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诛心
现代汉语词汇
杀人诛心,现代汉语词汇,拼音是shā rén zhū xīn,由杀人和诛心组合而成,整体含义是消灭某个人的肉体,不如揭露、谴责这种人的动机、思想、用心。据说该成语出自于《后汉书·霍谞传》。
字面解释
意即消灭某个人的肉体,不如揭露谴责这种人的动机、思想、用心。
详细解释
所谓“诛心之论”,指在批评对方之时,不针对对方的行为、语言谈问题,而是绕过行为、语言去指责对方此行为、语言的目的、动机。所以“诛心之论”又曰“动机说”。谓揭露、指责人的思想、用心。
整体含义:即消灭他的肉体,不如谴责这种人的动机、思想、用心。
“杀人诛心”的来历
据说该成语出自于《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这段话讲的意思是:《春秋》的主张,根据情由定过错,宽容事实惩罚动机,许止虽然杀君,但是无罪,赵盾虽然没有亲自杀君,但他是贼首,所以还是被定为杀君之罪。
“杀人诛心”的词义拓展
汉语很多词汇都是偏义副词结构,表面是并列结构,其实侧重点在某一个部分。
当前时代,显然,“杀人诛心”这句话侧重点在于“诛心”。因为现代的法治社会,“杀人”这样的暴力犯罪与暴力活动,肯定是非常少。
“杀人诛心”的“诛”的古今词义有巨大的差异,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诛,讨也。”这个字归属《言部》,属于口头上的责备与批判。
2010年《让子弹飞》上映后,这句话在网络上开始流行,“杀人诛心”的语义重点也放在了“诛心”二字上,脱离了“杀人”的本义,而变成一个网络热梗。
大致含义有:“胜利者的精神胜利法”“厉害了”“扎心”“搞笑”“还得是你”等,如前所述,这些含义都有不固定的共创性,取决于具体语境。
“杀人诛心”使用语境
杀人”和“诛心”本身是一个并列结构,强调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杀人”是物理的消灭;“诛心”是言语上的责备。但是基本使用的语境,都是语言的指责,没有用于“消灭肉体”的意思表达。
“杀人诛心”的含义取决于使用环境。在个人微博等社交平台,它无疑是一个网络热词,并非正式而规范的个人声明。在很多的微博表达当中,都有使用为“虾仁猪心”等现象,广泛应用于体育、娱乐、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中,形容一种“急智”或某种让人意想不到但又有一定道理的巧妙应对,抑或是以一种绝对优势获胜后的炫耀姿态。
众所周知,谐音的表达,大多是用来调侃和娱乐。第二是有上下文表情包的语境(后面有“狗头”“猫头”表情包,具有明显的娱乐属性)。
我们更倾向于,大多数表达者通常想以一种调侃的态度进行委婉的批评,一般混合有惊讶、肯定、和克制的讽刺意味,其中的负面含义非常低
综合评判仍是一个正常的网络语使用场景。
“杀人诛心”词义演化
一般认为,诛心一词源于《后汉书·霍谞传》之“原情定过,赦事诛意”以及《春秋》中的“君子原心,赦而不诛”。主要指古代一种刑罚准则,即以当事人的发心是否为善来判断是否应受惩罚,属于动机论。
长期以来,“诛心”未见明确收录于辞书正典中。直至明清,才在《石田杂记》、《儿女英雄传》、《镜花缘》等著作中出现。“杀人诛心”一词,更没有收录进权威词汇之列,属于言语表达者的个人创作,仍然停留在个人“言语”层次,类似于很多学习语言孩童自创的语言;只有那种被大报大刊,或者权威媒体使用的词汇,才能称得上“语言”内容。汉语的词义发展有时代性,每个时代均有新词新义产生。有些新词新义昙花一现,很快消亡
“杀人诛心”也是这样类似的词汇,现阶段最为权威与公认的语料库,如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举出的例子,基本都是网络语言。使用的环境内容都是表示戏谑和调侃,没有一处指的是“杀人”这类的暴力用语。
综上所述,根据“杀人诛心”的常用网络语境,我们认为该词一般用于表达一种日常休闲的调侃与戏谑,适用场合比较随意,其语气的程度与“侮辱”“攻击”还差得很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8 21:01
目录
概述
字面解释
详细解释
“杀人诛心”的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