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曲子戏,是流行于
乌鲁木齐、
昌吉、
米泉、阜康、焉耆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戏曲剧种。新疆曲子戏形成于 乌鲁木齐及北疆地区。1959年,在新疆曲子戏流行最广的昌吉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了新疆曲子剧团。从1960年起,已先后挖掘出50多个传统剧目,47个唱腔曲调和10余个曲牌。这些唱腔、曲调和曲牌,虽大多吸收自眉户、鼓子曲、平弦和新疆各族民歌、音乐,但都在长期的运用中有所丰富和发展,带有浓厚的
北疆地方色彩,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深为观众所喜欢。这个剧团演出的《李彦贵卖水》等剧,从剧本到演出都得到评。
沿革
曲子戏是流行于我国西北五省区的民间小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 风格的地方小戏,如
敦煌曲子戏、
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曲子戏的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在发展过程中又吸取了秦腔、眉户的艺术成分。其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其中舞台演出俗称“彩唱”,有文武场和服装道具,道白用当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欢,走得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
作为
敦煌地区民间一度繁荣的地方戏曲,
敦煌曲子戏已经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至今逢年过节,民间仍有小规模演出。有研究表明,尽管在内容上有所演变,并增加了民间新创作和新的艺术形式,但在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敦煌曲子戏中,仍保留有敦煌遗书中的曲子词和曲调,这使敦煌文化的余脉在民间得到了延续。
曲子戏以民间业余演出为主,专业演出团体很少。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戏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现已濒临失传。为保护和弘扬曲子戏,扩大影响,有关方面采取了举办曲子戏艺人培训班、邀请老艺人集中发掘、整理、传授曲子戏剧目和录音、录制剧目等多种措施,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在此基础上,仍需巩固现有成果,将抢救、保护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艺术特点
哈密自乐班演出的
新疆曲子剧都是折子戏,剧目短小精悍,角色较少,既可在舞台演出,又能在农村地头甚至农家炕头走唱、坐唱。曲子戏的道白,使用陕西口音的新疆地方土语、方言,诙谐幽默、亲切易懂,受到当地汉族、回族以及来自西北各省移民的欢迎。 哈密地区的曲子戏,还吸引了不少维吾尔族观众,甚至还有维吾尔族演员登台演曲子戏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艺名为老二的维吾尔族演员外,哈密八大石有一维吾尔族妇女也能用汉语演唱曲子戏,在当地传为美谈。
新疆曲子戏的曲调之所以优美动听,是因为它善于博采众长。它不仅以陕西眉户、兰州鼓子、青海干弦为基础,还吸收了
西宁的俗曲、河州小调、
苏北民歌《茉莉花》、
东北秧歌
二人转、回族的花儿、撤拉族的撒拉调、锡伯族的《太平歌》以及兼揉维吾尔、哈萨克民间曲调的曲子戏音乐太平令等等。
多种民族音乐成分的融合,使新疆曲子戏唱腔高亢明亮、悠扬婉转,伴奏旋律独特,调式生动别致,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了
新疆地区汉族来源广泛、少数民族众多的区域特色。所以经哈密发展起来的新疆曲子戏,很快传遍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成为新疆汉文化中的一枝艺术奇葩。
演出形式
新疆曲子戏在新疆流传十分广泛,凡是
汉民族聚集的城乡,特别是陕、甘、宁、青籍群众居住的地方,都有新疆曲子演唱活动。在
乌鲁木齐、
奇台、
哈密、
昌吉、
呼图壁、玛纳斯、
焉耆、
伊犁等地的
汉族、回族、锡伯族,甚至一些维吾尔族人都能演唱。
伴奏
新疆曲子戏的伴奏以
三弦、
四胡、
板胡、
二胡为主,人手多了也可增低音乐器和弹拨乐器。打击乐有
鼓、
板、
锣、铰等。摊子小的仅用碰铃(甩子)控制节奏。自乐班子重在乐字,每逢婚丧嫁娶,冬闲年节,张家请、李家邀,无需酒肉款待,只求酽茶伺候。能唱的成本大套,初学者三言两句,唱的唱,拉的拉,场面十分热闹。
地位
新疆曲子戏,是国家文化部认定的新疆惟一的用
汉语演唱的地方剧种。它是由
陕西的
眉户戏,
甘肃的曲子、鼓子,青海的
平弦以及
西北的
民歌传入
新疆后,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昌吉和呼图壁都有自己的曲子团。当时,在
乌鲁木齐的元新戏院,一大批艺人登台演出了几十个曲子剧目,可谓轰动一时。然而,新疆曲子戏最大的演出市场不是专业舞台,而是遍布天山南北的自乐班子。自乐班子是由曲子的爱好者组成,分走场子和坐场子两种类型。新疆曲子戏曲调明快,唱腔通俗,易学易唱,一些广为流传的剧目,如
《李彦贵卖水》《张良卖布》的一些唱段,乡民妇孺皆能哼唱几段。新疆曲子戏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为新疆的艺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走场子是指有角色分工带动作的表演,如《李彦贵卖水》
《张良卖布》等。坐场子则是不带表演动作,一个人可串唱多人唱段的演出。
发展概况
启蒙
新疆曲子戏,是经国务院文化部认定的新疆汉语地方剧种。它虽然是以演小戏为主的小剧种,但它毕竟光荣地成为中国戏曲群体中的一员,被载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戏曲志·新疆卷》。
新疆曲子戏俗称小曲子,它是由
陕西眉户(越调)、
兰州鼓子(小曲子)、
青海平弦(又称赋子)即所谓越、鼓、平、赋为主体,在传播过程中经过沿途演唱实践、改革融合,传人新疆
哈密、
奇台、
迪化(
乌鲁木齐)等地后,又与新疆少数民族民歌和说唱艺术互相影响、逐渐渗透、改造嬗变而成的一种戏曲艺术品种。
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期,
敦煌曲子艺人徐建新、徐建善兄弟二人,为躲避兵灾,流落哈密,成为曲子戏在哈密的第一代传人。他们组成曲子戏自乐班子,在哈密城乡演出。因小曲子以坐唱和走唱为主,所以演出形式简便,往往是一人多角,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和四胡,其他如
板胡、
甩子、瓦子、
笛子、鼓钹等,可视乐器和演奏人员情况而定,有则上,无则罢。演出剧目有《打烟灯》
《大保媒》《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雅仙刺目劝学》《周文寻父》等,另外还演唱《孟姜女》《小放牛》等小调。
后来,曲子戏进疆后的第一个定型剧目《下三通》问世了,从而使作为
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等综合艺术的新疆汉语地方戏——曲子戏,初步形成剧种雏形。
徐氏兄弟参加《下三通》这个戏班到奇台去演出,引起很大轰动。哈密的曹大鼓、顾占元等人又重新组建自乐班子,成为曲子戏在哈密的第二代传人。30年代初,民间艺人马玉清、马玉川兄弟由敦煌来到哈密,加入第二代传人的自乐班子,马玉川还在哈密沁城教唱曲子戏,组成沁城自乐班子。马氏兄弟加盟,大大推动了哈密曲子戏发展。
戏曲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哈密工商会组织曲子戏演出,为抗日筹款。当时又从迪化市(
乌鲁木齐)请来艺人黑牡丹、陈翠红、老二(
维吾尔族曲子戏演员),共同组班演出,正式登上戏剧舞台,将哈密曲子戏演出推进了一大步。
恢复
抗日战争胜利至解放后,姚春喜、马玉清等人继续组织演出。“大跃进”和“
文化大革命”期间,曲子戏的演出两度中断。80年代后,曲子戏的演唱在哈密得到恢复。哈密流传的曲子戏有词有曲的曲牌就有《越头》
《背宫》《五更》《六月花》
《银纽丝》《一串铃》《大石片》《越尾》等36个。与秦腔的36大调、72唱法的格局基本相同。但曲子戏的曲牌都以小调为基础,这些小调好听易学,适宜在群众中普及,受到人们喜爱。
地区化
新疆曲子剧是在陕西眉户戏和兰州曲子剧的基础上相互融合发展起来的,富有
新疆特色的地方戏。新疆曲子剧早在清末时就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剧种,但在很长时间内只是在民间流传,直到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方在元新剧院组成迪化第一个以演唱新疆曲子为主的戏班。元新剧院开办得比较早。最初在“老君庙”(原鸿春园饭店处),由王福掌班唱
秦腔和新疆曲子剧。王福并非演员,而是开茶馆的小业主,他自任领班,目的是为了给他的茶馆招徕生意。到三十年代中期,这个戏班略有扩大,改由刘左泉领班,并从“老君庙”迁到了“左公祠”(原湖南花鼓戏院)。
元新剧院的新疆曲子戏,真正地兴盛起来,是在刘左泉之后,由张权掌班开始的。这时,从外县来了—位较有名气的演员叫贺老六。贺老六加入元新剧院后,设立科班,教授徒弟,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曲子剧演员,其中较有名气的有侯立明(浑名要命娃)、魏桂红、马秀贞等。
元新剧院的新疆曲子戏班与其他剧种的戏班,比较起来规模要小得多,只能演唱些较短的折于戏,如《卖水》《对花》
《张良卖布》《双官告》等。其中不少是迎合小市民低级趣味的淫秽剧目。这个戏班的演员队伍较为复杂,有科班艺人,也有破落子弟,甚至还有妓女、暗娼等等,声誉不佳。以致在演唱中,唱词日益淫秽,动作极为下流,以此来提高卖座率。剧院的设备也极为简陋,光线阴暗,舞台狭窄,座位都是长条木凳,七扭八歪,破旧不堪。舞台照明,只是几盏油灯而已。一九四五午前后,元新剧院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无力重建,戏班中绝大多数演员都迁往奇台去了。所以奇台的新疆曲子流行时间极长,至今还有演出。
迪化还有一位大约出生在十九世纪末的
维吾尔族民间老艺人,真名不详。他擅长用
唢呐演奏新疆曲子,并能演唱秦腔花脸,有“缠大净”之称。对新疆曲子剧演唱也有独到之处,一人能演唱生、旦、
净、丑等多种行当,而且吐字清晰,腔调准确,动作也飘逸潇洒,毫不矫揉造作。有时戏班在露天演戏,他在台下用唢呐伴唱,一板一眼都配合默契,不知情况的观众还以为是戏班人在台下伴奏。
新疆曲子戏之所以深受
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第一,它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第二它具有伴奏简单、曲调明快、通俗易懂、易学易唱、不受舞台限制等特点,因而在新疆农村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作为国家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疆曲子,是国家认可的新疆的
汉语地方剧种。清
光绪元年,陕甘总督
左宗棠督师西征,大批陕、甘籍官兵入疆屯戍,来自内地的商贩和民间艺人也相继入疆。
天山南北、
伊犁河谷,人们随口吟唱家乡小调,吹拉弹唱各显神通。
陕西的曲子、兰州的鼓子、青海的平弦,还有民间轶闻趣事,伴着奶茶的醇香和瓜果的甘甜,一同融入异乡生活——新疆曲子产生了。 新疆曲子的道白用的是新疆汉语方言
兰银官话;唱词和曲调杂糅了多种民族语言和音乐调式。水袖里甩出个俏姑娘,跟斗中翻出个好儿郎,最精于唱念做打的,当数昌吉州新疆曲子剧团。昌吉州新疆曲子剧团,是新疆曲子剧团。自1980年成立以来,剧团还承担了新疆曲子的民间整理和演员培养工作。剧团先后收集曲目126出,曲调172首,排练大小剧目100余出,巡回演出3000余场次,被文化部授予“长期坚持上山下乡,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光荣称号。然而,和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新疆曲子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受现代文化冲击、传承人断层、保护经费欠缺等。对于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的昌吉州新疆曲子剧团来说,剧团的兴衰关系着新疆曲子的命运。“我们这个剧团就像戈壁滩上的红柳,成长得艰难执着,”团长张世勇的言语透着坚毅。