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汉语一级字,读作朴(pǔ、pò、pō或piáo),朴和繁体字“樸”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汉字。
文字源流
朴和繁体字“樸”本为两个不同的汉字。
繁体字“樸”为形声字。从木,菐声。本义指未经加工的木材。《说文》:“樸,木素也。”段玉裁注“素,犹质也。以木为质,未雕饰,如瓦器之坯然。”也泛指其他未经加工的东西。《说文.石部》:“磺(礦),铜铁樸石也。”《荀子.臣道》:“若驭樸马。’杨倞注:“樸马,未调习之马。”汉王充《论衡.量知》:“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樸。”引申指朴质、朴实。《老子》第二十八章:“樸散则为器。”《商君书开塞》:“古之民樸以厚。”汉王充《论衡书解》:“人无文则为樸人。”唐杜牧《答庄充书》:“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樸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
简化字“朴”也为形声字。从木,卜声。本义是树皮,音pò。《说文》:“朴,木皮也。”徐锴系传:“今药有厚朴,一名厚皮,是木之皮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柰厚朴。”颜师古注:“张揖日:‘厚朴,药名。’此药以皮为用,而皮厚,故呼‘厚朴’云。”《文选.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李善注:“《方言》日:‘楚谓蝉为蜩。’《苍颉篇》日:‘朴,木皮也。”假借为“樸”,指未经加工的东西,音pǔ。《广韵》:“朴,同樸。”《庄子山木》:“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楚有和朴。”张守节正义引刘伯庄云:“珍玉朴也。”又引申指朴质、朴实。《老子》第二十八章:“樸散则为器。”河上本“樸”作“朴”。《庄子.山木》:“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唐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朴散不尚古。”王琦辑注:“朴散,谓淳朴之风散失也。’
古书中常借本义是树皮的“朴”字来表示“樸”的这些意思。新中国成立后,将“樸” 简化为“朴”。。
现代释义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朴 ·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2
《
唐韵》《
集韵》《
韵会》𠀤匹角切,音璞。《
说文》木皮也。《徐曰》药有
厚朴,一名厚皮,木皮也。《本草别录》其树名榛,其子名逐折。
又与朴同。《史记·文帝纪》示敦朴为天下先。
又《
战国策》
范雎曰:郑人谓玉未理者朴,周人谓䑕未腊者朴。
又《博雅》朴,大也,猝也,离也。
又《正韵》匹各切。
又《集韵》匹𠋫切,音踣。义𠀤同。
又《集韵》披尤切,音䬌。
夷姓。《魏志》建安二十年,巴夷王
朴胡举巴夷来附。
又叶蒲沃切,音仆。《陈琳·玛瑙勒赋》太上去华尚素朴兮,所贵在人匪金玉兮。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朴
木皮也。从木卜声。匹角切
说文解字注
(朴) 木皮也。
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以长吟。李注。抱音附。引苍颉篇。朴、木皮也。颜注急就篇、
上林赋厚朴曰。朴、木皮也。此树以皮厚得名。按广雅云。
重皮、厚朴也。从木。卜声。匹角切。三部。按凡鞭扑字从手作扑。卽攴字也。凡树皮字从
木作朴。凡棫朴、
朴属字作朴。卽㯷之省也。凡朴素字作朴。皆见说文。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ʰu˨˩˦; pʰo˥˧; pʰo˥; pʰiɑu˧˥ 日语读音 HOO韩语罗马 PAK现代韩语 박越南语 phắc
客家话 [梅县腔] pok7 [宝安腔] pok7 pu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海陆腔] puk7 pok7 [台湾四县腔] puk7 pok7 [客英字典] pok7 [东莞腔] pok7粤语 piu4 pok3潮州话 pog4(phok) <姓>piou1(phiou) [饶平、揭阳、潮阳]piao1(phiau)
字形书法
文字笔顺
字形对比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