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谦原名李国安(1927年——1983年),营口市人。十九岁拜师
福坪安学说评书。二十一岁登台演出。整理改编并演出的《杨家将》、《野猪林》和新书《三打乌龙镇》深受好评。李鹤谦是营口曲艺团的创始人,生前曾任中国曲协会员,曲协辽宁分会会员,
营口市文联委员,营口市政协委员。
李鹤谦原名李国安(1927年——1983年)。生于
天津市津南区
葛沽镇(营口人称天津海下),幼时随家人迁居
营口市,9岁上学读书,在学校就喜爱民间艺术。16岁毕业后便在家里跟父亲学习打铁。19岁拜当时在营口定居的著名评书艺人
福坪安为师学习评书艺术。开始时,他边打铁边学艺,直到21岁才开始登台演前,成为一名业演员。
李鹤谦的评书艺术,不仅继承了“福”派评书幽默细腻、顿挫有力、丰富的声音人物变化,“咬字如捉虎”的艺术特色,而且热情饱满,嗓音宏亮,粗犷豪放,泼辣大方,实有强烈的感染力。
1953年参于组建
营口市曲艺组,1958年参加营口市曲艺团,是营口市曲艺团创始人之一。此后,他不仅继承并发扬传统评书艺术,而且先后在书场和电台演出许多长篇新书和短段,并整理改编了《隋唐演义》、《童林传》、《大·小八义》、《大·小五义》、《
左良传》、《岳飞花》、《鲁达除霸》等
脍炙人口、广泛流传的优秀传统书目。
1956年在
大连广播电台录制由他整理改编的中篇评书《鲁十回》,颇受广大群众欢迎。
1969年12月27日在
文化大革命动运中,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下放遣送到营口市海城县中小公社的中小大队。在这期间虽然他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身都受到限制,但是他对评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没有改变。先后创作改编评书小段《英雄虎胆》、《三代人》(红灯记改编)等。
他整理改编的传统书《杨家将》、《野猪林》、《岳飞童年》、《武松打虎》、《杨七郎打擂》、《伍子胥》和新书《三打乌龙镇》、《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节振国》在电台播放,深得好评。
特别是1978年在
营口广播电台录制长篇评书《杨家将》共120回,是营口市文革后第一部传统评书在电台播出。在录制过程中他克服了种种困难,面对多方压力,最终完成了这部长篇评书的录制工作,使离别十年之久的评书艺术再次回到广大群众之中。同时,被
营口电台选送参加中央电台举办的“全国优秀长篇评书展播”,并在这次展播中由他录制的《杨家将》被评选为一等奖。当时全国有95家省市电台同时播放,一时间轰动全国。
1981年他在病中录制长篇评书《吴越春秋》,1983年他在癌细胞侵占了全身,面临生命危险的期间,不顾医生的多次劝告,在身体明显不支的情况下,为了给广大听众留下美好声音和记忆,他又赶录了新书《古城风支》,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完成这部书的录制工作,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李鹤谦生前为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曲协辽宁分会会员,营口市文联委员,营口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