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琮(?-752年),初名嗣直,
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刘
华妃。
景云元年(710年),祖父
唐睿宗李旦复位,册封
许昌郡王。先天元年(712年)八月,
唐玄宗即位,改封
郯王。开元四年(716年),
遥领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开元十三年(725年)三月,改封庆王,赐名
李潭。开元十五年(727年),遥领凉州都督、
河西节度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授
太子太师,改名李琮。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进司徒。
天宝元年(742年),兼太原牧。
《
明皇杂录》《两唐书·
李林甫传》记载:唐玄宗曾对
李林甫提及,李琮曾在苑中打猎时面部为豽所伤,这很可能是他虽为长子,却未能被立为
皇太子的原因。唐肃宗为皇太子时,
李林甫为了谋害太子,曾提议玄宗立长子为储,玄宗也有所犹豫,但最终因太子恭谨孝顺而没有易储。
奉天
皇帝琮,
玄宗长子也,本名嗣直。
景云元年九月,封
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八月,进封郯王。开元四年正月,遥领安西大
都护,充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藩大使。十三年,改封庆王,仍改名潭。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
节度大使。二十一年,加
太子太师,改名琮。二十四年,拜司徒。天宝元年,兼太原牧。十一载薨,赠靖德太子,葬于
渭水之南细柳原,仍于启夏门内置庙祔享焉。
至德元年建
寅月九日,诏追册为奉天皇帝,妃窦氏为恭应皇后,备礼改葬于
华清宫北齐陵,以
尚书右仆射、冀国公
裴冕为其使。初,开元二十五年,太子
李瑛得罪废,令琮养其子,及天宝十一载琮薨,以瑛子
李俅为嗣庆王,除
秘书监同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