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立
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三立(1935年8月24日-2022年4月23日),出生于上海,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首位院长及名誉院长。
人物生平
1935年8月24日,李三立出生于上海市。
1951年—195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5年—1956年,担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助教。
1956年—1960年,就读于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导师C.A.列别杰夫院士,并获得CANDIDATE学位(苏联科学院与美国科学院签有协议,苏联科学院的这一学位等同于美国PhD(哲学博士)学位)。
196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和计算机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
1961年,担任清华研制电子管计算机911的运控组组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三立没有卷入清华当时激烈的两派“文攻武卫”,而是基本上在“抓革命,促生产”。
1972年,负责研制一台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的724计算机系统。
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
1986年—2003年,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成员、召集人。
1988年,兼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
1995年—2000年,担任国家攀登计划B“高性能计算机”项目首席科学家。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负责在上海大学研制成功220个处理机的集群式系统“自强2000”。
2003年8月,为深圳大学研制共有256个CPU、峰值速度达1.5万亿次的“深超21C”超级计算机。
2004年,领导的研究组和惠普公司合作,在上海大学完成一台共有352个CPU、峰值速度达2万亿次以上的超级计算机“上大自强3000”。
2022年4月23日,李三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李三立于1956年起从事计算机,曾负责研制过中国电子管、晶体管、LSI和VLSI四代计算机,其中的724机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各大学中用于国家尖端科技的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用于加工重要部件的光栅数控计算机102机,使精密加工效率提高几十倍,并使中国在该领域进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首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微机体系结构、局部网络、RISC和指令级并行处理研究领域作出很多工作。他还负责研制的超级计算机中,有两台都进入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深超—21C”(2003年,146位)和“自强3000”(2004年,126位)。。
根据2021年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三立发表著译作12本和论文100多篇。
人才培养
1960年底李三立回到清华大学继续任教,开设当时比较先进的《晶体管脉冲技术》《固体器件原理》等教学课程。
截至2016年11月,李三立先后培养博士30余人,硕士30余人。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1972年—1974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李三立的爱人胃溃疡发展的时期,因他被724机任务压得太紧,天天工作到午夜,不能抽出很多时间陪爱人到较好的医院去看胃病,结果1975年初他爱人胃大出血,不久被诊断是“胃溃疡恶变”。经过6年多的陪伴和治疗,最后于1981年离世。李三立懊悔没有时间多去较好医院诊断,未能及时开刀切除胃溃疡。
人物评价
李三立是中国国内微机局部网络和RISC技术的倡导人之一,在微机局部网络、RISC和并行处理领域都有学术成就和贡献。(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评)
李三立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达27年之久,他是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教育家,是中国最早参与发展计算机事业的先行者之一,多年来他一直关注关心计算机学院和上海大学的发展。他献身于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业,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了贡献。(上海大学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6 17:0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