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产品质量安全学家
李培武,1961年11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1年11月5日,李培武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
1978年—1982年,就读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983年,担任山东省德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83年—1986年,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物理生理生化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1988年,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88年—1996年,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2年—1994年,在丹麦皇家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1996年—2001年,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8年—1999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农林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9年,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2003年,担任国家粮油品质检测与安全控制引智示范推广基地研究室主任。
2003年—2007年,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2011年,担任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研究室主任;同年,担任农业部油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研究室主任。
2017年,担任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生物毒素)研究室主任。
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7月,担任河南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李培武创建的黄曲霉毒素高灵敏监测技术、生物毒素硫甙及特异营养成分系列检测方法被采纳为国家或行业标准,解决了油料特异品质检测的难题;创建的双低油菜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体系,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主推技术;主持的国家粮油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成果被国务院相关部门采纳,提升了朱广粮油国际贸易的主动性。
截至2020年4月,李培武先后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55篇,其中SCI收录111篇,主、参编著12部。
2016年6月27日至7月1日,第39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大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李培武研究员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出席了会议,在会上就食品标准中的分析和采样方法(草案和拟议草案)、糙米中无机砷的最高含量(草案)、真菌毒素减控等议题,代表中国代表团作了发言。
截至2020年5月,李培武带领团队与美、加、德、意、丹、日、韩等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中—德联合实验室和欧盟地平线计划(H2020)国际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培训基地,并举办了9届粮油质量安全与风险控制国际研讨会,多次作为中国及FAO亚洲专家代表参加JECFA、CAC等国际会议。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培武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北省发明一等奖1项。
人才培养
李培武作为中国农科院首批入选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对每一位研究生都亲自指导,授业解惑。“言传身教”是李培武指导学生的准则。
截至2020年5月,李培武先后培养了博士22名,其中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3篇博士论文获中国农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
截至2020年5月,在团队建设中,李培武培养出数十名研究员、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高级农艺师等优秀创新人才,形成了年龄、职称、专业搭配合理,竞争力、创造力“双优”的创新团队,先后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湖北省红旗党支部、农业部创新团队、中国农科院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截至2020年4月,李培武先后建成国家及省部级创新与推广平台4个。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李培武30年来始终带领团队坚守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生产与检测一线,为中国粮油质量安全保驾护航,为加快推进“两个一流”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评)
李培武为推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从创建到逐渐发展壮大,提高中国粮油质量,保障粮油食品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评)
参考资料
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工程院.2019-11-22
第六届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奖人选公示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2 14:2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