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中国
200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最早的中国》是200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宏。
内容简介
主要利用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辅之以出土与传世文献及相关学科的材料,以二里头遗址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东亚历史上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即早期“中国”形成的过程。全书既有宏阔的视野,又不乏细致入微的观察,小到二里头王都内遗迹遗物的描述,大到对全球文明史总体框架,以及距今万年以来的中国史前社会的发展历程的勾画。
《最早的中国》是一部考古普及著作,所以它的内容、布局甚至文字编排都是向考古普及靠拢的,非专业人士读起来也感觉很“舒服”,不乱。同时,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部书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能够激发我们对很多问题的思考。而且,这部书将中国早期文明与世界其他古文明进行比较,以此深化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这在当下的中国考古学界是不多见的。另一方面,很这部书不仅讲述了最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也描写了中国考古学界近百年来是如何探寻“不为文献所记载的中国”。
作者简介
许宏,博士。1963年7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198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结业。199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徐苹芳教授,专攻城市考石学。1996年获博士学位,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为日本驹泽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和中国古代城市考古,关注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国家的考古学研究。先后参与主持过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宫殿区的发掘,主持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钻探与发掘、洛阳盆地区域考古调查等田野工作项目。
主要著作有《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等,参与主编《三代考古》、《偃师二里头遗址研究》等文集,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了。
出版信息
2021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和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最早的中国》(英文版)一书的电子版发布。
《最早的中国》(英文版)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从考古学角度阐释华夏民族第一王朝诞生史的英译专著,向全世界英语读者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研究的成果。
  该书既有细致入微的分析,又有宏阔的全球视野,既有对二里头王都内遗迹遗物的描述,又有对全球文明史总体框架以及距今万年以来的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历程的勾画。
  据悉,《最早的中国》(英文版)翻译工作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由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承担。
图书目录
解题——“中国”的由来
开创纪元——由“多元邦国”到“一体王朝”
全球视野——中国文明兴起的世界背景
寻梦之旅——发现与研究历程
雾里看花——都邑的王朝归属之谜
地灵中原——“第一王都”的诞生背景
王都气派——城市规划的先端
建中立极——宫廷礼制的形成
国之大事——祭祀与战争
都邑社会——人口构成与层级
文明气象——精神世界管窥
巧夺天工——官营手工业的高度
城市民生——经济生活举隅
海纳百川——对外交流的兴盛
强势辐射——“中国”世界的雏形
参考资料
最早的中国.科学文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7 01:0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