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法
汉语词语
更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ēng fǎ ,意思是变法。
释义
变法。
出处
清·龚自珍《明良论四》:“矫之而不过,且无病,奈之何不思更法,琐琐焉,屑屑焉,惟此之是行而不虞其陊也?”
商君书
简介
《商君书》的第一篇《更法》,记叙了商鞅在秦孝公面前,与甘龙、杜挚就变法问题展开的一场辩论。当时,商鞅针对甘龙、杜挚等人反对变法的议论,提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他还用古代帝王“不循古而兴”,“不易礼而亡”的事实,说明当时必须实行变法才能强国利民的道理。这场辩论坚定了秦孝公实行变法的决心。此后,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奴隶制度被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是一篇集中反映商鞍变法思想的代表作,也是儒法斗争的史料之一。
全文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於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於民。语曰:『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公孙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於故习,学者溺於所闻。此两者所以居官守法,非所与论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可必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君无疑矣。」
孝公曰:「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於是遂出垦草令。
译文
秦孝公同大臣研讨强国大计,公孙鞅、甘龙、杜挚三位大夫侍奉在孝公的面前,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人民的方法。
于是,孝公颁布了关于开垦荒地的命令。
作者简介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安阳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6 17:15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商君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