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有
中国石油集团碳酸盐岩重大项目项目长,塔里木盆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朱光有,男,197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集团碳酸盐岩重大项目项目长,塔里木盆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学会会士。
教育背景
1994~200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
获科学技术奖
深层含硫化氢油气田油气成因机理与硫化氢分布规律,2020年度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础研究类),排名第1
工作经历
2003年-2005年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做博士后,师从于戴金星院士和张水昌教授,出站后留院工作至今。
主要从事油气成藏机理与地球化学示踪技术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国石油集团重大科技项目等20余项。在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机制与流体分布示踪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①揭示了液态石油保存的深度下限和古老油藏超长保存寿命的动力学机制,建立了大面积分布、大幅度油气柱高度的缝洞型古老油气藏成藏模式。②揭示了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作用下硫化氢形成机理和原油裂解成气的动力学机制;发现硫代降金刚烷系列新型化合物且可以指示TSR蚀变程度,查明了硫化氢分布规律,建立了预测方法。③发明了油气藏相态快速判识、高成熟油气来源精准确定、油气运移路径和富集区定量表征核心技术系列,发现了8个系列新型化合物,重构了多期构造变革下油气成藏调整改造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成果对我国石油地质科学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对推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专利银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集团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石油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和一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两项成果入选中国石油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成果入选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两项成果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大学期间曾获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中国五四奖学金等。
在ESR、GSA Bulletin、GR、PR、CG、Science Advances、Geology、AAPG、OG等主流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60篇。授权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发明专利60件。
2024年2月3日被任命为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
2024年11月,当选中国地质学会会士。
荣誉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2010年)
第二十届孙越崎青年科学技术奖 (2011年)
第十四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年)
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2014年)
中国石油集团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
中国石油集团“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参考资料
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事迹选登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1-5-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朱光有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中国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2022-01-06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17:12
目录
概述
教育背景
获科学技术奖
工作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