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普诺夫泛函方法是
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对
泛函微分方程的一种推广。
克拉索夫斯基于1959年提出了在空间C中解释轨线的观点,同时引入李亚普诺夫泛函V(t,φ)的概念。
用
李亚普诺夫函数V(t,x)研究RFDE(f):ẋ(t)=f(t,x1)的稳定性,因为有了
拉兹密辛条件而大大扩展了应用范围,然而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无法证明V函数的存在性定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克拉索夫斯基于1959年提出了在空间C中解释轨线的观点,同时引入李亚普诺夫泛函V(t,φ)的概念。
设泛函V:R×C→R连续,x(t,σ,φ)是方程过(σ,φ)的解,定义为V关于方程的全导数,或者说沿方程的解取上右导数。作为例子,观察一个稳定性定理:设f:R×C→Rn,使R×(C的有界子集)映入Rn的有界集。u,v,w:R+→R+是连续的非减函数,u(s),v(s)当s>0时取正值,且 u(0)=v(0)=0。若存在R×C到R上的连续泛函V,使得则RFDE(f)的零解是一致稳定的。
对算子型
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NFDE(D,f),有一系列与RFDE(f)平行的应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