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启示》是201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书籍,作者是赵玉平。
内容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
小字阿瞒,沛国谯人,汉族。
东汉末年著名
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
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
丞相,后为魏王。其子
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
魏武帝。一生以
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
建安风骨。
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本书继承了赵玉平“麻辣说三国”系列的一贯风格,将曹操这位历史人物的成功故事和管理学知识相结合,用
管理学、
心理学的方法揭示真理,发现规律,结合每个职场人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站在理论的高度帮读者换个角度看曹操,学习他的处世之道,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作者简介
赵玉平,男,出生于1972年11月12日,
河北丰宁人,
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教授;国学博士、心理学博士;中
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领导理论、人力资源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和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主讲人,入选2009年媒体评出的十大国学讲师。同时为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受邀先后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近千场传统文化、团队管理等方面的讲座,反响热烈。赵博士主要从事领导理论、企业经营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现于北邮讲授MBA和项目管理研究生课程,其所任课程2004年被评为北邮精品课程1等奖。
著有《比强者更强》、《梁山政治》(该书入选财经类十大畅销书排行榜)、《青梅煮酒论领导》等。分别于2011年在《百家讲坛》开讲《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开辟了运用管理学和心理学解读传统经典的新领域。2013年初再次登上《
百家讲坛》,开讲《曹操的启示》。
《水浒是本管理书-梁山公司的管理智慧》作者
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
复旦大学泰斗学堂
特聘教授;
国联资培“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首席特聘专家;
《圣贤博学》栏目总顾问;
中央电视台《
心理访谈》总策划、
中国教育电视台客座嘉宾、
日本东京大学中国国学访问主讲人;
运用管理学、国学、心理学综合解析《水浒传》中国第一人;
同
易中天教授一起被权威机构评选为“2009中国十大国学专家”。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把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将现代管理学名词信手拈来。他笔下的曹操,有过人之处,也有不少缺点——他往往不按常理出牌,逆向思维;他的胆识与谋略在一次次挫折过后不断升华;丰富的生活和战争经验使他善于利用资源,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付诸行动。一段段有关成长的故事与片段,让读者了解,曹操所取得的是常人无法复制的成功,但其成就背后的规律与真理,则悄无声息地在阅读中化作启迪心灵的智慧。
宣传语
从问题少年到盖世英豪,是奇迹还是历史的必然?
从创业起家到临终传位,演绎了怎样一部心灵史?
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人物,揭示兴衰成败中的规律,
赵玉平博士带你从管理学的角度解读曹操的启示。
目录
第一讲 不良少年能成才 1
故事 :曹操抢亲 3
规律分析 :应急反应模式 5
联系实际 :过度探索 6
经验一 :及时强化是行为改变的关键 8
经验二 :高人指点是确立目标的关键 11
经验三 :权威肯定是健康成长的关键 15
第二讲 新官上任三把火 21
故事 :五色棒杀人 23
规律分析 :弱势补偿,缺什么补什么 24
联系实际 :新官树形象 25
要点一 :设置容忍底线,赏罚严明 27
要点二 :抓住典型事件,追究责任 31
要点三 :打击歪风邪气,建设文化 36
第三讲 事业起步抓机遇 41
故事 :误杀吕伯奢 43
规律分析 :失策行为的防范 46
联系实际 :失策行为的发生 46
方法一 :突破策略,突破惯性做取舍 48
方法二 :弥补策略,利用联合拉资源 57
方法三 :抢抓策略,放下小我先动手 60
第四讲 快速成长想办法 71
故事 :扬州叛乱 73
规律分析 :刺猬效应 75
联系实际 :联盟要有基础,人托人不可信 76
要点一 :背靠大树好乘凉,妥善处理联盟矛盾 78
要点二 :借势借力拉队伍,快速整合新员工 82
要点三 :打铁先要自己硬,要迅速把间接知识转化为能力 87
第五讲 管理情绪有规律 91
故事 :张翼德大战于禁 93
规律分析 :踢猫效应 97
联系实际 :如何控制愤怒 99
方法一 :做好危机感管理,注意最得意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101
方法二 :做好成就感管理,注意给待遇更要给体验 104
第六讲 重大失误能补救 111
故事 :濮阳遇险 113
规律分析 :急躁情绪 115
联系实际 :危机应对,跳槽带来的烦恼 117
方法一 :合理授权,充分依靠铁班底 118
方法二 :多样激励,善于制造认同感 122
方法三 :放下架子,虚心接受好建议 125
第七讲 创造机遇借资源 131
故事 :董昭诈名写书信 133
规律分析 :人为什么会喜欢胜利者 135
策略一 :借马拉车,充分利用关键人员 141
策略二 :借力打力,充分利用对手的内部矛盾 145
策略三 :借树开花,充分发展自己的队伍 148
第八讲 优秀队伍靠引导 157
故事 :典韦战辕门 159
规律分析 :领导的个人行为 160
联系实际 :推拉结合带队伍 163
策略一 :以身作则,以言行去引导 164
策略二 :典型示范,以榜样人物去引导 166
策略三 :兼听细查,以坦诚沟通去引导 170
第九讲 掌握局面寻帮手 173
故事 :陈登献徐州 175
规律分析 :陈登为什么喜欢曹操 177
联系实际 :懂得激励是关键 179
策略一 :放肉引狼,促使对手变帮手 180
策略二 :坐山观虎,借助帮手好出手 183
策略三 :抓大放小,针对强手下狠手 185
第十讲 善于倾听除盲点 189
故事 ::许褚救主 191
规律分析 :身边四类人 194
联系实际 :关注盲点 195
策略一 :有取有舍,带着主见听建议 198
策略二 :避免护短,调整心态听建议 201
策略三 :不求全责备,保持胸怀听建议 205
第十一讲 扫平北方巧安排 209
故事 :血战仓亭 211
规律分析 :尺蠖的规律 213
联系实际 :能放能收 214
策略一 :放缓步调,待敌自乱再出手 215
策略二 :收拢民心,稳住后方图进取 217
策略三 :锁定焦点,集中力量抓关键 220
第十二讲 风险失控败赤壁 225
故事 :火烧战船 227
规律分析 :贪心才上当 228
联系实际 :自大的恶果 230
分析一 :缺乏风险准备,事前轻敌没有研究对手 232
分析二 :没有风险对策,事中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235
分析三 :做了风险控制,事后补救比较好 239
第十三讲 动机管理善攻心 247
故事 :渡河遇险 249
规律分析 :领导的示范作用 250
联系实际 :工作主动性的来源 252
方法一 :传播价值观,激发队伍内在动力 253
方法二 :干扰对手意图,争取斗争主动权 258
方法三 :使用离间计,瓦解对手联盟动机 260
第十四讲 胜势之下留余地 263
故事 :张辽大战逍遥津 265
规律分析 :知人善任 267
联系实际 :预则立,不预则废 268
方法一:合理规划,对突发事件留有应变的余地 270
方法二 :既往不咎,对可用之人留有接纳的余地 272
方法三 :适可而止,达成目的即收兵 274
第十五讲 把握大局善造势 279
故事 :水淹七军 281
规律分析 :隔岸观火 285
联系实际 :止盈与止损 286
方法一 :大造声势,占领舆论制高点 288
方法二 :控制局势,利用关键事件强化认同 292
方法三 :引导趋势,行为示范带队伍 295
第十六讲 费尽心机谋后事 299
故事 :曹冲救人 301
规律分析 :承诺一致 303
联系实际 :宣誓效应 304
方法一 :有意安排,随意表现,关注核心素质 306
方法二 :选择接班人,也选择匹配的接班模式 310
方法三 :获得身边重臣的支持,以防范风险 314
内容介绍
一不良少年变英雄
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被称为“不良少年”,在众人眼里,他们行为荒诞不经,毛病多多,是大家眼中的累赘和负担。那么,这些孩子真的无药可救吗?我们怎样做才能把这些幼苗扶正,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呢?三国时期的曹操小时候就是一个喜欢飞鹰走狗的“不良少年”,他曾经荒诞到去抢别人新娘的疯狂地步,然而,这个常人眼里的“无赖”和“垃圾”,在后来的人生中却连遇贵人,经过高人引导,曹操来了个华丽转身,最终成长为纵横天下的时代英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曹操的巨大转变?我们从中能借鉴到哪些引导孩子的好办法呢?
二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领导上任,往往精力充沛干劲儿足,希望尽快干出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新领导由于干工作过于着急,不仅事情没做成,还给单位和个人惹来麻烦,搞得上上下下都有意见。在这方面,曹操就跌过大跟头,刚当上领导那会儿,由于动作太猛,曹操虽然做出了点成绩,但很快就遭遇到了重大打击,为此还差点儿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那么,刚当上领导的曹操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儿?面对困境,他又想出了什么解决办法呢?
三思维模式解难题
工作中总会有困难发生,要想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单位中的领导者是否有头脑?他们的思维模式对不对、思考能力强不强非常重要,这往往能够决定事业的成败。要想克服困难取得进步,就需要有正确的思维模式。相反,模式不对想问题想偏了就会导致不利局面的产生。董卓进京之所以给东汉政府带来令人生畏的乱局,一方面出于统治阶层决策失误、昏庸无能,另一方面,也和当权者毫无节制纵容的思维模式有关。和很多人比较起来,曹操的思维模式就很厉害,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突发事件比比皆是,危急局面层出不穷,就在别人面对困境一筹莫展的时候,曹操却经常能够想出妙招化解危局,并成就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卓越成就。
那么,曹操思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他有哪些好的思维模式可供我们借鉴呢?
四快速成长有办法
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想快速发展事业,但也有人因为不择手段寻捷径,导致惨败得不偿失。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既稳妥又快速地发展事业呢?曹操就是这方面的高人,在事业发展前期,他屡战屡败,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穷得揭不开锅,没人瞧得起他。然而,就是在这种寒酸的局面中,曹操竟然想出不少办法来,首先,在实力弱底子薄的情况下,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需要联合比自己更为强大的力量,借势发展。但问题在于,你想联合对方答应吗?联合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曹操就很厉害,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来,并很快在乱世中打出了一片天地,为未来的宏伟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精明的曹操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取得快速进步的办法都有哪些呢?
五管理情绪有办法
我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情,经历成功失败、顺境逆境种种人生境遇,而这又带来了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在冲动中做出错误的决策,就成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重要功课,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因为情绪管理没做好,在情绪失控中办了错事,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曹操因为家人被杀,兵伐徐州,在情绪失控之下,曹操纵容手下烧杀抢掠,最终给他自己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说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而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还需要提前做好情绪准备,结合曹操打徐州这件事情,他最终情绪失控,是缺少了什么样的情绪准备呢?
那么,当一个人情绪失控的时候,他应该怎样做,才能像勒住脱缰的野马一样,把失控的情绪控制住呢?那么从曹操失败的经历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借鉴呢?
六决策失误怎补救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聪明的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当一个人在决策中犯了错误,他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三国时期的曹操,他就在事业的上升期中,接连犯了好几个错误,给自己带来相当大的麻烦。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神,曹操聪明绝顶,但是这样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人物,也会犯下巨大的错误,在一次奔袭濮阳打吕布的战役中,因为一方面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另一方面是老巢被占,气急败坏,因此曹操在心理上出现了激动和疲惫,轻易就跳进了吕布设计的圈套中,那么,在激动和疲惫的状态下,人为什么会做出不理智的决策?但是曹操不愧为一代枭雄,尽管遭受了重大失败,但在最为危机的时候,他立即开动脑筋,采取了几个措施,很快就摆脱了被动局面。
那么,曹操的做法是什么?从他的做法中,我们又能吸取到怎样的经验呢?
七创造机遇成大事
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机遇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机遇迟迟不来怎么办?那只有靠自己去创造。在这方面,曹操表现得很主动很出色。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一个又一个机遇出现了,曹操竟然被他人推荐进入了东汉政府权力中心,这简直是天大的幸运之事。因为和各地强大的各方诸侯想比,缺人少地的曹操实在是让人瞧不上眼,但是他不等不靠不放弃,开动脑筋主动出击,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机遇,最终走进权力中心,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刚刚步入权利中心的曹操还是遇到了麻烦事。
那么,曹操是如何克服困难一步步迈向成功的呢?他是如何创造机遇的?我们又能获得哪些启发呢?
八带好队伍有诀窍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团队要想有战斗力,跟领导的带队伍水平分不开,有的领导能把队伍带成一盘散沙,有的领导却能够凭借出色的管理能力,打造出一支实力强大的优秀团队。一个管理者在领导队伍往前走的时候,免不了会遇到些沟沟坎坎,会有失意落寞的时候,失败了并不可怕,关键是出了问题之后怎么补救才能引导队伍重拾信心。公元197年,春风得意的曹操在事业上遭遇了一场大祸,同时失去了长子曹昂和心腹爱将典韦,在经历了战宛城的重大失败后,曹操没有灰心丧气,他吸取教训采取措施很快带着队伍从逆境中走了出来。在团队管理中,什么样的领导带出什么样的兵来,如果领导者处处严于律己、积极进取,他的团队就会富有活力、充满战斗力。虽然遭受宛城大败,但是曹操的积极和乐观给他的队伍起到了很好地表率作用,手下将士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那么,曹操还有哪些积极引导团队的好方法呢?
九寻找帮手有良策
众人拾柴火焰高,事业要发展,支持的人越多越好,好的帮手能给事业成功带来巨大帮助,另外,团队要发展,除了内部和谐之外,团结外部力量也很重要。在曹操事业发展的初期,东汉政权动荡不堪,割据势力众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找到一条路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成了曹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曹操遇到了实力派对手吕布、袁术的强劲挑战,曹操越发明白,要想壮大自己的实力,光靠死拼硬打远远不够,必须有策略广泛借助他人的力量。在激烈的竞争中,最后的赢家往往都是心胸开阔,眼光长远的人,因为看得更远,他们可以不被眼前的小利所诱惑,可以思路清晰地看清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大势。在这关系双方生死存亡的较量中,曹操连连化险为夷,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究其原因,最重要一点就是曹操得到了众多力量的帮助。
那么曹操在获取他人帮助上都有哪些好策略呢?
十善于倾听除盲点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认知上的盲点,要想人生顺利事业发展,就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多听听他人的意见。有些领导听建议,专挑喜欢听的听,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意见,则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这就是护短心理,人为什么会有护短的心理?面对这种心理状态,我们究竟该怎样应对才能避免失误取得进步?在倾听他人意见上,都有哪些好的策略可供我们借鉴呢?官渡大战之前,无论是地盘还是人力,曹操同袁绍相比都相差甚远,但是一场关系生死存亡的较量就在眼前,面对困难局面,曹操虚心请教,善于倾听,最终凭借高超的谋略,打败了实力最为强大的对手袁绍,建立了雄霸一方的宏伟大业。
那么,曹操在听取意见中都采取了哪些高超的策略呢?
(十一)工作节奏巧安排
工作也是有节奏的,哪个先哪个后?哪个急哪个缓?凡事都有重点,作为单位领导,只有带领团队不断寻找到事业发展中的关键点,并加以解决,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向前推进,这就是工作节奏的安排,当然,安排好了工作节奏很重要。它能很好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工作事业的顺利发展,反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对事业带来毁灭性灾难。我们究竟该怎样安排自己的工作节奏?
曹操在安排工作节奏上就很有一套办法,官渡大战之后,袁绍虽然惨败离世,但是他的北方实力并没有垮掉,如何才能击败强大的对手成了摆在曹操面前的难题。就是凭借着安排进攻节奏,曹操顺利地打出了一片天地。
那么,曹操都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又能给我们当代人带来怎样的启发和借鉴呢?
(十二)出现风险怎么办
人生是一段充满风险的旅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风险,但是,在人生中,有的风险通过事先准备,是可以避免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风险,难以预料,那么,对于那些无法预见到的风险,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好防范?智谋过人的曹操虽谨慎多虑,却在赤壁一战中因为没有做好风险防范而惨遭失败,错过了在他有生之年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关于这场失败,究其原因,就是曹操的自大心理和侥幸心理直接导致了他忽略,疏忽了重大的风险的防范,对风险进行了错误的形势判断和错误的决策。可以说,赤壁之战的失败,根本上讲是由于统帅的自大轻敌,风险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规避风险?通过对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风险管理的分析,我们又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十三)动机管理有技巧
在一个团队中,如何凝聚人心,如何使团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团队领导非常关心的问题,三国时期的曹操,在征西凉马超的时候,多次出现危机,有一次在黄河边上差点丢了性命,但是在曹操的队伍中,每当他陷入危难之中的时候,总有人能够挺身而出,把曹操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赵玉平老师认为,这是因为曹操在管理队伍的时候,采用了两种管理模式,那么,这两种管理模式是什么?曹操在黄河边上的经历虽然狼狈,但却有惊无险,他的实力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因此曹操决定,还要继续打马超,为了打赢马超,曹操还在队伍中采取了两个方法,而就是这两个方法,一改开始的被动局面,再次将曹操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点,通过实际行动,曹操干脆利落的大败了马超集团,为统一北方的大业奠定了基础。
那么,曹操是如何激励自己的团队的,他都运用了哪些好的办法?从他的做法中,我们又得到怎样的经验教训呢?
(十四)做人做事留余地
管理学家就说了,退路和出路一样重要,在找出路的时候,请你留退路,我们很多人是在找出路的时候忘记了退路,结果扎进去退不出来了,做什么事情都得前思后想、通盘考虑,留有余地。你想留余地的本质是什么?是通盘考虑,是别把话说满,别把事做绝。形势是有变化的,今天的情况未必是明天的情况,我们只有留有余地,才能适应变化。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种生存智慧就是做事留有余地,事实证明,很多时候,我们只有留有余地,才能获得事业发展的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那么做人做事都是这样。三国时期的曹操,在征汉中张鲁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当时的情况是,曹操率领主力部队去打汉中的张鲁,但在东边,张辽拒守的地方遭受到了江东孙权的猛攻,曹操在给留守的张辽等人留下了锦囊妙计,他的计策体现出了弹性管理中留有余地的特点。做好防守的同时,在进攻的时候,曹操打张鲁也体现出了留有余地的特点,没有在胜利的基础上一味高歌猛进。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从他的做法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借鉴呢?
(十五)借势而上能成事
作为团队领导,如果摸不清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就有可能做出错误决策,阻碍团队发展。无论商场还是战场,当局面发生改变,形势对己方有利的时候,借势而上乘胜追击,是人们经常采取的打击竞争对手的策略。高明的团队领导往往都是借势造势的高手,因为这样更容易出成绩,会给事业发展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该如何借势造势发展事业呢?公元219,关羽斩庞德、水淹七军,给曹操造成了巨大损失,如今蜀军后路被断,仓皇撤退,许昌告急、形势岌岌可危。但这个时候,曹操却想出来了好办法,说服孙权从后面打击关羽,就在关羽失利之际,曹操按理说可以乘胜追击,正是打击关羽打击蜀军的绝佳机会,但曹操却做出一个令人深感意外的决定面对危局,而这种做法,给曹操整个局面带来不可估量的不错影响。
那么,为了借势而上化险为夷,曹操都想了什么好办法呢?他在借势造势方面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当下的我们又能获得怎样的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