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铣
天然药物化学家
李铣(1940年1月-2023年1月20日),出生于辽阳市。中共党员。教授,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首批沈阳市优秀专家。
人物生平
1940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
1961年7月毕业于沈阳药学院(现沈阳药科大学),同年留校任教,曾先后担任原沈阳药学院副院长、沈阳药科大学中药系(现中药学院)系主任。
2010年1月退休。
2023年1月20日上午,李铣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沈阳逝世,享年83岁。
职业生涯
李铣先生1961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原沈阳药学院)药学系,后留校任教。1971-1972 年在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进修。1981-198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作访问学者,1986 年获日本北里大学药学博士。1987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家医药管理局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新药审评专家,《药学学报》、《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中草药》、《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编委。
学术生涯
李铣先生于沈阳药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后,在中国医科院药物所进修,师从黄量教授,进行天然产物结构研究。1981年-1983年,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内较早的出国留学人员,由国家公派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作访问学者,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卡尔·杰拉西(Carl Djerassi)研究室从事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期间对海绵甾醇类进行了系列的分离、结构鉴定和立体化学研究,并在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和Tetrahedron Letters上发表三篇文章。1985年,获日本北里大学药学博士学位。
李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中创造了卓越的业绩。他曾多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基金以及省市科研项目。系统深入地研究了50余种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分离鉴定出1000多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发现了200余种新化合物。通过构效关系研究提出了中药清热解毒作用与植物酚酸类的关系;搞清了中药鸦胆子中的抗癌成分-苦木内酯苷类和华北白前中的抗癌活性成分—菲骈联啶生物碱及C21甾体苷类;从民间中草药仙鹤草根芽中分离出具有桥头甲基的亚甲基桥双环酰基间苯三酚衍生物-鹤草酚,直接作用于绦虫虫体头节,驱虫率达98%以上,成功开发为临床使用的新药;对西洋参根、茎、叶和果实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发现西洋参中特有成分-伪人参皂苷F11具有改善脑功能障碍、改善学习记忆等作用;搞清了中药前胡香豆素为具有降肺动脉高压的成分,并深入进行了复方中药缓释制剂质量的研究;通过对中草药漏芦、牛膝、露水草的系统研究,发现漏芦中的16种甾酮具有显著的改善脑功能、改善学习记忆、抗脑缺血等作用,并对“漏芦总甾酮”作为治疗脑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的新药进行了研究与开发;研究总结了贝壳杉烷型二萜、甾体皂苷、香豆素、植物甾酮、裂环糖苷、环阿尔廷型三萜、新木脂素等类型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和波谱学规律,涵盖了几乎所有中药化学成分类型,对丰富学科的发展和揭示中药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曾获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获省先进科技工作者(1978-1992),市优秀党员(2001)、沈阳药科大学优秀博士生导师(1999)。《中国药学杂志》1999年(2期)在药学人物专栏以“天然药物化学专家 ——李铣”为题介绍了业绩。
名师高徒
李铣教授培养的研究生业已成为我国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教学科研的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为中国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现任或曾经担任了多种行政和学术职务,如辽宁省政协常委、民革沈阳市委副主委、辽宁省教学名师、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院长裴月湖教授;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院长赵余庆教授、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院长张德志教授;山东大学副校长、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娄红祥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孔令义教授;海南医学院药学系主任刘明生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孙铁民教授;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平亚教授,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院长王金辉教授等。
李铣先生在退休后笔耕不断,进行了大量的近现代文学史的整理工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21: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职业生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