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达(1930年6月20日——2006年9月30日),男,汉族,浙江省海宁市人,沙漠学家、地貌学家,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主要创建人和奠基者,被誉为“中国沙漠之父”。
人物生平
1930年6月20日,朱震达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
1952年7月,从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被
中国科学院首选分配到南京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地貌学家
沈玉昌手下工作。
1956年8月至1958年11月,在莫斯科的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进修流水侵蚀地貌与沙漠地貌。由于当时中国科学事业急需沙漠研究方面的人才,按照竺可桢的指示,所学专业从地貌学改为沙漠学,赴土库曼沙漠研究所学习,他先师从阿尔曼德进行黄土侵蚀地貌研究,嗣后又在费道罗维奇指导下从事风沙地貌研究,获副博士学位。
1959年,研究生毕业回国,被选入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担任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队队长。
1962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担任副主任。
1965年,受命走出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到兰州冰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室,出任首届室主任。
1966年,前往位于兰州的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工作。
1978年6月,带领考察队,与
北京大学的一批教师一起,开进巴丹吉林大沙漠西北部的古居延地区,考察当地西汉以来逐步沙漠化的原因和过程。
1979年,破格由助理研究员晋升为研究员。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2年,退休。
20世纪90年代初,参与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制定工作。
2006年9月30日,病逝,享年76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朱震达回国后全力投入中国沙漠化问题的调查研究,开创了中国沙漠化研究及风沙环境治理的新领域,在理论上,他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明了中国沙漠化土地分布规律,成因类型,形成机制,发展过程和趋势,结合中国实际完善了沙漠化的定义。明确提出,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带人类过度经济活动与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以风沙活动为标志的地表呈现类似的沙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指出沙漠化的历史过程、现代过程、物理过程和逆转过程,代表着沙漠化发生、发展,演变及其整治的全过程,是中国沙漠化研究的核心问题;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后山地区,
科尔沁草原、
鄂尔多斯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南部和河堤上的农牧交错区是中国沙漠化蔓延最严重的地区,是中国沙漠化治理的重点区域,从而为中国沙漠化的研究和治理指明了方向。在实践方面,他精确编制了全国1∶400万和重点区域1∶50万典型地区1∶5-10万的沙漠化系统图数十套件;制定的沙漠化土地分类系统,指标体系和编图方案,使中国的沙漠化制图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提出的全中国和各地区有关沙漠化面积,类型比例,扩展速度等大量科学数据,不仅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认可,成为政府公布的官方数据(1991年全国治沙工作会议),而且为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内外同行采用;对于沙漠化土地的治理,他提出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比例,生物防沙与机械防沙相结合的沙漠化防治体系,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应用后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朱震达在中国国内布设了沙坡头、奈曼、临泽、盐池、延津、河西、南昌等多个野外定位研究站和沙漠化治理示范区。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适合不同气候带的沙漠化整治模式,推广后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他提出的中国沙漠化的防治对策和治理模式为国家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沙漠化的治理。他构建中国沙漠化研究的总体框架和科学研究体系,建立了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沙漠化研究国家队。
朱震达通过对中国主要的沙漠全面综合考察和定位半定位实验研究,首次论述了沙漠地貌形成发育特点和机制,阐明了风与沙丘表面吹蚀堆积之间的数量关系和沙漠物质的来源,风沙流结构及沙丘移动规律,提出了“就地起沙”理论,指出风沙物质的搬运主要是在近地面层1米高的范围内进行,只有粉沙才能吹扬到远方,从而明确了治沙工程的重点是对当地流沙地表的固定,其次才是防止外来沙源。这一理论几十年来对中国风沙工程研究起着主要指导作用,为建立中国工程治沙技术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创立和发展了中国治沙工程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在铁路、公路工程防沙方面,他提出了“固、阻、输、导”的治沙工程技术体系,即丘表沙障与草、灌相结合的“固”,外围地带阻沙棚栏或丘间片林与封育相结合的“阻”,防护体邻近导风栅栏加速风力堤与半滑浅槽相相结合的“输、导”。这一工程防沙体系成功应用于
南疆铁路干山沙漠地段和京通铁路奈曼沙漠地段的选线和防沙设计,不仅使铁路少走了弯路,节约了大量投资,也有效防止了铁路沙害。该技术体系还应用于包兰、
兰新铁路和塔里木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的沙害防治上,保证了沙漠地区铁路公路畅通无阻,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农田沙害治理方面,提出了以绿洲为中心向外围推进的“护、阻、固、封”的治沙工作体系,即绿洲内部的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以防沙林为主的阻沙带绿洲边缘沙丘地段沙障与障内栽植固沙植物相结合的固沙带和绿洲外围的封沙育草带。这一技术体系在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及宁夏沙区绿洲的沙害防治中取得了广泛有效应用。在甘肃省靖远到敦煌一线的
三北防护林设计中,他提出了以围绕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方案,使原来沿直线营造防护林带的设计得到了修正,提高了该段防护林带营造的成功率和防护效果。他提出的治理工程体系已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和摩洛哥、马里等第三世界国家所采用。
朱震达曾受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委托,主持“马里绿色屏障地区沙漠化防治”项目。
朱震达一生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编写专著10余部(如《中国沙漠概论》《中国沙漠图(1/400万)》《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地貌》),其中《治沙工程学》《中国沙漠化防治研究》是中国沙漠、沙漠化研究和治理工作的指导性著作。
朱震达一生以第一获奖者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全国农业区划二等奖(1983年)”和“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5年)”等。
人才培养
截至2006年9月30日,朱震达在实践中,先后吸收和培养出一百多名高、中级科研骨干,其中他亲自培养出的硕、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44人,均已成为学科带头人,有的已长成各自领域的栋梁之材,如
王涛已成为中国沙漠学科首席科学家和博士生导师,
史培军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截至2006年9月30日,朱震达曾受有关方面的邀请,先后去阿尔及利亚、伊明、埃及、西班牙、印度、土库曼斯坦等20多个国家讲学。
截至2006年9月30日,朱震达曾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主持了12次国际沙漠化防治研讨会与讲习班,培训国际同行300多人次。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朱澈是朱震达的女儿,曾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
人物评价
朱震达在黄土计量地貌和小流域地貌要素成图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风沙地貌、沙漠与沙漠化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中国沙漠科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和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的奠基人。(中国高原冻土科学研究的先行者和领导组织者杜榕桓评)
朱震达在50年(1956年至2006年)的沙漠与沙漠化科研生涯中,奠定和发展了中国治沙工程的理论,发展了中国的风沙地貌学和沙漠科学,开拓了中国沙漠化及其防治的研究,使沙漠及沙漠化的研究紧密结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在理论和生产实践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在国际上占据着整体领先的地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评)
朱震达一生倾注于对沙漠化的深入研究和开拓性发现,在追逐科学的道路上,不惧挑战。他坚持科学论证,果敢而坚定,既具“大家之风范”,更显“求实创新之精神”。回望朱震达的一生,他就像长于荒漠中的胡杨——铮铮铁骨百年铸,不屈品质千年颂。无论外界如何纷扰和恶劣,他始终坚持对抗着千里风沙,守护着沙漠绿洲和沙区人民。(《甘肃日报》评)
在近50年(1956年至2006年)的科研生涯里,朱震达一直开拓和引领着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和发展了中国沙漠和沙漠化学科体系及研究队伍与平台,为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的创建、发展,为中国北方沙漠和沙漠化地区的资源利用、风沙灾害治理、沙漠化防治、环境保护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理论和实践成果在国际上也占据着部分领先地位。(时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院长王涛评)
人物纪念
2007年9月23—24日,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在兰州召开了“纪念朱震达先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
2007年,由王涛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朱震达先生纪念文集》在北京出版。该文集收录了朱震达生前同事和学生为纪念他逝世一周年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和先生本人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
2017年1月12日,朱震达的铜像在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落成,其女
朱澈、时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院长王涛、副院长
冯起共同为铜像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