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戈
中国当代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朝戈,1957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祖籍内蒙古兴安盟索伦,蒙古族,曾用名朝革,中国当代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其主要绘画作品有《敏感者》《庄严的人物》《窗前人物》《沉默的朋友》《两个人》《阳光下的克鲁伦》《西部》等。
人物经历
1957年1月,朝戈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
1976年,在内蒙古草原下乡。
1978年—1982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985年,任教于内蒙古师范大学。
1986年,在加拿大参加“中国艺术节”。
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另创作作品《蒙古女像》《极端者》等。
1988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工作室,并创作作品《大气》《极》等,另在中国美术馆参加“人体艺术大展”。
1989年,在美国参加“现代中国绘画展”,另创作作品《宽阔的风景》《红光》等。
1990年,创作作品《敏感者》《年青的面孔》等。
1993年,先后在莫斯科、彼得堡举办画展,并进行艺术考察。
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
1995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物馆举办“朝戈与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展”。
1996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
1997年,在意大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走向二十一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另参加“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展”,并任该展评委会评委。
1998年,在北京参加“二十年启示录”贰拾年重要画家展,另参加“内蒙古史学研讨”,并对元上都遗址进行考察。
1999年,参加“巴黎伊西国际双年展”,并在法国、意大利进行考察。
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
2000年10月—2001年7月,获得西班牙国家奖学金,赴马德里原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并对欧洲各国进行艺术考察。
2003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和“北京国际双年展”。另对希腊南部波罗奔尼撒半岛进行艺术考察。
200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精神的维度“朝戈丁方画展”。
2005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和“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
2006年,在意大利罗马维多利亚国家博物馆举办“经典的重生—中国著名艺术家朝戈绘画作品展”。
2007年,获得吴作人艺术奖。
2011年3月,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举办“瞬间与永恒:朝戈艺术三十年”朝戈绘画艺术展。
个人生活
朝戈的妻子的名字是李伟。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朝戈的作品颇具历史感,主观化的色彩以及抽象意味的线条相互融合,传达出画家对自然和时代环境的敏锐感受。无论风景还是人物,他所描绘的对象持重、内敛而沉静,色彩表现精微,使观者在画面中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永恒和心灵的静谧。
朝戈的作品带有明显的知识分子情节,大漠、草原、云这些因素一直贯穿于朝戈的作品中,这种大风景更是一种超越存在的心理诉求,朝戈作品在深层上讲是对人的存在感的寻根溯源,这种诉求使的他的艺术有着不可动摇的立场,作品所透漏的焦虑、紧张或稳定的,永恒的结构即是这时代的表征又凸显了艺术这一语言的最终关怀。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朝戈将目光投向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经典,从中研究绘画的表现技巧,探索造型精神,放弃了油画媒介,转为使用坦培拉技法,这种古典的绘画技法能很好地传达画面的平面性和厚重的历史感。比起油画技法的密实、光洁以及逼真的色彩,坦培拉技法使画面的色度降低,具有一种浮雕般结实的质地感,又有一种似乎可以呼吸的透气感和比油画更为细腻的视觉效果。在不断的实践中,朝戈的绘画达到了一种整体的“统一、节奏和协调性”。他所描绘的对象显出持重、内敛而沉静的神情,色彩表现更细微,使观者在画面中体会到一种精神的专注和心灵的静谧。
朝戈的艺术中,始终拥有很强的造型意识与素描的兴趣,他总是以素描入手,一支铅笔加上对物象的凝视与提炼。探索与表现都在其中实现了。可以说起于线条,成于造型。朝戈在向文艺复兴大师作品的学习中,更多地体会到了用素描和造型的方式认识世界的重要作用。朝戈的素描作品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和控制力,能够揭示出普通事物中潜在的惊人特性。他的风景素描能够捕捉到风的感觉和阳光的闪烁,他的笔触在找到表达线条的同时,已经融入了内心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传达了一种内在的精神气息。并且在捕捉自然印象的同时,朝戈通过素描获得了独立的造型方式。
朝戈的人物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有些是平稳端庄、表情沉静,表现出精神的专注和心灵的静谧;有些则表现为焦虑、不安和思索,反映出社会迅速变革给普通人带来的强烈心理和文化冲击。这些具有古朴色彩和雕塑感的人物形象,诠释了人们最普遍的各种精华情感。
朝戈的风景画皆为大山大水,气势磅礴,画面沉稳寂静而又不乏诗意,显示出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深度。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他(朝戈)做人、做事、做艺术对大家都有吸引力,他的强大源自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追求、自我反省以及理想的建立。朝戈对艺术、对生活的态度非常一致,即严肃、诚实,始终如一,甚至有点宗教般的虔诚。他对艺术的思考,无论在任何时期,面对怎样的潮流与冲击,他都能坚持自己的艺术之路,从未动摇,这一点让我们由衷敬佩!”(中央美术学院党副院长苏新平评)
“朝戈是中国美术界‘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和中国画坛的‘心理学家’。”(博宝网评)
“朝戈的绘画从动感回归沉静,面对时代问题,重新发现传统价值,确实促进了经典艺术价值的再生。”(意大利籍画家瓦兰评)
“在当代中国画坛,朝戈无疑是一位深谙艺术语言的人。但朝戈如果仅仅止于此,他在当代艺术史中肯定不会有这样突出的地位。使他昭示于当代,根本之点是在于他是站在时代的精神高地上来进行艺术思考和探索的,他使油画成为了精神的载体—在这样一个精神失落、价值失衡的时代,朝戈的艺术由此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画家邓平祥评)
“朝戈的艺术是高度敏感、紧张、思索型的艺术,看起来并不漂亮,却具备了极为重要的品质。”(吉林籍艺术家栗宪庭评)
“朝戈是一位知识分子的画家。”(画家、美术评论家范迪安评)
“朝戈是一位深具文人气质的艺术家。艺术中的文人气,是指一种富有底蕴的书卷气息。 朝戈内省式的表达方式,是他文人气质的主要构成因素。同样是人像,在朝戈这里,就远不是从唯美或肖似甚至传神的角度所能理解的。朝戈以其独到的锐利,刺探着人类最敏感的精神触点。貌似冷漠、实则深邃而坦诚的目光,是朝戈扫视世界的固有方式。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号,亦无嬉笑怒骂的刻薄,只有沉静而犀利的凝视。这凝视,终于唤起了人们些许的不安,或许很多人会渐渐意识到作者对人性与社会所持的一种审慎的批判精神。作者在表达方式上简朴而直率,没有任何的矫饰、扭捏与哗众取宠。在中国当代油画领域,朝戈的作品一直保持着浓重的个性色彩。”(画家、美术理论家郭晓川评)
“朝戈的风景画有着灿烂的阳光和宏伟的诗意,其广漠恢弘为中国西部原野所独有,与琐屑喧器的都市化倾向判然相违。它甚至使我想起一部沧桑的蒙古史。这更使我相信,艺术家的气质是和他的整个生命及全部生活经历联结在一起的。从本质上来说,朝戈的创作总是以一种平易中的奇险精辟、一种富于心理特征的敏锐视觉形式揭示和撞击着当代人的心灵秘密,和那不可重复的时代氛围紧密呼应着,它的历史容量和当下批判精神都是罕见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宝林评)
“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朝戈是第一位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人物形象深层心理给予探寻和表达的艺术家……朝戈开创的心理分析绘画艺术,或者说心理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确实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与意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邹跃进评)
“朝戈是个思考型的画家。他在人生与艺术的重要问题上勤于思考,使他的绘画品质穿越了视觉层面,以他特有的敏锐透视着事物的内质,以他诚实的心灵追问着人生的终极价值。以他近乎苛刻的目光谨慎而认真的审视着人类文明的变迁与得失;且有独到的见解。他的绘画与思想在学术界的影响是有深度的。”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画家杨飞云评)
参考资料
朝戈.中国油画学会.
众家评论.艺术中国.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5 11:5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