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作者反复改写20多年的一部细读影剧大师经典文本、破解中国文化神道密码的文艺类学术传记作品。该书原名为《曹禺影剧的情色与宗教》,由于出版方以为书名不正经,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时,改书名为《曹禺:戏里戏外》。台湾秀威资讯公司此前出版时,改书名为《天谴@天堂:曹禺影剧的密码模式》。
据曹禺在《〈雷雨〉序》中介绍,他从事剧本创作的原动力,是中国传统社会及传统文化的集体意识及集体无意识之中的集动物本能的野性蛮力和宗教精神的神性魔力于一身的“蛮性的遗留”和“原始的情绪”;以及由此而来的以神道设教、替天行道的宗教先知加抒情诗人自居的“如神仙,如佛,如先知”般“升到上帝的座”的身份特权意识。与此相印证,在曹禺主要的影剧作品中,若隐若现地贯穿着一种既根源于中国传统神道文化,又充分兼容外国宗教文化的“阴间地狱之黑暗+男女情爱之追求+男权家庭之反叛+专制社会之革命+舍身爱人之牺牲+天诛地灭之天谴+替天行道之拯救+阳光天堂之超度”的密码模式;其中最为原始、最为永恒也最具艺术魅力的文化密码,是形而下的天谴罚罪加形而上的阳光天堂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天罗地网。
张耀杰这本文艺性学术传记是有个人色彩的。作者对传主评价的一个主要事实依据就是传主的婚姻,特别是传主对女性的态度。张耀杰写作传记的一大长处,是他不平面地列举材料。他能让人从材料的选择和评价中看出自己的观点,还有就是对传主的负面东西毫不留情。像他这样以解剖的眼光写作传记的,现在还不是很多,所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张耀杰1989年报考的是南京大学的影剧学研究生,很遗憾我把他给放跑了。在他之前我还把北京人艺的剧作家李龙云给放跑了。我没有想到张耀杰在文史研究方面表现得如此精彩,我认为他的这本书是可以传世的。
义侠张耀杰,东书房常客。一日带人来访,恰遇上访者。访民哭诉冤屈,耀杰与之同悲。同来之人不以为然,且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兄目圆发直,怒骂。且质问我,这等不肖之徒如何坐在你家里,还在此胡言乱语?!告知,并不识此人,随君来也。耀杰好似睡梦刚醒,茫然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