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
开国上将
李天佑(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男,汉族,广西临桂人,1914年1月8日出生在临桂六塘镇一个贫农家庭。1928年,李天佑到桂系名将李明瑞部下当兵。1929年10月,李天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李天佑参加百色起义,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排长、连长。
人物生平
李天佑,1914年1月8日出生于广西临桂县六塘圩高皮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曾读过两年私塾,8岁时开始务农。1926年举家逃荒到龙胜县,靠砍柴烧炭度日。
1928年夏入桂军当兵。1929年被选送到南宁教导总队学习,受到队内共产党人的影响。同年10月在张云逸的率领下开赴百色地区,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参加百色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排长、特务连连长。
1930年4月在攻打榕江城战斗中,率突击队破城时腿部中弹,但仍坚持战斗。
1931年随部转战桂黔湘粤赣边地区,多次在危急关头带领全连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掩护军部首长和领导机关安全撤离,被称为“年轻的小老虎连长”。同年7月进入中央苏区,参加第三次反“围剿”作战。赣州战役中,在攀登城墙时身中3弹,险些送命。
1932年5月伤愈后任红一方面军第7军58团副团长,不久到瑞金中央红军学校上级干部队学习。
1933年起任58团团长、红3军团第5师13团团长,参加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在东征福建回师江西作战中,指挥部队在运动战中全歼国民党军1个主力团。同年获三等红星奖章,所部获“英雄模范团”锦旗。
1934年1月任红3军团第5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五次反“围剿”和第二次入闽作战。10月随红一方面军长征,率部担任军团前卫,在广西灌阳新圩以两个团的兵力阻击国民党军桂系2个师又1个团,激战三昼夜,掩护中央及军委纵队全部渡过湘江。
1935年初任红3军团作战科科长。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参谋长,随右路军行动。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10团团长、第2师副师长,率部参加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
1936年5月任第4师师长,率部参加西征战役和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团长。
1937年9月在平型关战役中,率部担任主攻,并相继夺取制高点老爷庙,对战役胜利起了关键作用。10月参加广阳伏击战,再歼日军千余人。
1938年3月任第343旅副旅长、代理旅长,转战于吕梁山地区,参与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指挥午城井沟战斗。同年5月因病回延安,后到西安治疗。
1939年赴苏联就医,并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与刘亚楼卢冬生等同班。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拟经蒙古回国,但因边境地区日军布防严密而未果。1943年8月化装成蒙古商人,穿越荒芜人烟的戈壁滩,经宁夏、甘肃到达西安。1944年3月回到延安。
日本投降后,李天佑赴东北。1946年1月起任北满军区参谋长,4月指挥军区部队一部进占哈尔滨,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市代理卫戌司令员。
1947年5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三下江南、攻打四平和东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作战。
1948年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3月在四平攻坚战中,与政治委员万毅统一指挥3个纵队担任主攻任务,全歼国民党守军1.9万余人。辽沈战役中,率部参加黑山、大虎山阻击战和辽西会战。
1948年1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38军军长,与政治委员梁必业率军入关。在解放天津的作战中,指挥西线部队率先攻占金汤桥,全歼守敌13万人,活捉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官陈长捷
1949年5月任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天佑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领导改编国民党军起义部队、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的斗争,共歼匪特38万人。
1954年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大力加强边海防建设。
1962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曾参与领导援越抗美斗争,多次率团访问越南。
196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参与领导人民解放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0年9月27日,李天佑在北京病逝。
人物事迹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李天佑到广西南宁教导总队学习。南宁教导总队主任徐光英、副主任张云逸及各队负责人绝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学员是从广西各部队中调来的班排长和优秀士兵。训练内容除军事技术、战术外,还进行政治教育,用革命道理启发学员。李天佑觉得这里的气氛与原在部队大不相同。他认真听课,不明白就问。在张云逸、政训教官袁任远和指导员李朴等人的教育、帮助下,李天佑的觉悟不断提高,认识到工人、农民要摆脱贫穷和压迫,必须向苏联学习,走十月革命道路;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出路。
1929年10月17日,张云逸率领教导总队和警备第四大队步行从南宁沿左江向百色疾进。10月22日到达百色后,教导总队改编为教导营,李天佑被任命为该营机枪连排长。当时全营正加紧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在部队和群众中公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号召人民群众起来推翻帝国主义扶植的国民党反动派,建立工农民主政权。李天佑率全排随教导营深入城镇和农村,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和群众一起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把收缴的武器、弹药用来武装群众。右江两岸农村,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李天佑亲眼看到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良好的军民关系,进一步认识到这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
一天,机枪连指导员找李天佑谈话,问他:“你觉着共产党怎么样?”李天佑一反过去沉默寡言的态度,滔滔不绝地说:“共产党领导工人农民闹革命,为工农大众谋利益,反对军阀,反对地主,反对帝国主义。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就不会取得胜利,没有党的教育,我们就不会懂得干革命的道理,就会永远做牛做马做奴隶。”指导员满意地点点头,又问:“你想加入共产党吗?”李天佑答:“想!连做都想入党!但不知我够不够条件?”指导员高兴地说:“你等着听好消息吧!”3 天后,由机枪连指导员介绍,李天佑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反“围剿”作战
红七军归红三军团建制不久,即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李天佑率特务连先后参加了莲塘、良村、黄陂、方石岭等战斗。1931年11月下,李天佑率特务连随军部到信丰、会昌、寻乌等地,参加肃清反动武装民团、筹款筹粮和发动群众参军、扩大苏区等活动。1932年2月中旬,红七军奉命参加攻打赣州。在攻打东门的战斗中,由于国民党军火力封锁严密,红七军两次突击均受挫。李天佑奉命组成有70多名战士参加的敢死队突击攻城他率领敢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和纷纷降落的砂石,带头向城墙崩坍的缺口冲去。当他们刚冲上城墙时,遭国民党军疯狂反扑,李天佑右手和背部连中3弹,跌倒在城楼下战友尸体上。这是他第四次负重伤。
1933年1月归队后,李天佑升任第五十八团团长,并率团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在黄陂、草台岗等战斗中,他坚决执行在运动中伏击国民党军的作战方针,打得勇猛、顽强,多次出色完成任务。7月,李天佑入闽对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作战。第一仗,是围攻宁化县的泉上。泉上东面的归化城驻有国民党军1个营。李天佑奉师长寻准洲之命,率领第十三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归化城,将守城国民党军全歼,为主攻部队攻克泉上扫清了障碍。
1934年1月,李天佑升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在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杨尚昆领导指挥下,李天佑于1月中旬率第五师参加第二次入闽作战。在进攻沙县城战斗中,由于该城墙高而厚和国民党军的强大火力压制,开始攻击一度受挫。后经调整部署,改强攻为坑道爆破,红三军团攻占沙县城。这一仗第五师协同第四、第六师,全歼国民党军2个团,并乘胜推进,攻占龙溪县城,缴获国民党军1个兵工厂和大批武器弹药。当红三军团于福建作战之际,国民党军大部兵力逐次逼近中央苏区北大门。4月5日,中央军委急令红三军团回师江西保卫广昌。11日,国民党军周浑元部第六师十七旅在其友邻掩护下,向红三军团驻守的白叶堡猛攻,李天佑率第五师指战员奋起抵抗,给国民党军以迎头痛击,国民党军先头部队第三十三团大部被歼,团长以下官兵120多人被俘。
首战平型关
在八路军出征北上期间,华北战局迅速恶化。9月中旬,日军分三路在华北展开全面进攻。第三路是日军的主攻方向,又分左、右两翼,右翼兵力占领大同后,准备进攻雁门关;左翼兵力分两路西进,一路经蔚县、广灵前进,一路经怀安、阳原向浑源进攻,企图突破平型关,与大同之敌会师雁门关。这两路日军总的企图是,由晋北南下攻取太原,以大迂回的动作,迫使国民党军队撤退,达到不战而占领华北五省的目的。阎锡山感到日军威胁到他在山西的根本利益,多次要求八路军尽快向灵丘方向开进,配合他阻滞日军攻势。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决定援助他们作战。八路军3万将士:下定“与华并共存亡”的决心,分兵两路迎战日寇。一路由贺龙任弼时率领一二O师,驰援雁门关;另一路由林彪聂荣臻率领的一一五师,日夜向平型关疾进。
9月23日上午,李天佑接到一一五师师部参加战斗动员会议的通知,林彪师长在会上介绍了敌情。会议一结束,李天佑和杨勇立即率领六八六团连夜赶往距平型关三十里的冉庄待命。他们在这里召开了党的会议,进行战斗动员。25日清晨,李天佑率领六八六团按时进入白崖台一线的埋伏阵地。 上午7时许,日军开始向平型关进攻。这是板垣师团二十一旅团的辎重和后卫部队,共2000多人。李天佑感到,周围异常沉静,这是激战前的沉寂。战十们握紧手榴弹,瞪大眼睛,看着敌人得意洋洋的样子,气得直咬牙。他们见敌人的铁蹄践踏在祖国的土地上,就像铁锤敲打自己的心一样。每个人都屏住气盯着前方的公路。李天佑正在判断,参谋喘着气传达了师首长的攻击命令。不等参谋说完,李天佑抓起耳机,命令担任突击任务的一营:“开始攻击,打!”
战士们盼望的时刻到了。山岗上,机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顿时怒吼起来,响起了山崩地裂的爆炸声。震撼着空荡荡的山谷和平型关!指战员们把满腔怒火都凝聚在飞出去的炮弹和子弹上,使它们准确地射击敌人。部队经过一天激战,坚持到晚上。每个战士的手和脸都被炮弹的硝烟熏黑,浑身都是泥土。有的战士受伤扎上绷带,敌人专找绷带瞄准射击。这些战士干脆把绷带撕了,或者用泥巴糊上。但最困难的是雨过天晴后,太阳很厉害,战斗了整天没有水喝,喉咙干得快要裂开了,带的土豆、炒米,无论如何咽不下去,饿了一天一夜。有的拨开地皮,拧草根上的一滴滴泥水润喉咙,有的把自己的小便喝下去……但是,战斗终于胜利了!
平型关战斗,是八路军出师华北前线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暂时稳定了华北国民党部队溃败的局势,增强了抗战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李天佑和他的战友们在这次扬名中外的战斗中出色地完成了主攻任务,立下了大功。
平息广西匪患
1949年12月底,李天佑赴南宁就任第十三兵团第一副司令兼广西军区副司令员,负责改编国民党起义部队、整编广西党组织领导的游击队,主管剿匪工作。
广西历史上被称为“土匪多如毛”的地区,国民党桂系集团反动势力根深蒂固,在农村普遍建立的民团,拥有大量枪支。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在逃离大陆前,有计划有目的地将3万多正规军和伪行政人员、特务潜留下来,并以他们为骨干,网罗各地土匪。广西解放时计有公开活动的土匪280股,数十万人,控制着大部分乡村,集中活动于柳(州)北瑶山、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南宁周围地区和桂黔滇交界地区。他们依靠山多、洞多等有利地形,负隅顽抗。
面对严峻形势,1950年1月12日,李天佑遵照中共广西省委和广西军区党委的决定,发出《关于整建地方武装的指示》,首先对解放前分散在各地打游击的3万名武装力量,特别是游击武装团以上干部,组织军区机关得力干部对其进行甄别,其中无问题的,则以他们为骨干,在全省建立南宁、百色、钦廉、梧州、桂林、龙州、桂平等军分区,每个军分区组建1个独立团;各县、区分别组建县大队、区中队。同时,从野战部队调来一批干部战士,加强地方武装的军事、政治训练,以增强其战斗力。其次,利用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好形势,对潜伏的国民党军残余部队和土匪进行军事打击,开展政治攻势,进行分化瓦解。
为加强广西剿匪力量,中南军区决定将长沙起义后改编的第二十一兵团由湖南调到广西剿匪。至此,在广西的剿匪部队已达20万人。李天佑指挥广西军区以第四十五军和第四十三军第一二七师及玉林、钦廉、龙州军分区共17个团兵力,于12月中旬对灵山、钦县交界地区、十万大山、六万大山、钦廉地区、大明山五个重点地区展开进剿;第一三三师于12月19日至12月底对盘踞灵山西南、钦县东北的粤桂边反共救国军第五十旅等股匪实施多路合击;第一三四师及龙州军分区所属部队,于12月13日将企图逃往越南的奥桂边反共救国军及两广反共救国军3.1万余人歼灭于十万大山区之九特 (今那梨)以北、大寺以南地区;第一三五师及玉林军分区2个团,于12月20日进六万大山和博白地区剿匪。此外,广西军区决定由李天佑、中共广西省委副书记何伟和第四十五军军长张天云、政治委员邱会作等组成指挥部和临时工作委员会负责统一指挥,以第四十五、第五十二军和部分地方武装及数万名民兵群众,由东、南两个方向对盘踞在该地区之匪实施会剿。李天佑等经研究决定,首先组织剿匪部队实施大合围,严密控制渡口及大小通道,截断土匪逃路。1951年4月,广西匪患基本肃清,共歼匪33万余人,收缴各种武器38万余件。
家庭情况
父亲:李燕川,读过几年私塾,早年在桂系地方部队当过文书,退役后在家务农。
母亲:熊氏,为人忠厚,勤于耕织,是位心地善良、深受乡亲们敬重的农家妇女。
妻子:杜启远
次子:李亚滨
四子:李亚宁
人物纪念
电影
《李天佑血战四平》:本剧主要讲述1947年至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第一次城市攻坚战——四平攻坚战。本片以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担任四平攻城总指挥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城市攻坚战。李天佑的对手是时任国民党71军军长,后起义投诚并于1955年与李天佑同授解放军上将军衔的陈明仁。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位一代将才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相互博弈,斗智斗勇。
《红七军》:导演吴子牛,由周朗、马晓伟、郑国霖担任主演,于2010年11月29日上映。红七军在中国红军战斗序列中是一支骁勇善战、英勇顽强的部队,是一支伴随着百色起义诞生的部队,是一支以广西少数民族为主组成的部队。从这支部队里走出了未来共和国的军委主席,一位大将,两位上将(包括李天佑),四位中将,十二位少将和一大批共和国的党政高级干部。本剧将艺术地再现这支英雄部队的诞生,再现它艰苦卓绝,英勇辉煌的战斗历程,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纪念碑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前的将帅广场上,矗立着10尊铜像。他们是平型关大捷主要参战将领林彪、聂荣臻、陈光徐海东肖华杨得志、李天佑、张绍东陈锦秀杨成武
图书
《一将难求——四野名将录》:著名军事文学作家张正隆继《枪杆子1949》之后推出的又一军事力作。书名取自元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书中描写了“四野”有赫赫战功的刘亚楼贺晋年刘震等十几位军事指挥员的的经典战例、战绩、人生沉浮。具体为(按书中所写顺序):“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儒将李天佑、旗官丁胜、“好战分子”钟伟、虎将胡奇才、“旋风司令”韩先楚、战将刘震、文武双全邓华、威猛贺晋年、“免死牌”黄永胜、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参谋长解方、“能抵十万兵”苏静
诞辰纪念
诞辰100周年
2014年3月26日,李天佑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广西临桂县举行。
诞辰110周年
2024年1月13日,“开国上将李天佑诞辰110周年邮简首发式”在北京成功举行。
参考资料
李天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18:5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