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二十一年,高祖(
元宏)驾幸长安,李冏因
咸阳山河险固,是秦汉两代的旧都,自古就是物产丰饶之地,劝高祖放弃洛阳定都长安。高祖接见他,笑着对他说:“你以前竟然有奏疏,想要我定都此地。昔日
娄敬一劝说,
汉高祖即日车驾西行。尚书你如今拿西京来劝说我,还是不能使我的车驾停止东行,必定是议论国事兴革的事理不同,所以今古相反。”
李冏回话说:“昔日汉高祖从百姓中兴起,想凭险阻来确保自己的安全,娄敬的主张,符合他原来的意图。如今陛下相承累世的辉光,恩德遍及四海,事业如同盛周,藩属都按时纳贡,因此我议论国事兴革,不能改变皇上的初衷。”高祖大为喜悦。这一年(497年),李冏去世,赐钱二十万,布百匹,朝服一具,衣一袭。李冏性情鲠直刚烈,敢于直言,常常对高祖犯颜直谏,弹劾驳斥公卿大臣,无所回避,百官都害怕他。高祖常常给予优待礼遇,所以皇上出巡,他一直兼任尚书右仆射。虽然才能学识不如诸位兄长,然而公正刚强一时无人可比,济世的才能超过诸位兄长。
李祐,字长禧,
给事中、尚书祠部郎中、相州抚军府长史、司空从事中郎、博陵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