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川
画家、美术理论家
郭晓川,男,1962年生于山东省微山县。1979年参军。1984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9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9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1996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历任《美术观察》杂志副社长、副主编,《中华文化画报》主编、《华商》杂志执行总编等职。2014年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研究所研究员。郭晓川对秦汉美术史、西方美术史方法论和当代美术史、美术批评和艺术市场均有深入研究,在绘画、书法、篆刻和诗词创作领域成就显著。
人物经历
学生时代
工作时期
1981年 19岁 退役,到山东省微山县文化馆工作,从事文物管理和美术创作;参加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参与搜购流散文物、考古发掘以及撰写发掘报告和文物志等工作。
1982年 20岁 创作中国画作品《嬉》,参加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1984年 22岁 入读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师范专业。
1985年 23岁 获一等奖学金,被评为“三好学生”。
1986年 24岁 毕业后到山东省《农业知识》杂志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
1987年 26岁 创作中国画《春》,参加在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期间举办的《现代中国书画展》。
1989年 27岁 撰写论文《略论两城汉画像石》。
1990年 28岁 论文《略论两城汉画像石》发表于《齐鲁艺苑》1990年1期应邀参加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山东省首届美术理论研讨会”,提交并获邀宣讲论文《问题·时代·任务——关于山东省美术状况的思考》。
1991年 29岁 入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专业。
1992年 30岁 译文《卢西恩·弗罗伊德的素描艺术》 发表于《世界美术》1992年三期(与乔伟合译)。
1993年 31岁 为北京出版社创作工笔画插图《水浒传》8幅论文《试析石涛〈画语录〉产生的理论 背景》发表于《美术研究》 1993年2期;参加《'93中国南阳汉代画像石(砖)国际学术讨论会》并获邀宣讲论文《南阳汉画像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
1994年 32岁 论文 《南阳汉画像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 发表于《美术研究》1994年2期;文章《93中国南阳汉代画像石(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发表于 《美术研究》1994年2期;论文《在现代的基础上发展——卢沉教学思想的初步总结》(与张敢合著)发表于《美苑》1994年2期;论文《苏鲁豫皖区汉画像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通过答辩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入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专业。
1995年 33岁 撰写毕业论文《西方美术史研究评述》。
1996年 34岁 毕业,获美术学博士学位;论文 《美术批评的阐释及其标准》 发表于《美术观察》.1996年1期;论文《西方美术史研究的切入点》发表于《美术观察》1996年12期。
1997年 35岁 任 《美术观察》 杂志社副社长文章《九六美术:现实主义的回潮》发表于《光明日报》1997年2月5日;论文《苏鲁豫皖区汉画像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发表于《考古学报》1997年2期;论文《西方美术史研究评述》发表于 《美术学研究》 ,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论文《当代西方艺术史研究的两大潮流:新艺术史和女性主义艺术史》发表于 《世界美术》 1997年1期;论文《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美术史学研究》发表于《美苑》1997年1期《中华绘画》(与高毅清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1998年 36岁 策划并举办 《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启示录》 展览(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主编 《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启示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文章《中国的艳俗艺术》发表于《当代艺术》1998年15期(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 37岁 任《中华文化画报》 杂志社主编;创办学术项目“今日中国美术”。
2000年 38岁 出版专著《西方美术史研究评述》(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专著《中西美术史方法论比较》(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文章《当前中国美术三种运作机制及其特点》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15日),同年《荣宝斋》2000年3期和《美术报》分别转载;文章《标准与真实》发表于《美苑》2000年6期。
2001年 39岁 任 《美术观察》 杂志社副主编;主编 《美术文献·木版家族》(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总第21辑)。
2002年 40岁 主编 《今日中国美术》(I、II卷)( 北京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 年);主编《今日中国美术》系列丛书五种(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专访《十年间中国美术的盛大映像——〈今日中国美术〉主编郭晓川访谈》发表于《出版参考》2002年8期。
中年时期
2003年 41岁 策划并举办《2003今日中国美术大展》(北京中华世纪坛,北京);主编《今日中国美术》(展览卷)(北京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3年)专访《速写当前中国美术状貌——“今日中国美术”系列活动策划人郭晓川访谈》发表于《中国艺术》2003年第2期文章《前卫是风格流派吗》发表于《中国艺术》2003年4期。
2004年 42岁 任《华商》杂志社执行主编文章《当代艺术品投资》发表于《华商》2004年4期主编《今日中国美术》系列丛书五种(华文出版公司社,2004年)。
2005年 43岁 文章《是什么让毕加索如此富有魅力:对毕加索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读》载于《画刊》2005年6期;文章《艺术何以致富——关于一个潜规则的公开化讨论》发表于《画刊》2005年7期;文章《西方的眼光与中国的理想》发表于中国美术馆编《社会转型与美术演进:纪念中国美术馆建馆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5年;主编《今日中国美术》(第三辑)(金版电子出版社,2005年);专访《郭晓川:与毕加索交朋友》发表于《北京青年周刊》2005年5月8日。
2006年 44岁 策划并举办《2006今日中国美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主编《今日中国美术》(第四辑)(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
2007年 45岁 文章《时过境迁:一个范式的衰退》发表于中国美术馆编《农民·农民中国美术馆藏品暨邀请展文献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2008年 46岁 出版画集《晓川山水》(中国国际图书出版社,2008年);专题介绍《读郭晓川画作随感》(邵大箴撰文)发表于《荣宝斋》2008年2期专题介绍《读晓川画作随感》(邵大箴撰文)载于《艺术市场》2008年4期专访《策展人就是艺术片导演——记策展人郭晓川》发表于《青年参考》2008年10月24日;专访《策展人:游走在艺术与市场之间》发表于《北京日报》2008年11月28日;专访《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当代美术的四步曲》发表于《北京日报》2008年12月7日。
2009年 47岁 专题介绍《千帆奔过我独闲——读郭晓川的中国画新作》(张敢撰文)发表于《荣宝斋》2009年3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美术名家-郭晓川》画集;文史出版社出版《郭晓川文集》。
2010年48岁筹备、投资并主编《画刊·今日中国美术》(半月刊)(与江苏美术出版社合作)
2011年49岁撰写《批评家如何实践培育职责》(节选)发表于《中国美术馆》
在北京金宝街金宝汇创办“绥风艺术馆”,随后策划和筹办《水穷云起——杜大恺水墨作品展》
2012年50岁策划和筹办《艺林清音——邵大箴、水天中绘画作品展》(北京绥风艺术馆)
4月14日策划和筹办《2012新写实油画展览》(中国美术馆)
主编《2012新写实油画》(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文章《当代艺术:多种风格题材对应多种需求》发表于2012年9月13日《北京日报》
策划和筹办《祭起艺术精品大旗,打造新时期国宝——关于珍惜材料的保护性开发》研讨会(北京绥风艺术馆)
策划和筹办《折中反素——邵大箴、水天中、尚扬、杜大恺、田黎明作品邀请展》(北京绥风艺术馆)
2013年51岁论文《合理开发珍稀材料,合力打造当代国宝》发表于《艺术与投资》创作翡翠山水系列作品
2014年52岁编著《翠屏蓬瀛:翡翠山水创作与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11月16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翠屏蓬瀛——郭晓川、尤昌明翡翠山水作品展》(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文章《玉作山水的“墨感”》发表于2014年12月5日《北京日报》第20版。
绥风画府总评
作为画家的郭晓川其身份是多重的,他既是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和美术批评家,同时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策展人和出版编辑家。郭晓川自幼习画,在四十多年的学习、研究和创作生涯中,郭晓川走过了与其他画家绝然不同的道路。在不断磨炼画技画艺的同时,郭晓川更注重学养的提高和社会实践的深化。他反对当代美术高等教育割裂式的教学方法,主张画家的修养应该是综合与全面的。他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画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的思想者,画家的思想体系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画家的艺术精神应该在学理的钻研中升华。郭晓川常年致力于诗、书、画、印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和发扬,在诗词、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他的作品以崭新的艺术面貌示人,其中既有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继承发扬,又有对外来优秀文化因素的吸收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郭晓川的艺术探索是开放式的,广采博收,不法常可。既习传统,却不落窠臼;兼纳西学,又不夷不惠。他的画作淳直朴质而不失于简率,文华内敛;深沉厚重而不失于钝滞,情性外张。可谓标格清奇,力压群俗。下面展示的是我们在郭晓川近作中挑选的部分作品。
出版图书
名家点评
在郭晓川的绘画作品中有两种类型:速写和水墨山水。速写以勾线为主,多为人物写生。笔法简练,形象生动,说明他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动作的本领。水墨山水多为即兴创作,不是依靠写生完成的,而是在长期对自然观察、体会和视觉经验积累、前人艺术学习心得基础上的即兴创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和画家邵大箴评)
从画面上看,他作画比较快捷,先有一个根据腹稿做的略图轮廓,然后用墨和赭、绿、蓝等色彩渲染,再用浓墨勾画轮廓和交代细节,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既胸有成竹又有大胆、果断的随意发挥。他用笔粗犷、大气,造型注重块面转折,讲究画面整体效果。从图式看,他广泛吸收前人营养,不拘于一家一派。画中景色多为长期积蓄在心中印象的即兴组合,可以说是写“胸中丘壑”。画面多有题字,抒发作画时的情怀。无疑,郭晓川的水墨山水是属于写意文人画一派,借笔墨表达内心感情。郭晓川的这些山水画品格是朴实的,画面单纯而耐看,反映出他的传统绘画修养和用文人画笔墨追求创新的努力。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4 10:5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