在第五十九位;杜姓的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6%,排在第四十九位。
人口统计
宋朝时期,杜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为宋朝第二十九位大姓。主要分布于河北、四川、山东、浙江,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河北为杜姓第一大省,约占杜姓总人口的22.7%。全国形成了北方冀鲁、西部四川、东面浙江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杜姓大约有3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8%,为明朝第六十位大姓。主要分布于江西、浙江、江苏,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山西、四川、河北、山东,集中了36%的杜姓人口。江西为杜姓第一大省,约占杜姓总人口的13.5%。全国形成了东面赣浙苏、北部晋冀鲁、西方四川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杜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向东南移动。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杜姓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
研究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