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北宋苏轼诗作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题画诗。此诗开头点明这是一幅青绿色的平远山水画,画面浩淼空阔;“崖崩”两句,极写山势险峻,乔木苍然,是为画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写画中小船,直如诗人身在画境之中,忽闻棹歌,不觉船之骤至;最后以一个特别的结束法,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当地民间故事,使诗篇余音袅袅。全诗以画面为线索,一气呵成,但又不拘泥于画面,能充分发挥想象力。
作品原文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⑴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⑵。
崖崩路绝猿鸟去⑶,惟有乔木搀天长⑷。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⑸。
沙平风软望不到⑹,孤山久与船低昂⑺。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⑻。
舟中贾客莫漫狂⑼,小姑前年嫁彭郎⑽。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李思训:唐代山水画家,善画山水树石,是中国山水画北派的开山祖师。唐朝宗室,开元间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新唐书》《旧唐书》均有传。其山水画被称为“李将军山水”。
⑵大孤:大孤山,在江西九江鄱阳湖中。小孤:小孤山,在江西彭泽县古城西北九十里处的长江中。两山遥遥相对。中央:中间。
⑶“崖崩”句:形容山路险绝,猿猴飞鸟都无法在此生活,不得不离去。
⑷乔木:高大的树木。搀天:参天,直插云霄。搀,刺,直刺。长:高。
⑸棹歌:划船人的歌声。
⑹沙平:沙岸平直。风软:风力微弱。望不到:指客舟可以望见却久久不能到岸。沙岸平直则流水舒缓,风力微弱则船行缓慢,这二者是因,“望不到”是果。
⑺低昂:低昂:一起一落,形容山与船在水波中荡漾。
⑻“峨峨”两句:烟雾缭绕、耸立江心的大小孤山,正像早晨对着镜子重新梳妆打扮的美女头上的一对发髻。峨峨:山高耸的样子。鬟:发髻。晓镜:比喻早晨的江面像明亮的大镜子,表明江水清,江面平。
⑼贾(gǔ)客:商人。漫狂:即轻狂,不受礼法约束。漫,随随便便。
⑽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这里形容江山秀美,人们不能自禁其爱。当地民间就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白话译文
山色苍翠,江水茫茫无际,大小孤山矗立在长江中央。
崖壁崩塌,山路断绝,不见猿鸟踪迹,只见乔木参天生长。
从哪里飘来一只客船?划船人的歌声在江中时而低沉,时而高亢。
沙滩平直,风力微弱,船儿迟迟不能到岸,孤山与客船久久地随波起落荡漾。
清晨烟雾缭绕,耸立江心的大小孤山,正像刚梳妆好的美人发髻映在镜中一样。
船上的商人啊,莫要轻狂放荡,小姑早有伴侣,前年已嫁给彭郎。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中李思训是唐代著名画家。宋代《宣和画谱》评其画:“皆超绝,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湲、烟霞缥缈难写之状。”可见他的着色山水画同王维的水墨写意山水也有相似之处,都重视意境创造,使画中有诗。《长江绝岛图》是他的名作(现已失传),画的是长江中的大、小孤山。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冬,苏轼知徐州时看到这幅名画,写下这首题画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构思缜密,章法严整,层次分明。依其诗意的进展,可分为三段。前五句写画中绝岛,中间四句写画中客舟,末四句为合写,利用民间传说,以戏语结尾,妙趣横生。全诗以画面为线索,一气呵成,但又不拘泥于画面,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如棹歌抑扬,结尾的戏语,都含有作者的想象和发挥。
开头五句为第一段,描绘长江和绝岛,是对这幅画内容的总概括。“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山色苍苍,水光茫茫,点明这是一幅青绿色的平远山水,而且画面浩淼空阔。苏轼说“大孤小孤”二山皆在“江中央”,可知李思训所画的未必就是大小孤山,而是苏轼在观画中感到这两个绝岛的形状与位置同大小孤山相似,遂想象它们就是大小孤山,并以此展开诗的艺术构思,为诗的奇妙结尾埋下伏笔。“崖崩”两句具体描写“绝岛”即大小孤山,这是画面的中心。这两座山四面环水,山势险峻,山上丛林茂密,一棵棵高大的乔木好像巨柱巍然耸立,直插云端。苏轼兼擅诗画,对诗画各自的艺术特长和局限有深刻的体会,因此他描绘长江上的这两个绝岛,不作静态的刻划,而是通过运动去暗示和展现。“崖崩”,写山崖太陡峭而引发崩塌;“路绝”,写山石滚落,堵塞了道路;“猿鸟去”,写猿鸟惊惶四散,消失在深林中。“搀”这个动词也赋予静穆的乔木以刺天的动态和气势。画幅上并没有猿鸟,但诗人不说“无猿鸟”而写“猿鸟去”,仿佛他亲眼见到猿鸟纷纷逃进了密林,这是诗人灵心虚构、无中生有的妙笔。
“客舟何处来”以下四句是第二段,写画中小船。这不起眼的一叶小舟,在苏轼的笔下占据了诗的中心。他先用一个疑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再以生花妙笔,反复描写、渲染。“客舟”两句源自南朝梁代诗人丘迟《发渔浦》诗中“棹歌发中流”句,苏轼去掉“发”字添加了“声抑扬”三字,这抑扬的棹歌声便在读者的耳际萦绕回荡。“沙平风软”两句,诗人恍若置身画中,登上了客船,眺望前方:沙岸平旷,江风轻柔,江上远景望无际。江波一起一伏,诗人观看江中孤山,也随船一起忽高忽低,时俯时仰。熙宁四年(1071)六月,苏轼写了首拗体七律《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第四句是“青山久与船低昂”,第七句是“波平风软望不到”。苏轼这首题画诗又重复用了这两句,上下只换了“沙”“孤”二字。可见,这是诗人船上观山亲身体会而获的得意之句,表现出人们乘船时都有所感受却从未有人用诗句传达写出来的情景兴味。人、船、山一起低昂,而且是持续地长久地低昂。这种动态多么新鲜美妙,有旋律节奏感,充满逸趣,苏轼仅用“孤山久与船低昂”七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了,真是才华横溢,大家手笔。绘画是视觉艺术,画家用颜色、水墨、线条在纸上描画出的景象,读者的眼睛直接看得见,因此,绘画形象的鲜明性、直观性,是用语言符号作为表现媒介的诗歌比不上的。但人有多种感觉最主要的审美感觉是视觉和听觉。绘画只能够表现视觉,而无法表现听觉,还有触觉、味觉、嗅觉。绘画是空间艺术,一幅画只能描绘在一个空间中的瞬息情景。诗歌却是灵活地结合着空间的时间艺术,它不宜于描绘静物,却可以自由地用语言表现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动作。在这一段诗中,读者见识了苏轼精通诗画艺术奥秘的本领。他先用“棹歌中流声抑扬”添加了画上没有的悦耳歌声,再以“孤山久与船低昂”表现长久持续的动态,从而在再现画境中充分发挥了诗歌的特长。
画面上的景物已写完,无声的静态画境己转化为有声的动态诗境。按照一般题画诗的作法,诗人或对画中情景加以赞美,或对画家与画作发表评论,诗即可完满收结。大诗人苏轼却妙脱蹊径,迥生慧心。他利用有关大小孤山的民间传说,挥毫落纸如云烟,写下诗的第三段,开拓出一个奇丽浪漫、谐趣盎然的新境界。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载:“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疑然独立,而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苏轼随手拈来这一民间传说,并以假作真,戏诫“舟中贾客”,显得非常风趣幽默。前二句,诗人妙以女子发髻比喻二山之峰峦,以镜喻水面,又以女子晨起对镜梳妆形容江中二山。结尾两句,更把比喻、拟人、谐音双关等表现手法融于一炉,根据小姑嫁彭郎的民间故事戏为谐语。于是,诗人对祖国如画江山的深清赞美,对李思训绘画作品的高度评价,也就含蓄风趣地自然流露出来。从诗歌意境创造的角度来看,诗的第三段是从前二段写实的基础上恣发奇想、凭虚营构的。“峨峨两烟鬟”与“小姑”,同“大孤小孤”首尾呼应:“舟中贾客”也与“客舟”上下承接,使诗的意境完整浑成。
在这首题画诗中,苏轼还发挥了诗歌语言节奏感与音乐美的特长。全篇十三句,有八个七言句,三个五言句,两个三言句。开篇是两个三言句,以下两段以一个五言句或两个五言句起头,这使诗歌具有活泼的民间歌谣风味,又是七言歌行以七言句为主,交织穿插三、五言句的常见体式。通首押声音清亮的下平声阳韵。诗人有意运用“苍苍”“茫茫”“峨峨”等叠字词,“抑扬”“低昂”“漫狂”等连绵词,还有“崖崩路绝”“沙平风软”句中对仗,又重复“大孤小孤”“孤山”“小姑”等词,形成了流丽圆转、回环往复、舒缓起伏、悠扬和谐的声韵节奏。这恰好与客舟摇漾、山船俯仰的情景相适应,使诗歌的境界美与音乐美完美统一。
名家点评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神完气足,遒转空妙。”
清·纪昀《纪评苏诗》卷十七:“绰有兴致”……“末二句佻而无味,遂似市井恶少语,殊非大雅所宜。”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六:“‘小姑嫁彭郎’,东坡谐语也。然坐实说,亦趣。”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小姑’即上‘与船低昂’之山也,不就俚语寻路打诨,何以出场乎?况又极现成,极自然,缭绕萦回,神光离合,假而疑真,所以复而愈妙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宋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纵横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书。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7:55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